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持久性膨胀、扩大,并伴有气腔壁结构的破坏而无明显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疾病。
【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的因素极为复杂,常见以下原因。
1.慢性支气管炎症性损伤 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入,以及过敏因素等均可引起支气管慢性炎症,使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而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力增加,支气管进一步闭合,导致肺泡中残留气体过多和肺泡过度充气。
2.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 肺中蛋白酶含量增多,导致肺组织中的弹性蛋白降解,肺组织被消蚀,肺间隔损坏,气腔持久性扩大,形成肺气肿。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可引起肺气肿。
3.遗传因素
【临床表现】
1.症状 早期肺气肿可无明显症状而被忽视,随病情的进展,常有气急症状,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行走时感气急,随病情进展逐渐发展到走平路时也感气急。此外尚有疲乏、食欲缺乏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并发呼吸衰竭或右心衰竭可出现相应症状。
2.体征 早期体征多无异常,严重肺气肿可出现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肋间隙饱满;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肝浊音界下降;听诊呼吸音和语音均减弱,呼气延长,有时双肺底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遥远。
3.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多因胸膜下肺大疱破裂所致。若发生在基础肺功能较差者,常为张力性气胸,即使气体量不多,临床症状也较重,必须积极抢救。
(2)呼吸衰竭:本病往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结潴留、不适当氧疗、应用镇静药过量、外科手术等)的影响下,造成肺功能的进一步损害,诱发呼吸衰竭。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参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章节。
(4)胃溃疡:发病率为18%~30%,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5)睡眠呼吸障碍:病人睡眠质量低,可出现心律失常和肺动脉高压等。
【辅助检查】
1.胸部X线 重度肺气肿时胸廓饱满,肋骨走行变平,肋间隙增宽。侧位X线片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后间隙增宽。横膈降低,膈穹变平,最高弧度小于1.5cm。双肺透明度增高,肺外带血管纹理纤细、稀疏。
2.肺功能检查 呼吸功能有通气功能障碍,残气容量增加。残气容量占肺总量超过40%,诊断有重要意义。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 应依据病史,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肺功能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综合判断。
2.鉴别诊断
(1)支气管哮喘:见“支气管哮喘”章节。
(2)局限性气胸: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常因胸膜增厚粘连,自发性气胸多为局限性,在原有呼吸困难的基础上虽有加重,但易被忽视,且常伴有肺大疱存在,使气胸的体征不典型,胸部X线检查肺野内透光度较高,也给局限性气胸的诊断带来困难。细致的多方位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CT检查多能获得诊断。
【治疗】
1.改善病人一般状况 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呼吸道感染非常重要,可采用耐寒锻炼、肌注核酪或卡介苗等;改善营养状况,重视营养素的摄入,营养不良不仅损害肺功能和呼吸肌功能,也能削弱机体免疫机制;加强全身运动如步行、踏车、活动平板、太极拳和气功等。
2.呼吸训练 指导病人作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
(1)腹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潮气量增大,无效腔通气比率减少,气体分布均匀,通气/血流比例改善。
(2)缩唇呼吸:通过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可防止气道过早闭合。
3.呼吸肌锻炼 在肺部感染等情况下,呼吸负荷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呼吸肌疲劳和(或)发生呼吸衰竭,通过阻力呼吸或二氧化碳过度通气等锻炼,可改善呼吸肌功能。
4.氧疗 氧气吸入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上升至90%及PaO2≥60mmHg,而PaCO2升高<10mmHg。吸氧应从低浓度开始,根据病情适当增加吸氧浓度。
指导病人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COPD伴慢性呼吸衰竭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呼吸衰竭稳定3~4周,PaO2≤55mmHg,每日坚持15h吸氧效果比间断吸氧为好,一般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
【转院要求】 一般无需住院治疗,仅在出现COPD急性加重或发生呼吸衰竭或气胸等并发症时才需转往有条件检查和治疗的上级医院进行治疗。转院前和转院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果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待病情稳定后,由医护人员陪护送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预防及病人教育】 重点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提倡戒烟,避免有害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吸入,工厂、矿山应做好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处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包括病毒、支原体或细菌感染。定期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对于预防易感者具有一定的意义;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FEV1、FEV1/FVC及FEV1%),及早发现气流受阻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增加营养、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改善工作环境与条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纪 霞 王 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