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脑血管病
1.脑出血 新鲜出血CT表现为高密度灶,CT可了解其部位、大小、有无破入脑室及计算出血量,观察水肿及占位效应的程度,进而帮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轻重。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基底节区、丘脑区、脑桥及小脑,常破入脑室,表现为脑室内的高密度影,如脑室内积血较多可呈脑室形状的高密度影(脑室铸型)。血肿周围的低密度影是水肿。测量血肿的前后、上下及左右径(cm),其乘积除以2可得出血肿的大体毫升数。同时通过复查,可观察血肿吸收情况,观察、判断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清除后的疗效和预后等。CT引导下行血肿穿刺抽吸,有较好的疗效。CT增强扫描能进一步明确继发性出血的原因,如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肿瘤卒中等。CT是急性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追踪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最有效手段。
2.脑梗死 脑梗死是指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CT可以明确有无脑梗死,鉴别是梗死还是出血,明确梗死的部位、范围、脑水肿轻重程度及有无脑疝。脑梗死典型表现为低密度灶,范围与供血血管相一致,可同时累及皮质和髓质。但发病24h内可无异常改变,即呈等密度影。2~3周后由于局部吞噬细胞吞噬坏死组织及脑水肿的减轻出现模糊效应,病变也可能呈等密度影,梗死灶可能显示不清,易漏诊。在发病4~5h内CT可以显示一侧大脑中动脉(MCA)高密度(致密动脉征),这是脑梗死的超早期CT表现,此时CT上脑组织没有密度的变化,对于脑血管局部溶栓治疗是最佳时机。脑皮质、髓质分界不清,同侧脑室、脑池及脑沟受压变窄也是脑梗死的早期CT表现,应注意与对侧对比观察。CT可显示基底节区、丘脑区及脑干区0.5~1.5cm范围的腔隙性脑梗死灶。出血性脑梗死,CT上在原低密度的脑梗死区域见到高密度区,容易诊断。脑梗死后侧支循环形成或分水岭区脑梗死的低密度区可不均匀或呈带状,表现不典型,需注意鉴别。
脑梗死1周后,CT增强可见典型的脑回状强化及斑片状强化,少数类似团块状强化,有时可误诊为肿瘤(肿瘤样脑梗死)。梗死后2~3周,约90%以上的脑梗死灶可出现强化,且强化最明显,可持续1个月或更久。CT增强还能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改变,出现空三角征等。
CT动态观察可显示脑梗死水肿的程度及消退情况。1~2个月CT示低密度区的囊腔及邻近脑组织的萎缩改变(如同侧大脑脚的变细萎缩等)。
CT可观察老年人脑动脉硬化性改变,检出双侧脑深部多发性腔隙性梗塞灶或软化灶、双侧放射冠和半卵圆中心区低密度影及脑萎缩改变。
3.动脉瘤 CT可显示较大的动脉瘤,平扫仅能发现30%的动脉瘤,呈圆形稍高密度影,可显示高密度钙化影。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诊断率,动脉瘤可呈显一致性明显增强,有血栓时,不均匀性增强。动脉瘤的CT像可分为3型:Ⅰ型无血栓性动脉瘤,平扫呈圆形高密度影,增强呈均一明显强化;Ⅱ型为部分血栓性动脉瘤,平扫病灶中心或偏心性高密度影,增强该高密度区和动脉瘤壁强化,二者之间的血栓无强化,该特点又称“靶征”;Ⅲ型为完全血栓性动脉瘤,平扫呈等密度,可见弧形或斑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瘤壁出现环形强化。CT对动脉瘤破裂出血显示很好,可见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出现高密度影及脑积水、脑梗死等继发性改变,由于出血的掩盖,动脉瘤瘤体多数不能显示,CT增强扫描及CTA技术有助于诊断动脉瘤。
