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构思与社会效应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构思与社会效应

时间:2023-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概念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主要是:根据本馆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收集,按所确定的专题主题集中摆放,专人负责某一专题。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构思与社会效应_以国际博览专题为例_衔华佩实:浦东图书馆内涵发展论文集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构思与社会效应——以国际博览专题为例

黄文英

摘 要:本文就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构建的背景、意义,如何借助本馆现有资源优势将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并以此带来的社会效益及就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浦东图书馆 专题文献区 构建 社会效益 改进与完善

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图书馆服务读者的前提。对于这项庞大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必须明确本馆的馆藏基础、优势所在和未来规划,建设合适、实用的特色馆藏体系。随着知识与信息飞速发展,人们对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建设有特色的图书馆,是当今图书馆面临的严峻问题。浦东图书馆根据浦东新区总体要求、奋斗目标、科技发展优先战略及区域优势,结合浦东图书馆现有资源与未来发展目标,开设了专题文献服务区,旨在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更新、捷、专、精、深的专题参考咨询服务。

1.专题文献区设立的背景、必要性与意义

1.1 “专题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深化的重要举措,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社区图书馆建设上都有依据本社区产业、环境、科技和其他人文特色的资源来构建特色“专题图书馆”。在我国也有许多成功的典范,比如温州的鞋都图书馆、佛山的陶瓷图书馆等,都深受读者欢迎。

1.2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和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促使浦东文化产业发展跳出了狭义的文化圈子。从浦东21世纪大发展的全局考虑,确定了浦东文化产业基本目标:配合浦东在21世纪前十年的战略目标,以体制创新为基本动力,把文化产业建设成为体现浦东的综合竞争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加强对海内外辐射能力和对全国的服务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和强劲动力源。

1.3 上海走向国际金融、贸易、经济和航运中心的历史步伐,为浦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良机。

1.4 21世纪,我国图书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发展图书馆事业,是新世纪图书馆工作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特色化将成为新时期新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由之路。图书馆实践已证明:唯有特色化,才能求生存,谋发展。

1.5 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传统的收藏观念、服务观念、管理观念的转变,增强资源共享意识;有利于缓解经费紧张的矛盾,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佳效益;有利于实现图书馆学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目的;有利于解决藏与用的矛盾,提高图书馆的办馆效益。

2.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概念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主要是:根据本馆现有资源进行分类收集,按所确定的专题主题集中摆放,专人负责某一专题。专题负责人根据读者需要及社会发展需求适时收集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在内的各种资料,供研究某一专题的读者查找信息,进行专题研究,所选资料针对性较强。同时专题负责人会不定期地开设与专题有关的各种讲座和不同形式的活动等,将现有的最佳服务实践扩大化,以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构建

建设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需要确定专题区的原则、目标和内容,以便建成真正符合浦东建设发展需要的专题区,从资源保障方面推动浦东建设发展。

3.1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建设原则

建设浦东图书馆专题区,首先必须确定建设原则:根据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社会发展以及读者的文化水平,需求层次,因地制宜、因馆制宜,结合本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特色、经费状况、设备和人才等具体实际,确定本馆的专题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力求“人无我独有,人有我创新”,集中力量办出特色,办出效益,使浦东图书馆专题区真正服务浦东乃至上海建设。

3.2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构建目标

建设浦东图书馆专题区的目的,主要是依据浦东新区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满足浦东发展的信息需求。因此,在图书馆专题区建设之前,图书馆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明确专题区的构建目标,以确保专题区项目的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浦东图书馆专题区的构建目标应该是:既有充实的专题资源的文献馆藏,又有检索方便的专题电子资源,读者通过专题区,可以直接找到专题相关的资料,既能够帮助读者节省查询信息时间,又能紧跟专题发展前沿,提高研究效率,同时又适当兼顾普通读者的需求,从而通过资源保障促进浦东乃至上海的建设与发展。

3.3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资源内容

建设专题区,必须确定专题区的收集范围、收集内容,既不能面面俱到、什么资料都收集进来,淡化了专题区“专”的最大特色,又不能收集范围太狭窄,失去了满足专题区建设需要和推动专题区建设发展的本意。因此,专题区的资源保障、内容收集方面应依托浦东建设需要,广泛咨询专业人士及广大读者意见,选择好专题专业负责人,划定符合专题建设需要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保证采购,同时请专业人士及读者不定期地推荐最新的有关专题发展资料、图书,进行收集保存。

