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术前心理护理 ①做好环境准备,给病人心理安全及舒适感。②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大多数病人对于手术的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存在担心、紧张、恐惧心理,解决他们心理误区的有效方法是消除“未知”,为此,应重点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工作。③动员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解除病人顾虑。针对介入治疗费用高,部分病人家庭经济状况及医疗费用来源困难而产生思想顾虑这一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解释、协调工作,以减轻其心理压力。④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焦虑、恐惧或悲观失望的病人,我们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使病人以交谈方式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讲出来,同情关心病人,以真挚的感情与他们交往,并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问题及原因进行疏导、安慰,必要时让做过介入治疗的病人介绍体会,典型的病例对病人有很强的说服力。
2.术中心理护理 介入治疗采用局部麻醉,病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下。护理人员除做好术中严密监护外,语言的交流对病人也是极大的安慰,是解除病人情绪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和蔼亲切的问候,能使其在心理上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觉到护理人员的亲切感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可消除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心,分散注意力。同时了解和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及术中一些不良反应,采取及时的护理应急措施。对术中出现的手术并发症和药物反应,及时给予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术中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安慰病人千万不要紧张,经我们及时有效处理后能够很快好转,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
3.术后心理护理 病人术后通常会担心手术效果与结果、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要掌握个体化的原则,针对每个病人不同情况下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实施相应的护理。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病情,解除对疾病的压力,保持乐观的情绪,教育病人积极配合术后护理,对术后出现的药物反应及并发症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
总之,对介入治疗病人实施正确的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实用性,是介入治疗和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要具备心理、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注重学习沟通交流的技巧,通过实施系统化的整体护理才能满足病人要求,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是介入治疗过程中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