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肺栓塞高危患者的麻醉方式的选择

肺栓塞高危患者的麻醉方式的选择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心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的炎症。自身瓣膜心内膜炎者以链球菌最多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真菌。药瘾者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是导致右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途径。心内膜炎一旦形成,就可引起心内膜或心瓣膜的损害,致使血液动力学进一步恶化。药瘾者所患右侧心内膜炎,易患肺栓塞。④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化脓性心包炎及心肌脓肿。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心内膜或邻近大动脉内膜的炎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是细菌,其次为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等。自身瓣膜心内膜炎者以链球菌最多见,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真菌。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次为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亚急性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草绿色链球菌,其次是葡萄球菌、革兰阴性细菌等。

2.诱发因素 致病菌来自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口腔炎、泌尿生殖道、胃肠道黏膜、皮肤感染以及手术或器械操作引起的菌血症,再引起心内膜炎。下列情况下细菌易进入体内:拔牙、导尿、内窥镜检术、刮宫、漂浮导管、气管插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骨髓炎、肺炎、肾盂肾炎等也可成为感染来源。药瘾者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是导致右侧心内膜炎的主要致病途径。污染的人造瓣膜、缝合材料、器械和手术是引起IE的重要原因。

3.易患因素 心脏各瓣膜均可累及,以二尖瓣或主动脉关闭不全最常见;心内异物,如心脏手术和缝线、补片,人工瓣膜,起搏器电极及心内膜附壁血栓均可成为易感染处所。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感染好发于心房面或瓣叶的左房内膜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好发于主动脉瓣的的左室面和二尖瓣腱索上;室间隔缺损时,好发于室间隔缺损的右室面和肺动脉瓣的心室面。

4.病理生理改变 IE最常见于血流湍流和喷流区、瘢痕处和心内外因素所致内膜受损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赘生物。细菌感染和赘生物可致瓣叶破损、穿孔、腱索断裂,感染局部扩散可致心肌脓肿,传导组织破坏,乳头肌或室间隔破裂和化脓性心包炎。赘生物脱落可导致周围血管栓塞,偶可致脓肿或动脉瘤。细菌血源性播散可形成菌血症或转移性脓肿。此外免疫系统被激活,可引起脾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腱鞘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心内膜炎一旦形成,就可引起心内膜或心瓣膜的损害,致使血液动力学进一步恶化。累及心肌或传导系统者,尚可出现新的心律异常。

【临床表现】

(一)常见的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不规则发热,体温在37.5~39℃,也可高至40℃以上,可呈双峰热型;有3%~15%的IE病人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常伴有乏力、体重减轻、盗汗、进行性贫血(占70%~90%),病程较长的病人可出现全身疼痛、关节痛、背痛、肌痛。有的病人出现神经、精神改变,心力衰竭或低血压,肾衰竭。脾大,杵状指(趾)属晚期表现。脾大的发生与病程长短有关,约见于30%的病人,急性IE者少见。

2.心脏表现

(1)心脏杂音改变:表现为在原有杂音的基础上出现新的杂音或杂音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可由于赘生物形成,瓣叶穿孔或腱索断裂而产生。但发热、贫血、心动过速等亦可出现杂音改变,但其杂音强度改变罕有超过3级,且无突变特点。

(2)心力衰竭:其发生率高达67%,病死率高达59%。早期不发生,以后由于心瓣膜破坏、穿孔、乳头肌及腱索受累,发生瓣膜功能不全,便产生心功能不全或使原已存在的心功能不全加重。严重的二尖瓣反流、严重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肌炎症、局部脓肿、化脓性心包炎、心肌瘘管、心脏穿孔、乏氏窦瘤破裂、室间隔被脓肿穿破、大量微栓子造成的微栓塞以及较大栓子引起的冠状动脉栓塞等,均可以诱发心力衰竭。多瓣膜损害者预后极其严重,病死率高达97%,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办法是早期施行手术治疗。

(3)心律失常: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者达15%~20%,系由感染侵犯房室束或束支所致。亦可发生室性早搏,少数发生心房纤颤。

(4)心包炎:少见,一般积液量不多,可由免疫反应或心力衰竭引起;偶见化脓性心包炎。

(5)乏氏窦瘤破裂:表现为主动脉瓣听诊区突然出现连续性杂音,病人出现进行性心力衰竭症状。

3.栓塞现象 栓塞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数日至数月内。但若有新的赘生物形成,仍可继续发生栓塞。赘生物大于10mm时,更易发生栓塞。常见的栓塞部位为脑、肾、脾、肠系膜、肢体、冠状动脉等。肺动脉栓塞表现为突然胸痛、气促、发绀或咯暗红色黏稠血痰。药瘾者所患右侧心内膜炎,易患肺栓塞。

4.小血管病变

(1)浅表损害:①瘀点,多见于颈、胸、口腔及眼结膜及四肢,为细小的红色或紫红色小点,有的其中心呈白或浅黄色。②条纹状指甲下出血。③杵状指(趾)。④Olsler结,位于指(趾)末节腹面,足底以大小鱼际处常见,呈红色或紫红色,略高于皮面,有明显压痛。⑤Janeway结,多见于手掌或足底的无痛性小结节。皮肤损伤可能是由微小的栓塞所致。

