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性格倔强,1周前因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致昏厥在地约15分钟,醒后左眼视物如墨。经某医院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给以大宗中西药治疗1周无效。治以舒肝理气,破瘀达络之法。药后目珠压痛渐除。四诊:又服药9剂,左眼视力上升为0.8。
★ 从肝郁血瘀,蔽塞目窍论治
【病案】 宋某,女,6l岁,1986年3月4日就诊。患者性格倔强,1周前因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致昏厥在地约15分钟,醒后左眼视物如墨。经某医院诊断为左眼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给以大宗中西药治疗1周无效(药物不详)。刻诊:精疲面黧,形体消瘦,两眼外观如常人,目珠压痛,心烦闷,口苦咽干,舌质暗,边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脉弦细涩。辨证分析:患者秉性刚强,又值肝木之令,忿怒暴悖,气血上扰,蔽塞玄府关窍。治以舒肝理气,破瘀达络之法。方选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丹参20g,桃仁12g,红花12g,川芎12g,柴胡20g,苏木20g,蒺藜20g,生龙骨20g,枳壳12g,川牛膝12g,夏枯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并用第二煎药汁熏洗双眼。
复诊:连服5剂后,胸胁渐舒,左眼有光感。原方加菊花、枸杞子各12g,继服。
三诊:又服药20剂,外洗同前。药后目珠压痛渐除。眼科复查:左眼视力0.3,眼底可见视盘圆、界清,黄斑中心反射较暗。虑患者年过花甲,阴气自半,目失精注,故将上方减枳壳、柴胡(恐燥损阴),加太子参、白芍、当归各10g,墨旱莲、菟丝子各20g,意在益气阴,养肝血,续服。
四诊:又服药9剂,左眼视力上升为0.8。眼底检查:视网膜及黄斑部转为淡红色,黄斑部中心反射窥清。为巩固疗效,上方制散剂,每次6g,每日3次。服半年,复明如常。(孔凡涵.血府逐瘀汤验案3则.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