4.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实施

在明确建专题区原则、目标和内容后,专题区的建设就可开始实施。浦东图书馆新馆建成后,在原有浦东地方文献、政策法规、盲人服务等特色服务的基础上,浦东图书馆针对浦东地区的金融贸易、城市发展、教育培训、航运建设、时尚创意、国际博览、馆际共建、社会管理(包括政策、法规法律等)八个重点领域,并从资源建设布局、信息服务模式、人才队伍建设、运行保障机制与经费投入等方面精心规划设计,确定设置专题阅览区,设置了10+1的专题模式,即法律、金融、航运、城市治理、地方文献、国际博览、教育、艺术、生活时尚、干部学习十个专题,外加一个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参考阅览区。专题区于2010年10月起,正式提供各项专题信息服务。

下面,将以国际博览专题为例,探讨如何进行专题区的建设实施。

4.1 国际博览专题设立的背景

上海是公认的移民城市,随着上海国际化进展的加快,来沪工作和居住的外籍人士在大量增加,许多外国人都把上海看作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正以各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融入上海,并参与上海的建设与发展。作为上海人,他们应该享有这座城市为一般市民提供的各类设施和服务;而作为外籍人士,他们不应该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隔阂而受到不公平待遇。多元文化应成为上海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多元文化服务,不仅能让所有外籍人士和外来人员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工作,而且能吸收优秀外来文化,吸引优秀外籍人才。正是本着这一目的,浦东图书馆专题区开设了国际博览专题。

4.2 国际博览专题涉及的内容

国际博览专题有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中文文献内容主要涉及世界各国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世界军事、世界各国历史、人物传记、世界考古、世界民俗、世界地理、世界哲学、世界经济概况、世界文化、科技、自然科学、会展和博览等内容;外文文献内容主要包含除了法律专题、金融专题、航运专题、艺术专题和城市治理专题外的其他中图分类法中几乎所有类别,即涉及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期刊有中外文、港澳类127种,一般中文类77种;报纸43种,属地包括中、港澳台、美、日、英、法、韩、新加坡、德等。国际博览专题数据库目前只有一个,即中国会展网。

4.3 国际博览专题文献、报纸、期刊的采访

国际博览专题文献采访除了根据采编部提供书单进行遴选、现场采访以及部分外界的捐赠外,专题负责人还根据读者需求、文献利用率及专题特色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网上搜索。期刊报纸采访是一项复杂的业务工作,由于期刊报纸品种较多,质量参差不齐,发行渠道不一,使收集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对期刊报纸的采访,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用户需求、使用频率、特色化、馆藏的延续性、语种、外表形式、出版者声誉等,另外,到一定时期,专题还会对所选期刊报纸进行复选,对科学性强、利用率高的进行长期保存,以备今后有些读者的再次需要。

4.4 国际博览专题的服务

服务是图书馆的永恒主题,图书馆的服务内容需不断扩展、延伸。国际博览专题采取多种服务方式,面向公众,改善手段,提高质量,争取更大效益。

国际博览专题除了纸质文献服务的同时,提供其他多元化服务:

(1)充分发挥网络作用,为读者提供多种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如除了借助网络为读者查找资料信息外,还有针对性地及时发布读者感兴趣的内容,主要有:人文风情、名人心路、世界地理、史海泛舟等。

(2)充分利用馆内资源,为英语沙龙提供更人性化、更便捷服务,使得英语沙龙在馆内举办英语讲座、英语写作竞赛和英语演讲等多种活动能顺利进行。

(3)与其他专题合作,举办各种活动,如与金融专题合作,开设国际经济、金融类讲座;与教育专题合作,参与国外留学系列讲座及学校数据库的建设;与生活时尚专题和艺术专题合作,开设国内外旅游经历共享及摄影沙龙等。

(4)注重与用户的交互,让用户参与图书馆服务,发挥用户的创造力。积极听取用户意见,采纳用户好的建议,重视用户反馈信息,提供更完善服务。

5.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社会效应

公共图书馆产生何种社会效应取决于它本身的战略定位、服务理念。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着力在开放型、智能型和多功能三个方面深化,按照世界先进的图书馆发展趋势和理念,并充分适应浦东地域特点和服务人群的需求,为不同读者提供海量的文献资源服务及文化教育交流休闲活动,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文献课题信息服务,努力成为高效、务实的市民求知乐园和高雅、舒适的精神家园。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作为浦东图书馆的一大特色,主要收藏若干科技与社科类文献信息,达到学科级服务的收藏要求,分不同专题集中不同专题的文献,并配置专门的学科馆员,提供阅读、信息检索或查询、参考咨询、专题分析报告等服务。专题文献区的设置,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尤其双休日和节假日,一千个座位的阅览区经常是一座难求;开展的各项活动,服务台放置的入场券,也经常供不应求;经常有读者对手中的书爱不释手,或是要求外借(专题区的书是不外借的),或是自己把书藏在某个地方,等到下次再来取阅。从最近一次浦东图书馆服务质量调查情况来看,众多读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总体满意度达到96.06%,每一单项读者调查问卷满意度都超过了《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规定的满意度为85%的指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社会效益,主要取决于:

