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诊应激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急诊应激患者及家属心理护理

时间:2023-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较少的医护人员在面对众多急诊病人时,实施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也是有选择的,如在患一般感染的急诊病人与突发心肌梗死的急诊病人当中,积极设法稳定后者情绪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应作为首选。因此,这里的急诊病人心理护理,主要侧重于危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可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面对急诊病人千差万别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运用已掌握的心理护理原则在实施中举一反三。

急诊病人,又有一般急诊病人和危重急诊病人之分,一般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可参照常规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去实施,而危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则有些特别,也占急诊病人心理护理中最大比重,这与急诊救治工作必须区别病人轻重缓急的原则相一致。因较少的医护人员在面对众多急诊病人时,实施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也是有选择的,如在患一般感染的急诊病人与突发心肌梗死的急诊病人当中,积极设法稳定后者情绪的心理状态,毫无疑问应作为首选。因此,这里的急诊病人心理护理,主要侧重于危重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可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优化急诊医护人员的角色心理素质

这是做好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首要前提,除了具有医护人员的基本职业素质以外,根据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特殊要求,急诊医护人员还应具备以下一些特殊的角色心理素质。

1.强烈的角色意识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虽早已在急诊医护人员中形成了共识,但能否真正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则首先取决于医护人员的角色意识。因为紧急救治的客观情境,不允许医护人员与病人有充分的言语交流,大量的心理护理措施需经非言语交流的方式去开展,而且需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救治病人的每一个具体环节。这就要求急诊医护人员建立强烈的角色意识并以此随时提醒自己,特别注重从仪表、举止、语调、神态等非言语因素方面给病人以积极的心理效应,还要尽可能把握每一个恰当的时机,及时地为病人解除困惑、消除紧张等。

2.良好的“第一印象” 急诊情境中,病人不可能对他们短暂接触的医护人员作较深入的了解,只能通过医护人员的仪表、举止等来获得“第一印象”,而且病人对特殊情境的“第一印象”往往又是刻骨铭心的,事后一般较难再加以改变或修正。病人能否建立对医护人员的充分信赖,能否由此产生安全感,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医护人员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主要体现在医护人员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真诚,举止沉稳、干练,言语中肯、妥帖等。

3.宽容大度的胸怀 危重急诊病人,大多具有情绪反应强烈、认知活动受限、意志减弱等征象,易发生丧失理智的冲动行为。这些心理活动特点,无疑是对医护人员职业心理素质的一种考验,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以高度的同情与宽容去体恤和谅解病人,不仅不计较病人的一时冲动,还要能忍辱负重地抚慰和开导病人,帮助他们恢复平静并保持有利于康复的心理状态。

4.持续稳定的情绪 医护人员只有处惊不乱、冷静、自制、始终如一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有效地安定一些危重病人的极度恐慌,松弛一些病人的过度紧张。病人总爱把观察医护人员的情绪变化作为猜测自己病情的一种重要媒介,心境极易受医护人员情绪表现的影响。如同为紧急救治场合,医护人员的镇定自若可使病人倍感生命可依,医护人员的惊慌失措则可令病人陡增心理危机。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医护人员都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无益的情绪冲动。具体应做到:不与病人及其亲属同悲共泣;不因为病人的病情凶险或骤变而惊慌失措,不因为病人情绪忽高忽低、反复无常而放弃心理护理的实施。

5.匹配的专业能力 急诊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与特别角色相匹配的一些基本能力,才足以使自己在救治急诊病人中的言行举止得当,才能从根本上帮助急诊病人获得稳定的心态。这里所说的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的心理特征,包括: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注意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周密的思考能力、果断的处置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等。

(二)掌握急诊病人的心理动态分析

危重急诊病人的某些心理活动过于剧烈,若不能及时将其缓解,有时也会给病人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如极度恐惧的心理反应对心肌梗死的病人就十分不利,是加重其病情的危险因素。然而行之有效的心理护理,又必须建立在对病人心态有正确分析的基础之上。急诊病人心理动态的分析,需要通过细致观察、简洁询问、重点调查等方法收集信息,对反映病人心理动态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简要了解病人的一般状况 急诊病人自身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都是影响他们心理活动的直接原因,如青年人和老年人对突发急危重症的心态就截然不同。对病人一般状况的了解,只需片刻就可完成。

