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材料力学的角度来看,钢铁的强度远远大于骨骼,然而用钢铁制成的机动车寿命仅只十几年,而以骨骼为架构的人类寿命可超过100年。这是因为人和骨骼都是有生命的,生命活动使骨组织在不断地自我调整和新陈代谢中适应不断变化的力学环境。生命的活力还使骨组织不断地自我更新以修复已缺损的内部结构。
骨组织对其力学环境的适应性相当强。现实生活中骨的力学环境总是不断地变化,例如,成年之前的体重、肌肉拉力、体力运动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又如,每当力学环境变化后,原有骨量分布即进行重新调整等事实,都说明骨骼自身的生物力学特性和自我重建、修复能力。因此,在防治骨组织损伤及修复骨质缺损时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改变一些错误的观念,探索新的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和原则的方法。
目前,应对以下问题进行考虑和研讨:①改变过去对骨折单纯追求解剖复位,轻易施行人为增加组织损伤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而忽视功能复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将骨折视为有生命骨组织的暂时性损伤,而不看作是无生命的木材和金属部件的断裂,更不应将骨折的治疗等同于修理机器或家具。②改变过去“广泛和坚强固定”的观点,探索“动静结合”的新途径。同时吸取“加压固定(AO)”所致的应力遮挡和局部外固定失效等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③对内固定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生物力学和材料力学方面的研讨,从而研制和选用更为合理的固定材料和方法,以不断提高骨折治疗效果。④按照骨骼塑建和生长重建的理论和原则(如Wollf定律),重视骨自我塑建能力,正确对待儿童骨折的复位标准和要求。
(孙材江 张湘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