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下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可由非感染因素如吸烟、粉尘、化学气体等慢性刺激引起;也可由病毒引起;或由细菌感染引起。然而这些微生物可导致病情急性加重,这时抗感染药物治疗有益。急性发病多见于婴幼儿,累及病儿的上、下呼吸道,6个月以下儿童为流行高峰人群而且病情严重。抗感染药仅用于病情严重的幼儿,如病情严重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怀疑病人有免疫抑制时亦需使用抗感染药。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成人大多由腺病毒或流感病毒引起,儿童则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或副流感病毒多见,主要表现为咳嗽,并常伴有咳痰,本病通常不重,通常给予止咳、祛痰、退热等对症处理,一般不需抗生素治疗。当有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时,特别是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或心脏病病人以及年老体弱者可应用抗感染药治疗。

1.治疗 如考虑为细菌感染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可使用罗红霉素、阿莫西林、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

2.预防 本病多呈自限性,症状可持续6周左右,极少数病人可发展至慢性支气管炎,应积极增强体质。

(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密切相关。对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无气流受限时,视为COPD的高危期。本病可由非感染因素如吸烟、粉尘、化学气体等慢性刺激引起;也可由病毒引起;或由细菌感染引起。至少半数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长期携带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卡他莫拉菌。痰培养阳性要认真评估其意义,不一定提示感染。然而这些微生物可导致病情急性加重,这时抗感染药物治疗有益。急性发作期细菌感染主要症状是咳嗽加剧、痰量增加、出现脓性痰和气急加重。

1.治疗 目的是控制感染,缓解症状,而不是要清除定植的微生物。有指征时可根据病情选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等,必要时可选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等药物。上述药物可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治疗措施还应包括支气管舒张药、祛痰药等对症治疗。

2.预防 戒烟,增强体质。

(三)急性细支气管炎

细支气管炎系指内径小于2mm的细支气管弥漫性炎症。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常见病原体,在流行期,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也可致病;其次也见于理化刺激及其他原因。急性发病多见于婴幼儿,累及病儿的上、下呼吸道,6个月以下儿童为流行高峰人群而且病情严重。早产是病情严重的特殊高危因素。一般病程9~10d,多数儿童仅需对症治疗。有些病儿病情可能会加重,需要吸氧、静脉补液。在少数情况下,幼婴儿的病情可进展至呼吸衰竭,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药仅用于病情严重的幼儿,如病情严重提示有继发细菌感染或怀疑病人有免疫抑制时亦需使用抗感染药。

1.治疗 主要用抗病毒药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

2.预防 对病儿尽早隔离,尽量避免与病儿接触,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