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邪毒蕴热,瘀血内阻论治
【病案】 王某,40岁,1999年11月12日就诊。自诉右手肘部患结肿1年。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淋巴瘤样肉芽肿。近1个月来患处糜烂,经多方医治无效。症见右手肘部有一约3cm×3cm的类圆形斑块,皮损呈褐红色高起结节,表皮破溃,有渗液,伴发热,体重减轻,肌肉关节疼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舌质淡红,边有瘀点,脉细涩。中医辨证瘀血阻滞。治以补气活血,清热化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生黄芪45g,当归15g,桃仁15g,红花10g,川芎15g,赤芍30g,牡丹皮15g,生地黄30g,紫草30g,荆芥15g,黄芩15g,皂角刺15g,重楼15g,野菊花15g,蜈蚣2条。2日1剂,每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配合使用皮肤外洗方:白头翁、生大黄、仙鹤草、苦参等各等分,水煎外洗患处,1日数次,2天1剂。
二诊:用上药各3剂后,皮损处已干燥无渗液,发热消退。原法原方,继续服用。
三诊:又服用3剂,皮损处已干燥结痂。嘱患者注意调理,定期复查。
【按语】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原因不明的肉芽肿性血管炎,伴淋巴样细胞和浆细胞样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疾病。中医学认为,本病与邪毒蕴热,瘀血阻滞,痰湿结聚等有密切联系。本例患者诊断为邪毒蕴热,瘀血内阻。故用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荆芥、黄芩、野菊花疏风清热解毒;生地黄、牡丹皮、紫草清热凉血;皂角刺、重楼、蜈蚣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皮肤外洗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燥湿收敛止痒作用。由于辨证准确,用药精到,内服外用并施,药直达病所,故收效迅捷。(胡克强.刘复兴补阳还五汤验案三则.四川中医,2001,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