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T的薄层(层厚4~5mm)横断面和冠状面扫描,可以准确逼真地显示鼻腔、鼻旁窦的形态大小及周围骨和软组织的关系。直接冠状位扫描比轴位扫描更容易观察其解剖结构,利于医生选择内镜的入路,尤其是某些平行眶下线的结构如眶顶、眶底、鼻腔顶部、筛窦和蝶窦的顶部,冠扫更准确、直观。多层螺旋CT横轴位及多平面重建对比观察更有利于对正常结构和疾病的显示。因此CT是检查鼻旁窦的理想的方法。
2.CT扫描特别是冠、矢状位可以细致地观察鼻及鼻旁窦的各种变异,如中鼻甲气化、弯曲、肥大等;中鼻甲狭窄如鼻中隔偏曲、“副中鼻甲”、第二中鼻甲等;筛大泡、钩突发育不良、增大、气化;窦腔的发育不良如不发育、分隔等;先天性后鼻孔闭锁、鼻部脑膜脑膨出、先天性鼻皮样囊肿和瘘管等可作出明确诊断。
3.CT扫描,可清楚地显示鼻腔和鼻旁窦的炎症及肿瘤的位置和范围,CT可显示病变的形状和内部的某些特点,如囊变、低密度坏死区、钙化或骨化、不均质改变及骨质改变的形式等,能较好地反映病变的大体形态,CT增强扫描有助于区别炎症、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特别是肿瘤外侵而破坏窦壁、眼眶及颅内时,CT有特殊价值,可对肿瘤进行分期,是首选检查方法。CT对小的钙化和微小的骨变化敏感,以钙化为特征的肿瘤,如软骨瘤及其他骨性或钙化性病变,CT优于MR,但对恶性肿瘤颅内、眶内的侵犯不如MRI敏感。当窦壁未破坏时,CT鉴别肿瘤与炎症也有一定难度。
4.鼻及鼻旁窦部外伤时,CT对深部的骨折线,尤其是对细微的骨折显示较清晰、对粉碎性或复杂骨折显示全面,同时,CT能观察邻近结构的损伤及血肿、积气情况,CT可清晰显示异物形态、大小,并可准确定位。CT特别适于外伤法律纠纷的伤情鉴定。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以任意方位旋转,立体、直观,对于骨折块的移位的判断准确,对于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可实施模拟手术,对于整形和美容也有很高的价值。
5.CT对于颌面骨疾病的显示清晰准确。如筛窦或额窦的骨瘤、骨纤维异常增殖症,CT表现典型,优于X线平片和MRI。
6.鼻旁窦囊肿,CT显示囊肿密度、形态、骨质受压变薄吸收的改变较平片更清晰,如无感染,CT增强扫描时不强化,根据部位、形态可以确诊。如合并感染,增强扫描可见沿窦壁的环状强化,如窦腔病变内有不规则钙化灶,可提示霉菌感染。筛窦囊肿X线平片诊断困难,可仅显示轻度密度增高,CT能显示轻度扩张的窦腔和变细的骨性间隔,筛板外移突向眼眶及骨质缺损。
7.CT对转移性颈部淋巴结分期诊断准确性高,准确率为90%~95%,可对肿瘤作出术前分期。目前认为:诊断原发头颈部不同肿瘤,其颈静脉淋巴链淋巴结的横断面最小直径≥8mm为宜,以边缘增强伴内部低密度区的淋巴结为最可靠的转移诊断标准。CT对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