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小腿肌肉间静脉丛血栓形成 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类型,症状轻微,仅有小腿部疼痛、压痛及轻度肿胀。2.抗凝疗法 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方法,其目的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扩散和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能促使血栓静脉的再血管化和减轻血栓形成的后遗症。
静脉血栓形成(phlebothrombosis)是指静脉内血液发生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深静脉,可造成肢体功能不全和并发肺栓塞,会威及患者生命。
【病因】
1.静脉血流迟缓,如长期卧床者。
2.静脉内膜损伤,如静脉注射刺激性溶液。
3.血液高凝状态,如烧伤、割伤、手术及感染后等。
【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是外科手术后最易发生血栓的部位,可分为小腿肌肉间静脉丛血栓形成和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1.小腿肌肉间静脉丛血栓形成 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类型,症状轻微,仅有小腿部疼痛、压痛及轻度肿胀。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患肢明显肿胀,指凹性水肿。
【处理原则】 主要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目的是使血栓和炎症局限化,建立侧支循环,消除水肿及预防肺栓塞。
1.一般疗法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需卧床休息1~2周,肢体位置宜高出心脏平面20~30cm,开始起床活动时,需绑弹力绷带,适当的压迫浅静脉,能促使深静脉血液回流。
2.抗凝疗法 是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主要的方法,其目的是防止已形成的血栓扩散和其他部位新的血栓形成,能促使血栓静脉的再血管化和减轻血栓形成的后遗症。
3.溶血栓疗法 在发病的7天内可采用溶血栓疗法,常用药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
介入溶栓治疗术的临床护理路径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