4.脑血管畸形 以脑动-静脉畸形多见。CT可显示较大的血管畸形,呈边缘不清晰等或略高密度灶,无或有点、线状钙化,CT平扫约1/4不能显示。增强扫描可显示强化的纡曲血管影及其1条或数条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周围可有脑软化灶和脑萎缩改变。如无合并脑出血一般无占位效应。可同时观察血肿形成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积血情况及占位改变。血管畸形所致脑内血肿,形态多不规则,畸形血管可位于血肿的周围、中央或一侧,增强扫描出现畸形血管的强化,而血肿不增强。海绵状血管瘤,CT可见明显强化,位于颅底脑外较大者可有占位性表现,常误诊为脑膜瘤,还要与动脉瘤等鉴别。较小的隐匿性血管畸形,CT可无异常发现。CTA技术可与类似脑血管造影一样,立体观察血管畸形改变,通过原始扫描图像还可同时观察脑组织的改变。
5.烟雾瘤 CT平扫可见脑内低密度区,脑室扩大、脑萎缩、脑出血等,CT增强扫描显示脑基底部弯曲如线一样的扭曲强化血管影。通过CTA可以更好地诊断本病,可见脑底部多发纤细、不规则的异常血管,并可显示模糊、狭窄或闭塞的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病人,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虽然CT诊断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敏感性不高,但对显示蛛网膜下隙出血及各种合并症敏感而准确。根据出血集中的部位提示动脉瘤敏感性较高,如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积聚于视交叉池、胼周池、侧裂池,以前纵裂池内最多见,CT诊断准确率可达92%~100%。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积聚于前纵裂池附近。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积聚以一侧外侧裂池为主,CT诊断准确率为66%~83%。颈内动脉瘤破裂后血液积聚以大脑外侧裂最多见。椎-基底动脉瘤破裂后血液主要积聚于脚间池与环池附近。脑血管畸形破裂后显示脑叶不规则血肿及脑池及脑沟、裂内高密度影。根据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内血肿的情况提示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诊断。目前,确诊动脉瘤和血管畸形大多仍需行脑血管造影。
CT与脑血管造影综合检查可全面了解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病理变化,以利于综合治疗判断。
螺旋CT可行CT血管造影(CTA),即通过静脉快速注射含碘对比剂80~100ml(3.0~5.0ml/s),注射开始10~12s后对感兴趣区行薄层轴位螺旋CT扫描,扫描完成后将螺旋容积数据传输到CT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经三维重建可以显示脑血管立体形态。CTA可显示较大的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文献报道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为76%~98%,特异度为85%~100%。以往认为CTA对<3mm的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明显降低,但随着CT成像技术的发展,CTA对<3mm的颅内动脉瘤的敏感度有显著提高。有研究对<3mm的颅内动脉瘤,CTA的敏感度为71%。3~5mm的敏感度为94%,>5mm的为100%。CTA是一种无创技术,它不需要穿刺和血管插管,对显示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有广阔前景,同时轴位CT图像还可观察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所致脑出血等并发症的改变,是普通血管造影无法比拟的,因此,CT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
(二)颅脑外伤
急性外伤的CT检查安全、无痛苦、迅速、准确,对急性和超急性期出血敏感、能清楚显示颅骨结构、允许急救设备进入机房便于抢救,只行CT平扫即可明确诊断,价格适宜,是公认的颅脑外伤检查的首选检查方法。
1.脑挫裂伤 常发生于外伤着力点对冲部位。CT显示为脑实质低密度区内间杂斑片状高密度区,病变广泛者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较小者可无占位效应。部分伤后立即检查可无异常发现,复查见到片状低密度区。CT动态观察脑挫裂伤对于及时有效治疗有重要意义,部分可见病变范围扩大,其内形成较大血肿(迟发性血肿),远期复查较大者形成软化灶,较小者可不留痕迹。
