(1)低血糖反应: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注射混合胰岛素,长短效胰岛素剂量比例不当;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对胰岛素的吸收不好;注射胰岛素后没有按时进餐或进食不够量;临时性体力活动量过大;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相对性低血糖
临床表现:可有出汗、心慌、手抖、饥饿感、烦躁等表现,还可能会有头痛、视物模糊、精神病样发作,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会引起痴呆、昏迷等。老年患者低血糖的表现常不典型,容易忽视而延误治疗。
低血糖对糖尿病的不良影响:低血糖减少对脑细胞的供能;低血糖时心脏的供能、供氧遭受阻碍;低血糖后可能会出现反应性高血糖。
低血糖的防治:提高对低血糖的认识;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药量;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预防夜间低血糖;警惕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2)皮下脂肪营养不良:表现为一种免疫反应,注射部位发生的皮下组织萎缩或增生,导致胰岛素吸收不稳定,使病人血糖控制不佳。
预防:改用人胰岛素或单组分胰岛素,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3)胰岛素过敏:表现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可发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
防治:反应轻可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重症者应改用人胰岛素或高纯度胰岛素,全身性过敏反应者,必须进行胰岛素脱敏疗法。
(4)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胰岛素用量偏大,容易发生高胰岛素血症,最好与二甲双胍或拜糖平联用,并尽量减少胰岛素剂量。
(5)胰岛素性水肿:胰岛素治疗初期,尤其使用剂量较大时,可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水肿。随着胰岛素的使用,常常可自动消失。严重时需要应用利尿药物。同时,需要减少盐类的食用。
(6)屈光不正: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一般2周后可自然恢复。多发生在血糖从很高的水平迅速下降,眼晶状体肿胀时。需要眼科医生会诊,排除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等。
(7)体重增加:注射胰岛素可能会引起体重增加,主要对策是要控制高胰岛素血症,方法为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