钡剂造影是食管及胃肠道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也是理想的初选检查方法。利用钡剂充盈或气钡双重对比观察内腔形态及黏膜情况,以显示病变,同时观察功能性改变,可以对病变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及部分分期诊断。该方法简便,无痛苦,经济,易为患者接受,是胃肠道疾病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早期发现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钡剂造影对食管动力性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是贲门失弛缓症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也是各种吞咽困难患者的主要筛选手段。钡剂造影是弥漫型食管狭窄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经钡剂造影或内镜检查发现食管或胃肠道病变,欲了解病变的具体范围,如累及壁的范围,以及了解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特别是恶性肿瘤对周围结构的侵犯情况,钡剂造影检查,仅能部分间接提示,CT、MRI、超声检查是进一步的检查手段。
小肠病变,内镜难以观察,小肠灌肠钡剂造影是有效的检查方法。口服2.5%甘露醇行小肠CT、MRI检查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CT、MRI、超声检查可了解食管及胃肠道肿瘤的内部结构、食管及胃壁受浸润的范围及远处器官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以CT效果最佳。消化道肿瘤的术前分期及术前估价,可选择CT,目前CT检查已成为消化道疾病术前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如食管癌,CT检查可了解癌与纵隔的关系,有无肺内转移及其他器官的转移,同时可观察骨结构有无侵犯。对于不能耐受或拒绝内镜的患者,可行消化道仿真内镜(CTE),尤其对于结肠肿块和胃内隆起性病变的检查,其主要优点是非创伤性,不用插入任何器械,可以观察肠腔狭窄部近侧的情况,特别是有利于多发性病变的检查,对于不能耐受结肠镜检查或钡灌肠检查的患者,CT仿真内镜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CT仿真内镜的缺点是不能做活检和治疗。CT检查有助于临床医师术前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CT及超声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的随访手段,但超声检查由于受肠道气体干扰等因素的影响,且对骨骼检查受限,较CT应用少。
经口服1%~2%泛影葡胺500~1 000ml或清水800~1 000ml行胃十二指肠CT检查或超声检查或MRI检查,对胃十二指肠腔内病变也有一定价值,但对早期病变意义不大,仍需气钡双对比造影或内镜检查。
现今MRI对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应用仍较少,但已有了很大的改观。MRI有些特点如多方位成像、血管流空等可以帮助诊断,因此MRI可作为其他影像方法的一种补充。如冠状位、轴位MRI图像用于观察胃、小肠、结肠病变较好,矢状位图像用于直肠病变的检查较好,对直肠癌进行术前的分期诊断及术后复发的评价,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MRI不用造影增强即可区分血管与淋巴结,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较其他检查更准确。
血管造影现主要用于消化道血管性病变、富血管性肿瘤、消化道出血的检查和介入治疗。CTA、MRA作为诊断方法,部分可以取代有创的DSA血管造影检查。
ECT消化道核素显像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的通过、排空及有无反流等功能改变,也可用于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孙新海 时克伟 宗秋升 朱怀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