2.脑内血肿 CT检查简单明了,表现为不规则的片状高密度区,与脑挫裂伤一样,常位于外伤着力点附近或其对冲部位,常伴有脑挫裂伤和(或)急性硬膜下血肿。少数为迟发性血肿,多见于伤后48~72h。因此,伤后CT无明显异常或有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有进行性意识障碍者,应CT动态复查,以发现迟发性血肿。部分颅底、颅顶的血肿,可能漏诊,由于CT的部分容积效应,横断扫描可能难以区分位于脑内、外,CT冠状扫描可以解决问题。
3.急性硬膜下血肿 指伤后3d发生的血肿。CT表现为颅内板下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区,范围常较大,可跨越颅缝,常伴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脑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冠状位扫描有利于前、中颅凹及颅顶区的硬膜下血肿,多层螺旋CT冠、矢状重建对血肿显示更加完善。
4.急性硬膜外血肿 位于颅内板和硬脑膜之间。CT表现为颅内板下局限性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区,常位于着力点下方,较局限。常合并颅骨骨折、颅内积气和头皮血肿等,与硬膜下血肿相比,硬膜外血肿的占位效应常较小。
5.硬膜下积液 CT常常表现为颅内板下新月形脑脊液样低密度区,典型者位于双额部颅内板下,并向前纵裂内延伸。相邻脑皮质受压,脑室变小。硬膜下积液由于出血可成为硬膜下血肿,CT随访观察,低密度逐步升高,变为等密度、混杂密度,甚至高密度。
6.亚急性及慢性硬膜下血肿 CT表现其密度变低,边缘模糊,或呈低密度区。应注意识别等密度硬膜下血肿,CT仅见灰白质界面内移,脑沟消失,脑室变形,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血肿可表现密度不均匀或者上部呈低密度,向下密度逐步增高(血肿沉降征),甚至见一高低分界线。CT增强扫描可以发现血肿内缘线状强化,皮质增强(皮质静脉增强征)更好地显示血肿边缘,帮助确定诊断,但由于MRI对亚急性及慢性血肿非常敏感,目前强化较少应用。应当注意双侧高密度硬膜下血肿并存的情况,不细致观察,极易忽略较小的一侧血肿。
CT对于显示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外伤性脑梗死、蛛网膜下隙出血、骨折、气颅症、金属异物及颈动脉-海绵窦瘘等可靠、全面。对于颅内血肿既可以准确定位,又可以测量大小。动态观察有利于显示多发与复合血肿及迟发性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改变等,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后的随访观察、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
CT的应用,使重型颅脑外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手术总量比应用CT前减少了1/2以上。CT对新鲜出血的显示率可达100%。CT可以显示脑疝改变,能及时地提示临床采取治疗措施。CT可以发现X线平片难以看到的颅底骨折等,CT应用后头颅平片已多不采用。
(三)脑肿瘤
CT是颅内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颅内肿瘤的CT检查多在平扫的基础上再行增强扫描。
CT可以检出直径>1cm,甚至数毫米大小的肿瘤,所以,CT对颅内肿瘤的检出率达95%以上,综合CT增强扫描,85%~90%的颅内肿瘤可作出定性诊断。CT对判断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形态、密度、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邻近颅骨改变等均有重要价值。部分病例表现具有特殊性。