5.1 专题文献区的环境

专题文献区位于馆内的东西南北互通的五楼,层高10米,阅读区域内,所有专题均向读者开放,各个阅览部之间以家具、绿化或装饰自然过渡分隔,形成一体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开敞空间;书架与阅览桌椅就近安排,方便读者自由取阅书籍;导向标识、读者自助复印机、公共目录检索机、环形沙发与小圆桌的合理搭配、供读者讨论用的讨论室等均予充足配置;休闲区域,种植有各种鲜花的别致的空中花园,给学习累了的读者提供良好的休闲放松环境;一年四季适时的室温,更是让读者愿意来学习的理由之一。调查问卷显示,读者对环境满意度达到99.82%,位于各项调查项满意度之首。

5.2 专题区的文献馆藏特色与优势

衡量图书馆馆藏质量的标准,通常着眼于藏书内容的系统性、实效性、全面性。但这并不全面,因为如果一个图书馆的藏书使用率趋于零,无论其价格多么昂贵,图书多么系统,入藏多么及时,藏量多么丰富,都不能视为宝库。图书使用效益对图书馆工作有着很强的信息反馈作用,科研成果、教学成果及学科建设等信息反馈给图书馆,图书馆可根据这些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到读者对图书馆藏书的更高要求。

经准确定位,本馆在现有馆藏的基础上,集中优势、有重点地进行专题文献建设,以体现本馆文献资源的专业化和独特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实现文献资源服务于社会的最终价值。这些特色专题文献建设主要包括:

(1)专业化的专题文献。主要围绕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建设金融文献、航运文献专题,同时以此为龙头带动其他文献资源建设。

(2)反映地方经济文化的特色专题文献。主要结合“世博会”在上海浦东的举办、浦东中外文化交汇历史,建设颇具地域特性的国际博览文献、现代城市治理文献、教育信息服务文献。

(3)与地方文献相关的专题文献。依据浦东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特点及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就,进行文献资料的系统收藏,建设浦东地方文献、参考文献。

(4)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当下热门话题,建设部分热门文献,将若干对某些专题、某些现象、某些生活时尚感兴趣的读者群引导到图书馆这一最佳信息获取场所。此类文献有生活时尚、法律专题、艺术专题、国际博览等。

此外,这些专题都有与国际接轨的相应外文文献,不但保证了专题的完整性,还能满足国内外不同读者的需求。通过问卷中的“馆藏图书是否具有吸引力?您是否经常能找到所需的图书?”这一项调查,专题区的满意率约95.37%。

5.3 专题区的优质、创新与人性化服务

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正是通过服务活动维系着彼此的存在与发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社会法则。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社会文献信息中心的性质与任务决定着它以服务社会、服务读者为根本宗旨。它的基本职能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读者需求,体现了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立足于服务。可以说,服务是图书馆社会存在的前提,是检验图书馆办馆效益的唯一标准,也是评估图书馆工作的最重要指标。因此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的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服务

a.在做好采访、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同时,为读者服务提供复制、宣传、阅读指导等一系列服务。b.在参考咨询工作中,准确、迅速、高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解决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知识导航。c.“以人为本”,重视读者的个性化服务,即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心理倾向、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在对读者个性和信息使用习惯分析的基础上,向读者提供适应个人心理和行为需求的服务方式。

(2)网络服务

图书馆专题文献服务开设了专题服务微博、专题服务板块。通过微博与用户搭建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参与专题区的建设,这样不但能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专题区,还能帮助专题区及时得到读者的反馈,使专题区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从而获得更好的社会效应。专题服务板块除了对各专题介绍、最新动态、活动预告及各专题的特色服务外,还将推出各自专题的延伸服务,如将自己的特色数字馆藏、数据库等提供给用户,从而打破各专题只局限于馆内服务的局限性。

(3)多元性服务

专题区服务除了文献资源的多元性外,还坚持服务对象的多元性,建立不同的读者群。如举办各种讲座、培训、关注民生普法教育与法律咨询、中、高考前的心理辅导等。此外,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休闲活动,如英语沙龙(成年人)、英语角(少儿或口语基础较弱者)、摄影沙龙、各种亲子活动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既凝聚人气,又引导更多的公众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体现公共图书馆对公众进行审美熏陶和休闲娱乐的重要作用,真正体现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6.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服务的改进、完善与更好社会效应的提升

