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痉挛(writing cramp)又称职业性麻痹,职业性神经症,也是神经肌肉系统较常见的心身疾病。书写痉挛由于职业原因长期从事手部持久精细动作所致手及腕部肌肉痉挛、而致一种以书写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病人常因此造成心理障碍而加重症状的固定或发展。本病男女均可发病,多发生于20~40岁长期从事手部持久精细运动的工作者。
(一)病因及诱因
病因不明,目前认为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职业因素 本病多发生于长期从事书写职业及手工操作者。如电工、工艺员、打字员、钢琴手、提琴手、镶牙医务人员等。
2.心理因素
(1)过劳史:起病前有书写过度疲劳史或精细动作过劳史。如一化验员患书写痉挛,病前连续10余天织毛衣,继之感觉右手腕不灵活、僵硬感,显微镜调焦不准,填写报告单数字大小不等,签名无力等。
(2)情绪因素:一般突然发病,病前有心理应激史,可表现焦虑不安、害怕、恐惧、情绪紧张、心情沉闷和心理障碍等。情绪紧张和情绪应激时,使本病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手指抖动而不协调,并有震颤,曾被视作癔症转换症状。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情绪矛盾等心理因素还可使本病复发。
(3)生物学因素:有人认为本病是基底节细胞疲劳或基底节的病变所致。
(二)临床表现
1.神经方面症状 先在手指部出现疲劳,腕部疼痛,以后慢慢出现强烈特有书写痉挛、病人在持笔或开始时写字困难,这种痉挛现象发生在手指、腕部,痉挛很少超过上臂,无肌萎缩,有时痉挛扩展至上臂,手指抖动而不协调,并有震颤,书写以外的动作完好。书写痉挛病人可以完成日常工作,不存在失用现象,此病多见于神经功能性疾病,但有时在间歇期手指或腕部检查时肌张力较高,腕关节被动旋前、旋后时有抵抗,少数病人拇指处于异常外旋位,步行上肢的协调运动减少,肌张力高,所以有人认为属于锥体外系疾病,也有人认为是交感神经反射性障碍,主动肌和拮抗肌协调动作障碍的结果,故推测有器质性原因,也有功能性原因。
2.心理方面症状 握笔或精细动作时出现心理紧张,焦虑不安、恐惧、异常、心悸、失眠、肌肉颤抖哆嗦、多汗等心理-生理反应症状。心情沉闷、情绪矛盾、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通过调整写字姿势、放松受累肌群,改变原有工作则症状消失。
3.临床类型
(1)痉挛型(肌张力亢进型):是最常见的一型,写字很快时引起肌肉痉挛状态,示指伸直,拇指及其他手指屈曲,骨间肌、前臂肌甚至肩部肌肉出现收缩伴有疼痛。
(2)麻痹型(无力型):病人写字时有疲劳感,无力感,肌肉力弱,不能随意支配,类似麻痹状态,不能使用钢笔,有时沿神经走向出现疼痛。
(3)震颤型(运动亢进型):写字时可见摇动性震颤,震颤逐渐增强,尤其是在精神因素的影响下更显著,这种表现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抗争的结果。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还要排除锥体外系疾病,要同Parkinson病,肝豆状核变性、扭转痉挛的早期和腕管综合征等鉴别、无其他躯体症状或神经障碍,而且至少在起病时,书写以外的动作完全正常,方可诊断。
(三)治疗
1.心理治疗
(1)调整写字姿势,变换某些手法,自我关节肌肉放松训练。
(2)生物反馈治疗。
(3)消除焦虑不安等情绪。
2.药物治疗 ①地西泮、苯海索;②氟哌啶醇;③维生素B族药物和谷维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