1.星形细胞瘤 为最常见的脑实质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大脑,儿童多见于小脑,以恶性程度高低,组织学分为由低到高的4级,即Ⅰ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型星形细胞瘤;Ⅱ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CT可见病灶位于脑白质区,Ⅰ级肿瘤常呈低密度区,边界清楚,占位效应较轻,无或轻度强化。Ⅱ~Ⅳ级肿瘤多呈高低或混杂密度的肿块,可见斑点状钙化和瘤内出血,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明显,呈不均匀强化或不规则环形伴壁结节强化或花环状强化。对比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80%以上可以作出定性诊断,可以与脑梗死、脑脓肿、转移瘤等疾病鉴别。
2.脑膜瘤 一般单发,偶为多发。成人多见,儿童罕见。多数来源于蛛网膜粒,少数起于硬膜的纤维母细胞或附于脑神经、脉络丛的蛛网膜组织,如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鞍区(鞍结节、鞍膈等)、嗅沟、前颅凹底、桥小脑角、斜坡、小脑幕、侧脑室三角区,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少见于松果体区、视神经鞘等。典型CT表现:与脑膜广基相连的圆形或卵圆形等或高密度肿块,有或无沙粒状钙化,邻近颅内板可见骨质增生或破坏,肿块呈均一、明显强化,是脑膜瘤的CT特征;小脑幕缘脑膜瘤幕上下延伸,呈现典型的“逗点征”。不典型表现:如肿瘤侵犯静脉及静脉窦,可见周围低密度脑水肿改变;瘤内出血、坏死、囊变可见低密度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恶性改变等。CT诊断脑膜瘤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
3.垂体瘤 伴有蝶鞍扩大或鞍底变薄的等或略高密度鞍区软组织肿块,有中度均匀或环状强化是垂体瘤的特点。垂体瘤可以很大,向各个方向生长,CT增强扫描可以清楚观察垂体瘤累及的范围,如累及双侧的海绵窦、突破鞍底进入蝶窦、向上压迫视交叉及下丘脑等。CT扫描位置不正,鞍区伪影较多时,可能漏诊较小的垂体瘤。CT动态增强冠状扫描可以诊断仅数毫米大小的垂体微腺瘤,表现为增强动脉期强化垂体内的小低密度区,垂体高度增高(>8mm)、垂体上缘局限性膨隆、垂体柄偏移、鞍底骨质变薄等。
4.颅咽管瘤 良性肿瘤,儿童多见,成人也可发病。CT检查最佳,可明确病变是囊性、实质性或囊实性。CT表现的一个特征是见到肿块囊壁壳状钙化或实质斑片状钙化,儿童高达90%,成人约30%。不伴蝶鞍扩大。无钙化的囊壁环状强化是颅咽管瘤的另一特征;实性者多均匀强化,少数无强化。
5.髓母细胞瘤 男性儿童多见,属恶性肿瘤,好发于小脑蚓部。CT表现多较典型,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肿瘤,周围可见水肿,轻度或中度强化,可见低密度囊变区,钙化较少。肿瘤沿脑脊液播散至脑室或蛛网膜下腔,表现为与原发灶密度接近、增强表现一致的改变。
6.胆脂瘤 CT发现沿脑池、脑室生长的低密度无强化肿块为胆脂瘤的典型表现,边缘偶见钙化,常见于桥小脑角区、中颅凹、侧脑室内等,少数呈稍低密度或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胆脂瘤可自发性破溃,其内容物进入脑池或脑室内,在脑室内形成“脂类-脑脊液”液平的特征性CT表现。CT脑池造影可见对比剂沿肿瘤周边的裂隙向内延伸,MRI应用后多不再行此检查。
7.颅内转移瘤 多位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倾向分布于脑皮质及皮质下区,约2/3多发、1/3单发,CT可见多种形态、密度,如结节团块状、环状、类囊肿状等,呈结节状或环状强化,周围水肿明显,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应注意单发转移瘤的诊断,肿瘤可能较小,但水肿较广泛,与原发性肿瘤相比,其占位效应相对较轻为其特点。对脑底部、脑凸面、脑膜或脑干、小脑的较小的转移瘤,CT难以满意显示或可能出现漏诊,MRI检查较优。
