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时间:2023-03-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代医方数量与明代相若,据初步统计,清代用于治疗失眠证的医方为99首,用药多达189种。列入统计的先秦至清代文献中的失眠方共396方,用药306味,其用药频次居前15位的分别为:甘草167次、人参159次、酸枣仁134次、茯苓112次、麦冬99次、当归98次、茯神75次、远志70次、半夏55次、生姜55次、生地黄54次、熟地黄52次、白术51次、陈皮51次、白芍42次,见图4-5。

清代对失眠证的治疗,出现了气虚血瘀的理论与补气活血的治法。如吴澄、王清任等医家均善用补气活血化瘀的方药。汪文绮善用动物药以安神,提出了“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法,在治疗上他主张专用纯甘之味以补虚,并加入犀角(今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为保持文献原貌,未加改动。下同)、羚羊角、龟板、虎睛、琥珀、龙齿、珍珠等药以镇静安神清火。

叶天士、张聿青“介类潜阳”的主张,对于潜阳之治,极富创见。主张用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下行,药用玳瑁、珍珠母、龟甲心、炙鳖甲、煅牡蛎、煅龙齿、海蛤粉等,颇具特色。

清代医方数量与明代相若,据初步统计,清代用于治疗失眠证的医方为99首,用药多达189种。在99首方剂中,用药频次最高的前10位药物分别是:甘草48次(频率为48.48%)、酸枣仁42次(42.42%)、当归39次(39.39%)、人参30次(30.30%)、茯苓30次(30.30%)、麦冬26次(26.26%)、熟地黄25次(25.25%)、茯神24次(24.24%)、白芍23次(23.23%)、远志22次(22.22%),见图4-4。与明代相比,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差异不大,仅以熟地黄、白芍易去生地黄与半夏,但在频次居前的药物中,应用次数增加较明显的尚有肉桂16次(明代3次)、山药15次(明代6次)、山茱萸11次(明代5次)。这一时期开始使用的药物有扁豆(8次)、党参(5次)、谷芽(3次)、荷叶(3次)、首乌(3次)、西洋参(3次)、桂圆肉(2次)、莲子心(2次)、白蒺藜(1次)、蝉蜕(1次)、牛膝(1次)、车前子(1次)、地龙(1次)、合欢皮(1次)等多种。

图4-4 清代用药频次分布图

现代文献报道的自拟方、经验方颇多,在文献研究部分择要予以介绍,方药未进行统计。列入统计的先秦至清代文献中的失眠方共396方,用药306味,其用药频次居前15位的分别为:甘草167次(频率为42.17%)、人参159次(40.15%)、酸枣仁134次(33.84%)、茯苓112次(28.28%)、麦冬99次(25.00%)、当归98次(24.75%)、茯神75次(18.94%)、远志70次(17.68%)、半夏55次(13.89%)、生姜55次(13.89%)、生地黄54次(13.64%)、熟地黄52次(13.13%)、白术51次(12.88%)、陈皮51次(12.88%)、白芍42次(10.61%,另有芍药16次未计入),见图4-5。因甘草在诸多方剂中均被作为调和诸药的“使药”,其应用频次最高但不具有特殊的治疗意义。据上述统计可以看出,在临证用方中,总以补益安神化痰类的药物应用最多。

图4-5 古代失眠方用药频次分布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