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性室性心律失常 主要解除病人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消除顾虑。可首选β-受体阻滞药,如普罗帕酮、美西律、莫雷西嗪;治疗是否有效应以病人的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为判断标准。
2.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断药是减少心肌心梗死后和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猝死并降低总病死率的最有效药物,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和治疗的首选药物。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作为需ICD治疗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病人的预防和治疗用药物,一般首选用胺碘酮为主,次选索他洛尔;心功能不好的老年病人首选胺碘酮,心功能好的年轻病人可用索他洛尔。Ⅳ类心律失常药物维拉帕米可用于左室特发性室速、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的室速以及QT间期正常、配对间期短的室性早搏起始的多形性室速。
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病人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或心室纤颤,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药或与起搏器联合使用。
3.常见室性心律失常的用药方法
(1)室性期前收缩:无器质性心脏病可短期使用Ⅰb或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器质性心脏病而非心肌梗死者可选用普罗帕酮、美西律、莫雷西嗪、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急性心肌梗死者可选用利多卡因、β-受体阻滞药、胺碘酮。
(2)单型性室性心动过速:①非持续性者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②持续性者可选用利多卡因、胺碘酮静脉注射,心功能正常者还可选用普鲁卡因胺或普罗帕酮。
(3)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可选用美托洛尔、利多卡因或胺碘酮。预防复发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或胺碘酮,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4)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可选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β-受体阻滞药、腺苷或利多卡因。预防复发可选用维拉帕米、地尔硫、普罗帕酮、氟卡尼、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胺碘酮或索他洛尔。
(5)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可选用β-受体阻滞药、硫酸镁、利多卡因、美西律或苯妥英钠。先天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者慎用异丙肾上腺素。
(6)宽QRS波群的心动过速:可选用普鲁卡因胺或胺碘酮,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者不宜选用利多卡因(急性心肌梗死时例外)、索他洛尔、普罗帕酮、维拉帕米或地尔硫。
(7)Brugada综合征:可选用胺碘酮或β-受体阻滞药。
【转院要求】
1.首次发作房颤者未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疾病、进行性心力衰竭、心外问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病因,可转院明确诊断。
2.房颤合并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治疗无效,应立即转入上级医院电复律。
3.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如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药物治疗无效可转院电复律;如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可转院行射频消融治疗。
4.心室颤动复苏成功后,应转院明确病因,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治疗,如实行PCI治疗或安装心脏除颤起搏器。
5.对病因不明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转入上级医院明确病因诊断;有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有晕厥、黑矇等症状,应及时转院考虑是否进行永久起搏器置入治疗。
转院途中必须备好氧气袋、血压计以及毛花苷C、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利多卡因等药品的静脉针剂。
【病人教育】 病人一旦出现心悸症状不要过分紧张,如发作频繁且伴有头晕、黑矇、视物不清,或是伴有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不要盲目用药,要到专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如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等,必要时可行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后再考虑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