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与大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最多的是普通X线和超声检查。
X线透视和摄片可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轮廓,实时地观察其搏动功能,同时可了解肺内改变,通过综合临床资料,对大多数心脏大血管疾病可作出正确诊断,可作为随访观察及术后复查的手段。但X线检查存在组织结构的重叠,不能直接显示心血管壁及腔内结构,对疾病的程度只是大致地推测和估计。
超声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查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超声心动图既可实时地显示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的形态和运动,又可对心脏功能和血流动态进行分析测定,是各种心脏大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冠心病等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肥胖、肺气肿和胸廓畸形患者检查效果欠佳。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心脏大血管病变,效果优于常规经胸壁超声检查。右心声学造影超声心动图方法简便、安全可靠,对确定血液右向左分流的效果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斑块的识别有重要意义,可确定斑块的性质,对于临床治疗可提供有价值的依据。经食管超声及血管内超声均为有创性检查,应慎重选择。超声引导下可行心包穿刺及置管引流、心包活检及心包开窗术、心内膜心肌活检术、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分离术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但超声不适于对肺内血管疾病的检查,如对肺栓塞的检查,只可观察肺动脉主干和左右主肺动脉的改变,肺内分支无法观察。心脏大血管疾病定期随访及评价预后可首选超声检查。
普通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联合应用,可较全面、准确地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
心血管造影检查是有创检查,多普勒超声应用以来其应用明显减少,但它仍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及胸、腹部其他脏器血管病变解剖细节的最可靠的方法,更是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心血管造影也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必要准备和途径。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成为冠心病筛选检查的重要手段,可显示冠状动脉有无狭窄、明确斑块的性质、显示冠状动脉的起源异常及有无心肌桥形成、观察冠状动脉支架及旁路搭桥术后桥血管的通畅性等,是目前冠状动脉疾病检查和随访的最佳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在临床上获得广泛肯定和应用。
多层螺旋CT大血管成像有重要价值,血管的三维重建立体直观,图像比MRA及超声检查空间分辨率高,范围广阔,可用于大血管的狭窄、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动脉畸形的检查和诊断,有重要意义。对肺动脉栓塞、肺血管畸形、支气管动脉病变、腹部动静脉疾病、四肢血管病变、颈部血管及颅内血管病变的诊断等都有重要价值,可代替有创的DSA检查。多层螺旋CT的效果超过了电子束CT,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MRI无须应用造影剂即可显示心脏大血管的管壁、管腔及周围解剖结构,同时MRI可以多方位直接成像,有利于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检查,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大血管畸形、动脉瘤及夹层动脉瘤、心肌病、心包囊肿、心旁肿瘤、心脏良性或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及在显示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范围、判断心肌活性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与CTA互补。MRI也可用于随访心脏、肺移植术后、肝肾移植术后血管的通畅情况。但由于费用较高,对钙化不敏感,血流信号变化较多,有时难以确定其意义;空间分辨率较CT低,末梢血管欠清晰;带心脏起搏器者、铁磁性置入物者不能检查等原因而限制了其应用。随着MRI技术的进步,MRI在心脏大血管疾病的检查中应用会越来越多,价值会越来越大。
ECT心血管显像及心肌灌注显像临床应用于心肌缺血及其程度的判断、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评价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效果、评价心肌活度等。对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病情预后估计很有帮助。
(孙新海 陈月芹 李传良 李 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