8.其他肿瘤 CT发现幕下有明显强化壁结节(壁结节倾向靠近小脑表面)的囊性肿块是血管网状细胞的特点;厚薄不一、环状强化肿块内的壁结节(幕下星形细胞瘤壁结节倾向靠近小脑深部一侧)改变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或转移瘤;伴有内听道扩大的桥小脑角肿块与岩锥锐角相贴,伴同侧桥小脑角池增宽,是听神经瘤的特征性表现;伴有颞骨岩部尖的破坏、骑跨中颅后窝的哑铃状等或混杂密度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或环状强化,是三叉神经瘤的CT特征;鞍底部以斜坡为中心的广泛性骨质破坏,见多发散在斑点状钙化(发生率30%~90%),并有软组织肿块样不均匀强化,是脊索瘤的典型CT表现。松果体区的一类肿瘤如生殖细胞瘤、畸胎瘤、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根据密度及强化程度、方式、钙化的有无、生理钙化的移位等,再结合临床症状,多数可以诊断和鉴别。少数表现特殊或极为罕见的肿瘤,CT扫描难以定性,需要MRI等方法协助定性。CT对肿瘤手术效果的判断及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内血管生成及血流状态的改变,帮助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同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的鉴别。
(四)颅内感染和炎性病变
CT对颅内化脓性、结核性、病毒性感染及脑寄生虫病都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CT平扫有利于对病灶坏死、出血特别是钙化的检出;CT增强扫描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发现病变的特征,进一步定性。
脑膜炎CT表现为脑底池模糊不清,增强扫描可见符合脑池形状的强化。
1.化脓性脑膜炎 常合并脑积水、硬膜下积液或积脓改变,CT是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2.结核性脑膜炎 可合并脑内结核瘤、脑梗死及脑底的钙化灶等改变,增强扫描可见结核瘤的小环状强化及脑池的强化改变。
3.脑炎 病毒性脑炎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乙型脑炎、腮腺病毒性脑炎较常见。CT平扫常见于颞叶(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基底节-丘脑区(乙型脑炎和腮腺病毒性脑炎)或额叶的低密度区,边缘清楚或不清楚,单侧或双侧、多不对称,多数不强化或边缘线状强化或脑回状强化。占位效应不明显。应与一氧化碳中毒、肝豆状核变性、亚急性坏死性脑病等所致的双侧基底节区病变对称性病变鉴别。
4.脑脓肿 CT可对脑脓肿进行早期诊断和准确定位,脑脓肿脓壁形成后CT上可见薄壁、均匀、明显环状强化。CT可诊断多发性脑脓肿及多房性脑脓肿。CT还可同时观察有无中耳炎、骨髓炎等。在CT引导下行脓肿穿刺抽吸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5.脑囊虫病 CT可鉴别是脑实质型、脑室型、脑膜型及混合型。由于CT显示钙化敏感,同时结合CT增强扫描,对脑囊虫病活动期及非活动期的诊断价值很高,有助于临床的治疗及随访,优于MRI。但早期病变平扫及增强扫描仅表现为片状低密度影,易和脑炎、Ⅰ级星形细胞瘤、缺血灶等混淆,MRI有助于诊断。
CT还可对小的肿瘤、炎性肉芽肿等行术前精确的定向、定位,便于手术的切除。
(五)先天性颅脑畸形
CT对各种先天性畸形和小儿脑部疾病多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完善了结构的显示率,提高了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1.脑膜膨出和脑膜脑膨出 颅内部分脑膜、脑脊液、脑和脑室单独或合并经颅骨缺损疝出颅外,枕部最常见,约占70%,顶、额和颅底部各占10%左右。CT可见骨缺损,冠状重建、三维重建可清楚显示颅底脑膨出骨缺损的部位、范围;而且可分辨膨出物的性质,脑膜膨出可见脑脊液密度的囊性肿物自骨缺损处向颅外突出;合并脑膨出则囊性肿物内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其他可见脑室受牵拉变形向病侧移位,同时可见伴发的其他颅脑畸形。
2.胼胝体发育异常 CT可显示侧脑室分离、三角区扩大、三脑室上抬及合并脂肪瘤等特征性改变。
3.Dandy-Walker畸形 CT可显示小脑半球及蚓部发育不全,四脑室、枕大池及幕上脑室的扩大,合并的其他畸形等。
4.神经-皮肤综合征 CT诊断这一类疾病效果好,结节性硬化症,CT可显示典型的脑室壁下结节状钙化灶;脑三叉神经分布区血管瘤病,CT可显示以枕叶为主的轨道状或脑回状钙化灶和局部颅骨增厚、脑萎缩等改变;神经纤维瘤病,CT可见双侧桥小脑角区听神经瘤和内听道扩大等改变。特别是CT对于钙化灶的显示优于MRI。
