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常规X线检查对胆系疾病诊断价值很高,但随着新的检查方法的大量应用,X线胆系检查已很少应用。
临床怀疑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胆囊良性增生性病变及胆囊癌或寻找梗阻性黄疸的原因等情况时应首选超声检查。对于X线不能显示的阴性结石、小息肉等,特别是对X线胆囊造影不显影者,超声可作出正确的诊断。对于胆囊炎的检查,不受病人身体条件的限制。同时超声是首选的复查方法。
胆囊癌鉴别困难时,可行CT薄层扫描进一步观察定性。息肉、腺瘤等较小的病变CT检查效果可能不佳,超声、CT配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胆结石CT检查的发现率高于X线。尤其是对超声检查欠理想的胆总管胰腺段和壶腹段的结石和肿瘤的效果较好,CT也可作为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方法。口服碘番酸或静脉注射胆影葡胺后延迟CT扫描,有助于胆系阴性结石、胆囊息肉及肿瘤的鉴别。但由于MRI技术特别是胆道系统水成像(MRCP)逐步成熟,上述检查现已较少应用。
MRI对于胆道病变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MRCP显示胆道系统较好,无需使用对比剂,有助于明确胆道梗阻的原因,尤其是其他检查方法效果不佳时,MRCP可无损伤显示胆道系统,对诊断胆系梗阻性病变有重要价值,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胆系的X线平片检查价值有限。
基层医院口服碘番酸造影或静脉胆系造影可用于胆囊炎、胆结石及肿瘤的诊断,但准确率较低,一般也很少应用,因为此后仍需行超声或CT进一步检查。
胆道系统,血管造影价值不大,很少应用。
有些胆总管末端的阴性结石、肿瘤等即使在超声、CT检查后,仍鉴别困难时,可选用ERCP检查。ERCP使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疾病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细微性病变,MRCP仍然不能代替。
超声或CT检查确定胆管梗阻后,肝内胆管明显扩张或ERCP检查失败的病例可行PTC并置管引流,降低胆管内压,减轻黄疸。经术后引流管造影,可以观察术后情况。这些传统方法仍可选用。
ECT肝胆显像也可用于鉴别肝内外黄疸,观察胆道术后的效果,诊断急慢性胆囊炎和先天性胆道畸形等。
(高 航 梁 靖 张明杰 孙新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