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术后肝脏创面及血管再出血是肝外伤常见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生与肝脏损伤程度、处理方式和手术技巧有关。
1.术中清创、止血不彻底
(1)忽视了伤后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肝脏创面出血点的影响。严重肝外伤患者术中血压往往较低,创面断裂血管痉挛或被凝血块暂时封堵,术中难以发现而被遗漏。
(2)对于深度肝裂伤,未能充分显露创面深部,并在直视下结扎处理断裂血管,而采用简单的缝合法关闭肝脏表面裂口,导致肝内残腔出现,血肿发生。
(3)外科技术使用不当,如大块缝扎,组织坏死,缝线脱落;采用较粗的缝线结扎较细的血管等。
(4)术中探查不仔细,可能将不易暴露的肝顶部星状裂伤或第二、第三肝门附近的损伤遗漏。
(5)对于病情危重、出血难以控制的患者,不得已采用填塞法止血后,在拔除填塞纱条时,可能发生再出血。
2.肝脏创面组织坏死、继发感染
(1)肝脏深部裂伤,残腔内血肿、积液继发感染,特别是在残腔内合并胆汁漏时。感染后组织液化,缝扎或结扎线脱落。
(2)采用大块肝组织的多重缝扎方法止血,后组织发生缺血、坏死、液化和感染。
(3)开放性损伤导致肝脏创面的直接污染而发生感染。
(4)填塞纱条压迫作用导致肝脏创面组织坏死,并因纱条与外界相通,易发生继发感染。
(5)肝脏创面引流不畅造成感染。
3.全身凝血机制障碍 肝脏受创严重,特别是发生在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显著下降,凝血因子明显减少。伤后出血量大,休克期长,或输入大量库存血。凝血机制障碍常导致肝脏创面的广泛渗血。
【临床表现】
由于原因不同,术后再出血在发生时间上有所不同。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者,多因术中肝脏裂伤或深部断裂血管处理不当;术后数天内发生的出血多为组织坏死、缝线脱落、凝血功能障碍所造成;继发感染的术后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1)低血压或休克状态难以纠正,或一度好转后再度出现烦躁、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干、心率加快和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2)腹腔引流管引流出大量不凝鲜红色血液,超过100ml/h,有时可达500ml/h。
(3)当手术伤口愈合或腹腔引流管被凝血块堵住后,可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
(4)因感染引起的术后再出血,出血前往往伴有感染征象,如发冷、发热,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右肩背部放射痛。
【诊断】
根据肝脏外伤手术史和临床表现,诊断不难确定。还可辅以下列检查:
(1)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逐渐减少,白细胞计数增高。
(2)血细胞比容下降。
(3)血尿素氮升高,二氧化碳结合率下降。
(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Ⅰ含量减少。
(5)诊断性腹腔穿刺可抽出不凝血液,高度怀疑但腹腔穿刺阴性者,可采用诊断性腹腔灌洗的方法。
(6)B超、CT检查,可提示肝脏内血肿或脓肿,其范围、大小,以及肝脏周围及腹腔内积液、积血情况。
【处理】
术后发生继发性出血,应根据发病原因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基础治疗仍为止血药物的应用、输血、补充血容量、保肝和支持治疗。
对于术后大的血管性再出血,一经诊断,应立即再次手术探查止血。术中清理腹腔内积血和肝内裂伤处的血肿,尽量在直视下处理结扎出血血管。对于深在而难以处理的出血,可考虑采用肝动脉结扎术。应当指出的是肝动脉结扎术在低血容量状态下,容易导致肝细胞缺血、缺氧和坏死,而形成肝脓肿,特别是在同侧门静脉支受损的情况下。对于这类患者,选择填塞压迫止血可能更为安全。规则性肝叶切除术止血彻底,但在急诊状态下,其手术死亡率可高达50%,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于病情特别危重,且手术处理复杂,难以耐受的患者,可先行肝动脉栓塞术,以查明出血部位、减少出血量、延缓手术时间。
因凝血机制障碍而发生术后再出血的患者,多表现为肝脏创面或手术创面的广泛渗血。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上应以纠正凝血机制障碍为主。可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给予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Ⅰ、维生素K,以及新鲜全血和血浆。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能还合并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应及时中转手术探查止血。
对于感染所致的术后再出血,由于肝脏创面组织坏死、溃烂,缝扎止血困难。手术目的主要是清除坏死组织,要选择合适的肝脏创面的止血方法,小的出血点可采用氩气刀烧灼、生物蛋白胶表面喷洒、止血纱布或其他材料的填塞压迫等方法来止血。出血量较大者,往往需行肝动脉结扎。肝脏残腔及周围应放置引流并保持其通畅。对于肝脏残腔合并有胆汁漏者,应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胆道减压。
【预防措施】
(1)肝外伤手术视野显露应充分,探查应仔细。深部创面的破裂血管尽量在直视下缝扎止血,合并胆汁漏者应行肝外胆道减压。适当选择缝扎止血的方法和材料,应避免做大块肝脏组织的集束缝合。术中患者血压平稳后,应再次仔细检查肝脏创面,严密止血。
(2)术中清除失活的肝脏组织,合理放置引流物并保持通畅引流,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
(3)围手术期严密监测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加强保肝治疗,及时补充新鲜全血和血浆,必要时补充凝血因子Ⅰ和凝血酶原复合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