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的超声检查因受肠管内气体的影响,除特殊病例外,从体表探测常不能得到满意的声像图,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特别是黏膜病变,不如X线钡剂造影和内镜检查。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超声主要用于对胃的观察及对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肠套叠、胃肠道穿孔等急腹症的诊断。特别是胃肠内镜超声有较大价值。超声对胃肠道肿瘤检查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查出肿瘤本身,而是为了了解肿瘤的内部结构、向外侵犯的范围与程度以及同周围脏器组织间的关系等。
应用胃声学对比剂是胃肠超声检查的前提。
超声检查的适应证及作用如下。
1.胃的外压性病变,超声可以明确来源。
2.胃黏膜下肿瘤与胃外肿瘤的鉴别,X线造影常鉴别困难,超声检查很容易。
3.胃黏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超声检查能了解其内部结构,有助于定性,并能了解向胃外的扩展情况,有助于手术的选择。
4.有助于对胃癌浸润深度及范围的判断,早期胃癌经腹壁检查困难,超声内镜检查有重要价值,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可进行细针抽吸活检和介入治疗。
5.用于胃恶性肿瘤化疗效果的判断。
6.对胃黏膜肥厚提供鉴别诊断依据。
7.超声检查能对先天肥厚性幽门狭窄作出准确的诊断,对于不便于行X线检查的新生儿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8.超声检查对幽门梗阻患者容易诊断,同时可了解梗阻后胃腔的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变化,有时能发现梗阻的原因。
9.对结肠癌、直肠癌,超声检查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范围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并能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结肠肿瘤的准确率为84.6%。对决定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于终末期病人可进行床旁检查。
10.对急性阑尾炎及并发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并有利于与其他疾患的鉴别,可以了解有无阑尾肿大及其程度、有无粪石及周围脓肿形成、有无腹膜炎等,对于治疗方法的确定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11.超声检查对于肠梗阻可作出比X线检查更早的诊断,还可动态观察肠管的扩张和功能状态,判断梗阻类型和有无肠管血供障碍及肠管坏死,有无腹水。尤其对小肠梗阻,超声易于诊断,可以判断有无坏死。有助于显示梗阻的原因如肿瘤、异物、蛔虫团、肠套叠等。对于肠套叠,超声检查无需特殊准备,方法简便,图像易于识别,可做到早期诊断,准确率可达100%。据报道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急性肠套叠复位成功率为94.5%。
12.利用变换体位的方法,超声可以观察腹腔内的游离气体和液体,特别是X线难以发现的局限于肝上前间隙的气体,帮助提示胃肠道穿孔。由于超声对发现游离气体和液体敏感可靠,对诊断胃肠道穿孔有独特的优点,因而成为急诊检查的常规项目。
超声检查对于观察疾病的细微改变不如X线、C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