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片 X线平片检查价值有限。右上腹平片可显示含钙结石,胆囊壁的钙化,钙胆汁和胆道积气等。有时可见到胆囊的轮廓。腹部平片也作为各种造影前的准备工作,以便对比。
2.造影检查
(1)口服法胆囊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胆囊的形态和功能,常用对比剂为碘番酸。口服12~14h后摄片。主要用于胆囊炎、胆道阴性结石及胆管病变的诊断。肝胆、肠道等多种原因可使胆系不显影,影响造影的检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胃幽门梗阻及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为禁忌证。
(2)静脉法胆系造影:是经静脉注射胆影葡胺,使胆囊和胆管显影的方法,包括静脉注射法和静脉滴注法。部分口服法胆囊造影不显影者可显影。主要用于胆系结石、寄生虫、感染和肿瘤的诊断;胆系功能性疾患、先天性异常及胆系炎症性狭窄;胆系疾患手术后,可用于了解有无残留结石、胆囊管是否扩张及术后胆系狭窄等;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疾病如先天性异常、炎症、肿瘤,同时有胃肠疾患,可选用静脉胆系造影。还可用于胆系以外如胰腺疾病等的诊断和鉴别。严重心肝肾损害、梗阻性黄疸(胆红素超过68.4μmol/L)、对比剂过敏等为造影禁忌证。
(3)术后经引流管(T形管)造影:手术后经T形管逆行胆管造影,对观察胆管内残留结石、胆道蛔虫复发、胆管狭窄、了解肝、胰及壶腹括约肌情况、经T形管溶石药物灌注、经T形管瘘道用网篮套取残留结石及行胆道镜检查或胆管病变活检,以及了解胆管与十二指肠的通畅情况有较大的帮助。操作时应注意造影压力不应过高(高于2.94kPa易并发感染等)。造影在透视监视下进行并摄片观察细节。
(4)经十二指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X线监视下将十二指肠纤维内镜送达十二指肠壶腹部,经乳头插入导管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或胰管的方法,对于诊断胆管疾病如结石、肿瘤、胆管狭窄(术后或炎症);肝胰壶腹括约肌狭窄症、壶腹癌、胰腺癌等有很大价值,特别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该方法主要从梗阻的远端观察梗阻的形态及范围。其禁忌证为急性胰腺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系感染,胃、结肠内镜禁忌证等。该方法操作复杂,操作不当易致感染等并发症。
(5)经皮穿刺胆管造影(PTC):主要用于鉴别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并确定阻塞部位或作为胆系介入性治疗(胆系内、外引流等)的术前常规检查。严重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对比剂过敏及年龄过大、全身情况差者为禁忌证。一般在超声或CT确定有胆管阻塞后进行。并可行置管引流,以降低胆管内压、减轻黄疸。对壶腹癌、胆管癌及胰腺癌有很高的价值。该方法主要显示梗阻近侧胆管内的情况,由于是有创检查,应掌握严格的适应证。
由于超声、CT、MRI等技术的应用,前两种方法应用已明显减少或几乎不再应用,后几种方法均为创伤性检查,应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