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血瘀气滞,痰湿凝结论治
【病案】 刘某,女,34岁,2003年8月5日初诊。自诉四肢丘疹伴剧痒1年多。检查:四肢尤以下肢伸侧多发暗红色黄豆大小坚硬丘疹,部分丘疹表面粗糙,有的可见血痂,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诊断为结节性痒疹。辨证为血瘀气滞,痰湿凝结。治宜活血软坚,清热燥湿。
处方:赤芍30g,红花12g,三棱12g,莪术12g,川牛膝30g,金银花30g,连翘15g,土茯苓30g,黄柏9g,徐长卿30g,白鲜皮30g,地龙9g,甘草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复诊:服上药2个月,诉瘙痒明显减轻,夜能安眠。检查:四肢原皮疹消退过半,留暗红色斑,余皮疹变小变软。上方加山慈菇9g,白芷15g,再服。
又服药1个半月而病愈。嘱其禁食辛辣鱼腥,适劳逸。随访,未复发。
【按语】 本病多发于女性,皮损为暗红色结节,质地坚硬,剧痒,多因湿热之毒阻于经络,日久致血瘀气滞,顽湿聚结。女性又可伴冲任不调,脉络瘀阻。故治当以活血软坚,化湿通络为主。方中金银花、连翘、土茯苓解毒燥湿,消肿散结;赤芍、红花、川牛膝、三棱、莪术养血活血,破瘀散积;黄柏、徐长卿、白鲜皮清热燥湿止痒;地龙解毒通络搜风。临证时,对女性患者可据证加益母草、菟丝子、柴胡等调理冲任。该病顽固难愈,须坚持数月用药方可见效。(耿立东.从瘀论治皮肤病体会.四川中医,2005,3:76)
★ 从瘀血夹痰,结滞肌肤论治
【病案】 陈某,女,36岁,1999年5月8日初诊。四肢出现坚硬疙瘩,剧烈瘙痒4年。4年前被蚊虫叮咬后四肢发生丘疹,瘙痒,经治疗后大部分皮损消退,仅四肢伸侧遗留黄豆大坚硬结节,剧烈瘙痒,表面角化,四周有色素沉着。西医诊断为结节性痒疹。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细。治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当归12g,红花10g,桃仁12g,川芎10g,赤芍12g,生地黄12g,牛膝12g,柴胡10g,桔梗5g,枳壳10g,姜黄10g,浙贝母1O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服药7剂后,瘙痒减轻,结节变软变小,欲增快疗效。上方加穿山甲珠(代)、水蛭各6g,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功。继服。
三诊:又服药20余剂,瘙痒消失,结节变平,皮肤恢复正常。
【按语】 此病例属中医顽湿聚结范畴,多由瘀血夹痰结滞于肤发为结节。治疗时以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加姜黄活血化瘀兼以引经;加浙贝母化痰散结;加穿山甲珠、水蛭活血软坚散结,功大力专,以求效捷。(韩世荣.董永丰主任医师运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陕西中医,2001,3:1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