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区自开放以来,丰富的服务内容,先进的服务手段,使图书馆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与喜爱,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改进与完善的地方。如:

6.1 发挥团队力量,对重点专题重点建设,创建品牌,提升价值

我馆专题区的十个专题,都是一人负责一个专题,并没真正体现重点专题的重点建设。随着知识服务环境的数字化发展以及科研用户对学科化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个馆员服务一个专题的现状越来越无法满足科研用户的需求,因为个体馆员基于所学专业知识以及个人精力的限制,不可能对专题的各个方面都通晓,很难对专题进行全面的把握和遴选。因此,面向科研读者的学科服务工作难免出现偏差,无法真正满足科研用户的需求,这使得团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有一个完善、团队系统协作的工作模式来更好地支持学科知识服务。这个团队可以融合个体专题馆员的差异和认知偏好,使专题馆员的个体智力充分地融会成学科服务团队的共享知识,提升学科服务团队共同思考、解决学科知识服务问题的协同能力。如果把这样一支团队用于专题区的重点专题建设与服务,那么我们才能真正打造出专业的、能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和当地建设的品牌专题,从而提升专题区服务的社会价值。

6.2 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与各部门的紧密协调是发挥专题区社会效益的保证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图书馆在产生社会效应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图书馆工作自动化、信息传递网络化、文献资源数字化、CD-ROM光盘数据库的广泛应用、图书馆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全面渗透与应用,已成为推动图书馆发展的战略因素。另外,专题区的建设也不是单兵独进,它需要各个部门的紧密协调与合作,尤其是在以主题划分的专题服务区,成千上万册书,按照中图法排列,许多专题都会出现某一类别的书,如K类,在艺术专题、生活时尚专题、地方文献专题、国际博览专题、参考文献都有,再比如F类,在教育专题、国际博览专题、航运专题、城市治理专题、金融专题、地方文献专题和参考文献也都会出现,再加上上书排架的东方公司员工的人数有限,流动性大,上书排架的准确率不是很高,这样一来,利用计算机终端为读者提供联机目录查询及精确定位,帮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显得尤为重要,而在这点上,专题区的馆藏文献实际在架情况与计算机检索时出现的情况经常有些出入,这样读者在找书时势必会存在一定困难。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得到改进,并在重点专题尝试着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行传递电子出版物的索引、摘要甚至全文数据库的某些文献,进而在整个专题区推广,那么专题区的信息咨询、信息宣传、文献使用等方面就会得到更佳效果。

7.结语

浦东图书馆正在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的示范性公共图书馆,这就要求浦东图书新馆一定要关注高起点、多功能、品牌化。浦东图书馆专题区就是为了深化图书馆服务,应读者和当地建设需要而建立的。浦东图书馆专题区正在努力以人为本,围绕读者需求,用个性化服务的方式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服务品牌和资源品牌,以自身拥有的优势为突破口,带动全馆文献资源建设,全方位实现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提高整馆的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创造社会效益的最大值。

■参考文献:

1.贾晓东.思考·探索·创新[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

2.花建.日出江花红胜火——浦东文化产业跨入新阶段[J].中国文化报,2001.9.12(2).

3.李伟.坚持“五性”原则服务和谐社会[J].图书馆学刊,2007(2):22-24.

4.陈克杰.浦东图书馆(新馆)建设[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46.

5.吴建中.多元文化与城市发展——以上海图书馆为例[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4(4):3-4.

6.郑小茹.高校图书馆学科专题信息库建设实践研究——以“广州廉政信息库”为例[J].高教论坛.教育导刊,2011(2)上半月:63-66.

7.束漫.国外图书馆服务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08(6):129-130.

8.林纯.公共图书馆服务深化:“专题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论坛[J].2006Vol.26,No.2:78-79.

9.张伟.浦东图书新馆的文化使命[J].图书馆杂志,2010年第10期(Vol.29.No.10)43-44.

10.程水龙.浦东图书馆专题文献建设探研[J].图书馆建设.2010(3):25-28.

11.陈佳林.如何调整新形势下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J].科技传播.2011(3):166.

12.黄俊贵.图书馆服务理念所谈[J].学术论坛.2001(2):7.

13.赵晓漾.外文图书使用效益与藏书建设关系浅论[J].图书情报.2004(1).

14.赖晓云.试论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4(8):19.

15.周学芬.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J].科技广场2011(4):155-157.

■作者简介:

黄文英,浦东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馆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