2.重点调查病人的相关背景 急诊病人的社会及家庭、个人经济状况、有无医疗劳保、病人与亲属的关系、病人亲属对病人此次就医的态度等,均是影响其心理活动的重要原因。如一个没有医疗劳保的急诊病人,在就医之时可能会为不堪经济重负而忧心忡忡。对急诊病人的相关背景调查,无需普遍展开,主要用于分析那些有明显心理反应但原因尚不明确的个体。

3.大体环顾病人的健康资料 急诊病人在既往健康、疾病经历、起病原因、病情严重程度、所患疾病预后等方面的差异,也可导致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如同为急诊就医的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病人,复发者可以因为曾经有此类经历而比较镇定,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置;初发者则可能会因突如其来的大出血而陷入极度恐慌,强烈的情绪反应使得他难以自控,以致妨碍医护人员的急救实施。同样,大体环顾急诊病人的健康资料,主要适用于少数心理活动复杂的重点病人。

4.密切观察病人的情绪变化 急诊病人的面容、神态、语调、姿势等,都是反映其心理动态变化的具体形式,医护人员可以从中获得病人心理活动的初步印象。但由于个体差异,有些病人外在的情绪表现并不与其内在的情绪反应成正比。如同样具有绝望心理活动的病人,有的格外激动,哭闹无常;有的异常冷静,暗自神伤;但他们都是医护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因此,用观察情绪去判断病人的心理活动时,既要注意到一些夸张的情绪表现,更要留心另一些可能被掩饰的情绪反应。

5.综合分析病人的心理症结 急诊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若要准确掌握个体化的急诊病人的心理状态,必须根据所收集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认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症结,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此外,在分析病人心理症结的过程中,既要避免以偏概全、主观臆断的倾向,又要防止面面俱到、不分主次的做法。

(三)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实施原则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具体实施,需因人而异,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面对急诊病人千差万别的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急诊工作的特点,运用已掌握的心理护理原则在实施中举一反三。因为急诊情境中,医护人员相对于病人总是显得太少,时常会出现一个医护人员同时面对多个心理失衡的病人的状况,故掌握以下实施心理护理的基本原则,方可确保危重急诊病人获得有效的心理护理。

1.区别轻重缓急 遵循这个原则,并不只是考虑病人的病情轻重,而是要优先处理那些最紧急、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的心理问题。比如神志清醒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和神志不清的急性脑血管意外的病人,前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即可能直接影响病人转危为安,属于实施心理护理的重点对象,后者则因丧失心理活动能力而暂不需要心理护理。再如有的服毒轻生者虽经紧急救治挽回了生命,但心理危机若不能及时解除,病人则可能重蹈覆辙而使医护人员所作努力前功尽弃,故此类病人也是心理护理实施的重点。

2.注重见缝插针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目的,与其他的急救医疗护理措施相一致,在于成功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及保护病人的身心健康。故心理护理的实施需贯穿急诊救治过程的始终,医护人员既不能只埋头于急救处置而放弃心理护理,更不能因实施心理护理而妨碍急救处置。因此,急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应特别注重见缝插针,强调与其他急救措施同步进行。如医护人员可边观察病情边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边进行急救处置边给予语言安慰等,以达到减轻病人心理重负、促使病人积极配合各类急救处置的效果。

3.针对个体特点 急诊病人心理护理的有效性,还需建立在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个体化措施的基础之上。再以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为例,若他本身是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医护工作者,即可能对不良预后考虑太多而导致情绪极度紧张,对救治自己的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平时适用于其他病人的安慰、保证等对他或许于事无补,若不能尽快帮助他熟悉、了解并且信任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则难以化解他的心理症结。

4.提供心理支持 急诊情境下,病人对医护人员的心理依赖往往胜过对其他任何人,他们那不安的神情中总是充满了对医护人员的求助。因此,医护人员只有主动与病人进行“心理换位”,用“假如我是病人”去体会病人的感受,才可能不负病人的信赖,成为病人战胜死亡、战胜病痛的坚强后盾,从根本上帮助他们建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如对一些有“过度依赖”心理特征的病人,医护人员可运用暗示、鼓励等方式调动病人主宰自身健康的能动作用;又如对一些疾病知识缺乏且对病情发展心理准备不足的病人,医护人员则可就其病情变化规律、治疗经过及效果等,向病人做适当解释或预告,便可提高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较好地应对其随后发生的一些变化。

无论对常规门诊病人或危重急诊病人实施心理护理,都必须在了解病人心理活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考虑其特殊情境的影响,分析出他们特有的心理需要,才能使心理护理真正有的放失,行之有效,才能充分体现心理护理在提高人们健康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