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发现,早在170万~200万年以前,就已经有人类生息、繁衍在我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历史长河中,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不断适应自然,同灾害与疾病抗争,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和医药知识。但存世的文献中,关于先秦时期的医药文献较少,从现有文献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医药活动尚处于经验积累阶段。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日趋活跃。在这种形势下,曾出现了许多医学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即:《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共216卷,但仅《黄帝内经》得以传世,其余6家均已佚失。
《黄帝内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疾病预防及养生等理论,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东汉末期,张仲景在继承《内经》、《难经》等古代医学文献的基础上,参以当时医家的认识成就,并结合己验撰成《伤寒杂病论》16卷。《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全面贯彻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使祖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辨证论治原则,标志着中医学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形成。书中所载医方共269首,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疗效明确,被后世称为“方书之祖”,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约在西汉至东汉早期,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它共收载药物365种,按上、中、下三品分类叙述,书中序例部分全面阐述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药物的七情和合的配伍理论与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为临床用药以及中药学与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养生理论与实践日益丰富。养生学说不仅为先秦道家所重,诸子之书多蕴涵着养生学思想,而尤以《吕氏春秋》集先秦养生思想之大成。《吕氏春秋》为秦相吕不韦使其门客所著,在养生学方面主要体现了法天顺时、知本去害、顺性、贵生、胜理、归朴等养生思想,奠定了祖国医学养生学的基础。《黄帝内经》中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两篇也充分反映了《内经》“恬淡虚无”和顺应阴阳四时的四时养生观,并成为后世中医学家所提倡的养生要旨。
运气学说大约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而其系统理论则产生于后汉时期。它以天体运行为中心,以五运六气为基本理论,认为各种气象、气候是由五运六气交相变化而产生的,并对自然界的各种物候,以及人类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后汉书·律历志》注中,可以见到当时通过运气学说占候灾变、疾病的有关情况。说明运气学说在汉代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年移代革,兵燹战祸,有关运气学说的文献多已不存。直至唐代,太仆令王冰注《素问》时,自称从其师处得来秘本,补入了七篇大论,比较完整地构成了运气学说的理论体系。而有学者研究认为,这七篇大论的内容,或许并非《素问》原佚部分,当属汉代作品。
综上所述,秦汉时期中医药学的全面发展,为失眠证的认识与防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