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什么叫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或高渗透压状态

什么叫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或高渗透压状态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称之为非酮症,以往称之为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而临床上无昏迷的又可称之为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状态或高渗性非酮症未控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状态的预后差、病死率很高,高达25%~70%的患者死亡。虽然NKH的发生率要低于DKA,但确实要高于以往所想像的。在大城市住院患者中,为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32%为单纯NKH,另外18%为混合性高渗性和DKA。因此,高渗性状态存在于50%的严重失代偿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状态的特点是患者有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渗透压升高,但没有酮症酸中毒。故称之为非酮症,以往称之为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并有轻度的酮症和酸中毒、并不昏迷。由于近年来加强了对本症的认识,临床上能够及早地发现本症,发现只有不到10%的高渗性患者并有昏迷。因而,上述定义并不严格。并有酮症的又可称之为混合性高渗性昏迷。而临床上无昏迷的又可称之为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状态(NKH)或高渗性非酮症未控制糖尿病(hyperosmolar nonketotic uncontrolled diabetes)。高渗性指的是人体内不同组织的液体中一些化学物质浓度明显增加,当血糖升至很高(大于33.3毫摩尔/升)时,就会形成高渗状态,将组织和细胞内的水吸出来,造成组织细胞内脱水。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状态基本的诊断条件为:在糖尿病的基础上(有的患者尽管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但实际检查发现有高血糖),血有效渗透压高于320毫摩尔/升,血糖通常高于33.3毫摩尔/升(600毫克/分升),动脉血pH大于或等于7.30。

非酮症高渗性状态的预后差、病死率很高,高达25%~70%的患者死亡。造成死亡的常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感染,血管栓塞,肾功能衰竭、低血钾和脑水肿等。

虽然NKH的发生率要低于DKA,但确实要高于以往所想像的。在大城市住院患者中,为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中32%为单纯NKH,另外18%为混合性高渗性和DKA。因此,高渗性状态存在于50%的严重失代偿的糖尿病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