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肝炎为肝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最终引起肝性脑病、肝衰竭、肾衰竭导致死亡。
【原因】
肝叶切除术后引起急性重型肝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为:
(1)术前患者存在病毒性肝炎,肝叶切除术后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引起广泛大片肝细胞坏死。
(2)术前存在肝功能损害未做好纠正,术后使用损害肝功能的药物,如退热镇痛药、抗肿瘤药、免疫抑制药等引起广泛大片肝细胞坏死。
(3)术中错误结扎未切除断肝或肝叶的主要血管,引起相应肝叶肝段肝组织坏死。
(4)术后肝叶或肝段血管血栓形成,引起肝组织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1.黄疸 肝细胞坏死后,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结合胆红素为主,多急剧出现,呈进行性加深。
2.出血倾向 由于肝细胞的大量坏死或变性,肝内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Ⅰ和其他凝血因子生成减少或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
3.低血糖 肝细胞的大量坏死可导致肝糖原的减少或缺乏,加之胰岛素在肝内灭活的减少,常可见低血糖症状。
4.低蛋白血症 肝细胞的大量坏死,白蛋白的合成和储存受损,可导致低蛋白血症。
5.腹水 血浆白蛋白的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随之下降,肝细胞大量坏死后,醛固酮、血管升压素和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灭活的减少,均可导致水钠的滞留,促进腹水形成。腹水多属漏出液,偶呈血性。
6.肝脏缩小 肝细胞大量坏死、液化、吸收的结果,肝脏体积明显缩小。动态观察,肝脏可能由大变小提示病情变化;也可能由小变大,常预示肝细胞再生,病情好转。
7.脑水肿 表现为呼吸困难、呕吐、血压增高、球结膜和视盘水肿,脑水肿的发生可能和肝叶切除术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及过量的输液有关。
8.感染 肝组织缺血坏死后可引起肝坏死组织的局部感染,同时,肝组织大量坏死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和C3的减少,机体防御功能明显减弱,可诱发全身各处感染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诊断】
肝叶切除术后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并有“胆酶分离“的现象,皮肤、黏膜、空腔脏器出血,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T、B超提示肝脏急速地进行性缩小,CT检查出现大片CT值减低区域,多不难诊断。
【处理】
肝叶切除术后出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应及时卧床休息,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和精神紧张,防止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生,成人每天应摄入热量6 694~8 368kJ(1 600~2 000kcal),原则上以静脉内补充10%~50%葡萄糖液为主,足量的葡萄糖摄入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且可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控制补液量,以防止输液过多引起肺水肿和脑水肿,及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代谢失衡。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K1,早期输新鲜血浆、全血和白蛋白对于防止出血、腹水、脑水肿的发生有积极作用,也有利于肝细胞的再生。总原则为阻止肝细胞的进一步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
【预防措施】
主要为术前对患者肝功能进行评估及有效的保肝措施。术中避免错误缝合结扎未切除的肝组织的主要血管。术后积极护肝及替代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