5.其他畸形 如各种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光滑脑、多微脑回畸形、脑裂畸形、灰质移位、积水性无脑畸形等)都有典型或特征性的CT表现,具有确诊意义。
(六)脑部变性疾病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帕金森病(Parkinson病)、一氧化碳中毒、霉变甘蔗中毒、缺氧性脑病、Huntington舞蹈病等,CT可较为敏感地发现基底节区、丘脑区、脑干区及脑髓质区的低密度改变及继发脑萎缩改变,结合临床特点,均能作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阿耳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Creutzfeldt-Jakob病、皮克病(Pick disease)、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等疾病,CT主要显示不同程度弥漫或局部脑萎缩改变。
对脑部变性疾病的显示,CT不如MRI全面、清楚。
(七)脱髓鞘疾病
对该类疾病的诊断,MRI优于CT。
1.先天性脱髓鞘疾病 CT可见累及的范围特点,但显示的信息总体远不及MR。
(1)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又称硫脂沉积症或硫脂病。按首发症状出现的年龄分为3型:婴儿晚期型、少年型和成年型,约80%病例在1~2岁发病。CT见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广泛、对称性低密度区、无强化、呈扇形、脑室扩大,至晚期有脑萎缩改变。
(2)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属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临床仅见于4~8岁的男性儿童。典型CT表现:侧脑室后部周围、枕、颞叶对称或不对称低密度区,边缘不规则,急性期见蝴蝶状分布及花边状强化。病变自后向前发展,是其另一个特点。晚期表现为脑萎缩或合并钙化灶。
(3)Balo同心圆性硬化:CT见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区多个类圆形低密度区,以半卵圆中心最显著,直径1.5~3.0cm,CT不能像MRI那样显示其年轮样改变。
2.获得性和原因不明性脱髓鞘疾病
(1)多发性硬化:为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CT可发现脑髓质多发低密度区,边界清楚或模糊,多位于侧脑室周围,急性期有斑片状或环状强化。个别单发病变体积较大,可见明显占位效应,酷似肿瘤。缓解期病变逐渐变小。静止期无强化,晚期呈脑萎缩改变。
(2)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表现为远离脑室的白质(灰质下白质内)低密度区,可呈扇形,外缘呈波浪状,内缘光滑,无占位表现。少数环状强化,晚期为萎缩改变。
(3)弥漫性硬化:又称Schilder病、弥漫性轴周性脑炎。CT显示大脑半球内广泛低密度区,以一侧为主,从枕叶逐渐向前、上方及对侧扩展。
(4)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又称Binswangger脑病,主要因为大脑半球深部脑白质长穿支动脉硬化,导致半卵圆中心及脑室旁白质局限或弥漫性脱髓鞘和坏死,多在50岁以后发病,有高血压史,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智力减退、痴呆、单瘫、失语等,CT可见双侧半卵圆中心和脑室旁白质区广泛性对称或不对称低密度区,边缘不清,无强化,合并小梗死灶、软化灶及脑萎缩。
另外,CT检查对于癫的病因诊断和对精神病患者的观察有重要意义,CT易于显示和观察颅内钙化性疾病的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和钙磷代谢情况作出诊断,如甲状旁腺功能低下,CT见双侧对称性基底节、苍白球、丘脑、小脑齿状核、脑叶(额、顶、颞叶)钙化灶,内囊常不被累及,称“内囊空白征”。特发性家族性脑血管亚铁钙沉积症(又称Fahr病),CT表现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相似,但Fahr病无血清钙磷代谢异常,可资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