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谓“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者合称“奇恒之腑”。所谓“象”,其义有二,一是指内脏的解剖形态,如李中梓说,“心象尖圆,形如莲蕊”等;二是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象,谓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王冰次注《黄帝内经素问》)。明代医家张介宾说:“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类经》)由此可见,“象”是“藏”的外在反映,“藏”是“象”的内在本质,两者合称为“藏象”。中医学所说的“藏象”,实际上是人体生命本质与形象的统一,其实质是关于人体物质代谢、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的高度概括,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从形象上看,五脏属于实体性器官;从功能上看,五脏是主“藏精气”,即生化和储藏气血、津液、精气等精微物质,主持复杂的生命活动。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满而不能实,就是说五脏贮藏的都是精气,而不是水谷或废料。六腑,从形象上看,属于管腔性器官;从功能上看,六腑是主“传化物”,即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主要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送、排泄的作用。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六腑传导、消化吸收饮食物,经常充盈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因传化不藏,故虽有积实而不能充满。但应指出,所谓五脏主藏精气,六腑主传化物,仅是相对地指出脏和腑所主各有偏重而已,并非单纯只藏不泻,或只泻不藏。奇恒之腑,奇者,异也;恒者,常也。奇恒之腑,形多中空,与腑相近,内藏精气,又类于脏,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为“奇恒之腑”。所以《素问·五脏别论》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生活中人体的生理、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来研究人体脏腑的解剖结构、物质基础、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藏象学说的内容,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脏腑的解剖、生理和病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各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二是五脏与肢体官窍之间的关系。人体的毛发、皮肤、肌肉、脉管、筋膜、骨骼等形体组织,以及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官九窍等体表组织器官,都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分别同五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生理病理变化是五脏信息的输出端,反映着五脏的机能状态。三是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等方面的密切关系。
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联系六腑、五窍、五体、五志、五液、五色、五味、季节等所构成的自身整体性和自然环境统一性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即心系统(心—六腑小肠—五窍舌—五体脉—五志喜—五液汗—五色赤—五味苦—夏季等);肺系统(肺—六腑大肠—五窍鼻—五体皮毛—五志悲—五液涕—五色白—五味辛—秋季等)、肝系统(肝—六腑胆—五窍目—五体筋—五志怒—五液泪—五色青—五味酸—春季等)、脾系统(脾—六腑胃—五窍口—五体肌肉—五志思—五液涎—五色黄—五味甜—长夏等)、肾系统(肾—六腑膀胱—五窍耳—五体骨—五志恐—五液唾—五色黑—五味咸—冬季等)。
藏象学说,虽然有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但主要从活着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细微观察,并结合长期而丰富的诊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认识人体的独特的结构学理论。藏象学说中的脏和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病理学的概念。藏象学说里某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包括现代医学里几个脏器的功能;而现代医学里一个脏器的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功能之中。所以,不能把藏象学中的脏腑与现代医学所说的同名脏器完全等同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