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气虚血瘀,郁而化火论治
【病案】 患者,男,42岁,1996年6月10日初诊。双眼视力下降、视物变形4个月。曾在他院西药治疗近4个月,视力提高,但视物变形、成双改善不明显。刻诊检查:左眼视力0.4,右眼视力0.8,双眼底视盘正常,黄斑区暗,中心凹光反射不清,周围有渗出机化物,右眼黄斑部较左眼病理表现稍轻。西医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伴有周身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略黄,脉沉细无力略数。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郁而化火。患者素体气虚,温运无力则血郁脉络,清窍失养,视物变形。治宜益气活血,清热明目。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25g,当归10g,炒桃仁10g,红花10g,川芎9g,地龙15g,生地黄10g,桑白皮10g,金银花15g,天花粉10g,海藻20g,夏枯草10g,蒺藜12g,黄芩10g,栀子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次诊:连服5剂后,检查视力为右眼0.5,左眼1.0。上方加葛根30g,丹参30g,海藻增量为30g,继服。
三诊:又服药9剂后,视物变形消失,检查视力为右眼0.8,左眼1.2。继服3剂,巩固疗效。随访5年,无复发。
【按语】 补阳还五汤以黄芪为主药,补元气,促血行,我们应用时均减其量以缓其温燥之性;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干地龙通络解痉。诸药合用,共同起到扶正祛瘀之用。再加海藻、昆布、牡蛎等软坚散结之品,故能起到郁结清散,瘀去新生的作用,使目窍得清气濡养而明。药理研究表明,红花、桃仁、川芎、丹参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川芎、葛根能增加脑部血液循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血压,促细胞代谢等。经过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证明葛根素可使血管末梢单位循环得到改善,故可使处于缺血缺氧、未完全失去功能的视神经恢复传导功能。(赵引娣.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眼科疾病 2例.河北中医,2002,2:1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