(2)内脏损害:①Roth点,系视网膜有中心灰白色的絮状出血区。②颅内如颅底细菌性动脉瘤及弥漫性脑膜脑炎。③肾病变,如显微镜下血尿,局灶性肾炎及球性肾炎。④心脏病变,如心肌炎,化脓性心包炎及心肌脓肿。

5.细菌性动脉瘤 最常发生于主动脉窦,其次为脑动脉、已结扎的动脉导管、腹部血管、肺动脉、冠状动脉和四肢等,一般见于病程晚期,以真菌性动脉瘤最为常见。动脉瘤若不压迫周围组织,一般无症状;但一旦破裂,即刻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有的可以是致命性的。若病人出现不能解释的局限性头痛、局部压痛或有搏动性包块,则提示可能有动脉瘤存在。

6.神经精神方面的并发症 其致病原因为:①脑梗死,其中约半数为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受累;②细菌性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可出现症状;③脑出血,可由栓塞或动脉瘤破裂引起;④中毒性脑病,可有脑膜刺激症;⑤脑脓肿;⑥化脓性脑膜炎。后3种情况多见于急性病人。神经精神方面的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淡漠、失眠、眩晕、烦躁、恶心、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情感不稳定、人格或举止改变、共济失调、感觉障碍、偏瘫、半身轻瘫、双侧瘫、截瘫、失语、昏迷、颈项强直和周围神经病变等。

(二)急性和亚急性IE的临床表现

1.急性IE 病程多急骤凶险,迅速发展和恶化,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多数于8周内死亡。

2.亚急性IE 临床特点是病情发展较慢,最终出现心功能不全,是常见死亡原因。

【辅助检查】

1.血培养 阳性培养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诊断,而且通过药敏试验对选择有效抗生素具有重要意义。

2.其他检查

(1)血常规:常有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脾大明显的白细胞可偏低;偶有溶血现象。

(2)血涂片:可见异常组织细胞,为大吞噬细胞,白细胞若发现有被吞噬的细菌,则有助于亚急性IE诊断。

(3)血沉、血清C反应蛋白和免疫复合物、类风湿因子滴度、r球蛋白升高,补体降低。

(4)尿常规或肾功能:常有血尿及蛋白尿,晚期病人约1/3病人有肾功能不全。

(5)其他实验室检查:对疑有立克次体、衣原体、布氏杆菌及真菌感染病人,可做血清抗体试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膜酸抗体测定等。

(6)心电图:一般无特异性改变。累及室间隔或瓣环的脓肿,可出现新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异常,束支阻滞或室性早博。

(7)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心动图、CT、MRI、放射性核素检查,对发现心脏及瓣膜病变、赘生物、肺淤血或肺水肿、肺栓塞、人造瓣膜异常摆动或移位、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脑梗死与脓肿和出血、瓣环异常、心肌脓肿及心包积液等,有重要诊断价值。

【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标准 阳性血培养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凡有提示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伴有心脏杂音,尤其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贫血,血尿,脾大,白细胞增高和伴或不伴栓塞时,血培养阳性,可诊断本病。

2.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左房黏液瘤、淋巴瘤、腹腔内感染、结核病以及败血症等相鉴别。

【治疗】 IE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和抗生素治疗。治疗目的在于消灭病原微生物,矫正血流动力学异常。

(一)一般治疗

1.包括休息,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必要时输血,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2.对症治疗,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等并发症的治疗。

(二)手术治疗

1.心脏瓣膜整复术。

2.人工瓣膜置换术。

3.人工心脏瓣膜再置换术。

4.右心IE可行单纯赘生物切除术、三尖瓣切除术。

5.心脏起搏器IE手术取出感染的电极导线,术前要尽可能延长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三)药物治疗

主要指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包括早期治疗、复发的治疗及预防。

1.抗生素治疗原则 ①早期应用;②足量应用;③长疗程,一般疗程至少要维持4~6周;④选用杀菌抗生素;⑤必须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生素联合用药;⑥静脉用药;⑦病原菌查明者应进行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⑧抗生素治疗无效、有生命危险者,应尽早手术治疗。

2.经验性治疗 多数病人在多次抽取血培养后即开始予以经验性治疗,待获得血培养结果后再调整用药。临床上多选用针对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抗生素。

3.根据致病菌选用抗生素治疗 选用抗生素时,应按照不同菌属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正确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转院要求】

1.凡发热持续2周以上、有心脏瓣膜病变表现,尤其是伴有前述皮肤、黏膜改变,贫血、脾大的病人,要考虑IE的可能性,要及时将病人转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

2.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IE是血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以前的一种治疗方法,这样使用抗生素的针对性较差,所以,凡是确诊IE的病人均应转送到上级医院做药敏试验。

3.有些IE病人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或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故IE病人不要留在社区基层医院治疗。

【预防及病人教育】

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已有心脏病者,下列手术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①牙科、口腔科或上呼吸道手术;②胃肠道、泌尿道生殖系手术;③心脏手术。

2.IE病死率高,治疗难度大;故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3.未经治疗的急性IE病人,均在4周内死亡。亚急性者的自然病史一般在6个月以上。在预后不良的因素中,以心力衰竭最为严重,其次为主动脉瓣损害、肾衰竭、由革兰阴性杆菌或真菌致病、瓣环或心肌脓肿、老年等。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肾衰竭、栓塞、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和严重感染。治愈后5年存活率仅60%~70%。10%在治愈后数月或数年内再次发病。

4.一旦确诊为IE,一定要到具有心脏手术条件的医院住院治疗。

(赵东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