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底,在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帛书和少量竹木简,其中共有医书14种。据学者考证,这批随葬品的下葬年代约为公元前168年,从出土的简帛医书的内容来看,它们的成书年代不一,最早的可能是在春秋时期,最晚的当是战国末年至秦汉之际的作品,而其中尤以《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最为古朴,是现今已知最早记载经脉学说的中医文献。
(一)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十问》为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医书,原缺书名,马王堆帛书小组根据其编例特点而命名。该书以黄帝与天师、大成曹熬、容成,尧和舜,王子巧父和彭祖,盘庚与葛老,禹和师癸,文挚与齐威王,王期和秦昭王的相互问答,讨论了十个有关养生保健的问题。其中提出了睡眠是一切动物长养之必需,睡眠可助胃之消食,提供生命的必要充养,并指出:“一夕不卧,百日不复”[4],是对睡眠障碍疾病对人体所致伤害的直接描述。
(二)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阴阳十一脉灸经》有两种本子,分别被称为甲本和乙本,在这三部著作当中,都有对失眠症的记述。
《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提出了不得卧为胃脉所生病之一,如:“太阴脉:是胃脉也……其所产病……不能食,不能卧,强欠,三者同则死。”[4]意即足太阴胃脉的所生病中,病人出现不能饮食,不能睡眠,呃逆喘息三种症状,是死亡之候。《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所载与甲本基本相同,只是把“不能食”和“不能卧”分别称为“不食”、“不卧”。
《足臂十一脉灸经》云:“足厥阴脉……皆有此五病者,又烦心,死。三阴之病乱,[不]过十日死。循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脉绝如食顷,不过三日死。烦心,又腹胀死。不得卧,又烦心死。”[77]其意是说足厥阴脉之病,如果病人出现了不能入睡,又有心烦意乱的症状,是死候。
由上述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都把不能卧作为死候之一症来认识,说明不能卧提示着经脉之气不循常度。特别是《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更把不能卧作为胃脉所生病,认为其由胃腑所生,这似与《内经》所引《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有着渊源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