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识的基本特征

意识的基本特征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识产生后,它可对客观现实起反作用,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具有特殊作用。意识具有下列基本特征。2.人在通过语言、词进行概括反映时,人的反映获得了新的品质,意识到反映的映像。因此,人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制约。3.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大量事实表明,个体意识的产生取决于他的社会实践,取决于他的实际生活。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现实的最高形式,它是在人的劳动中和由劳动而形成的社会联系的发展过程中和语言一起产生的。意识是自然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产生后,它可对客观现实起反作用,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具有特殊作用。意识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一、意识的自觉能动性

人的意识的自觉能动性表现为:

1.人们通过实践能够把从现实中获得的感性材料,借助于语言、词的概括,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反映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与本质特点,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

2.人在通过语言、词进行概括反映时,人的反映获得了新的品质,意识到反映的映像。人对于自身的存在,对于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存在,对于自身与客观世界的复杂关系是可以意识到的。人可以借助于语言把各种事物标示出来,并将它归入某一类或将它从周围事物中划分出来,了解它的内容和意义。这样,客观事物就可以成为被意识到的客体,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就成为有意识的自觉的反映。

3.人的意识不仅反映了客观现实,而且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4.人的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有动机、目的、计划等,然后再有行动,而且还要预见到行为的结果。人们往往根据自己已形成的观点、信息、知识经验、个性特征等,在意识中有目的、有选择地将所反映的内容重新组合和改造,并创造出超越现实的新映像。

二、意识的社会制约性

人类意识的发展是服从于社会历史的规律,是为人类改造世界服务的,因而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

1.人的意识是在劳动和一定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也受到社会的制约。

2.意识与语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类语言的发生和发展带来了意识的发生和发展。

3.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的意识水平不断发展,意识内容不断丰富、深化。

4.个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大量事实表明,个体意识的产生取决于他的社会实践,取决于他的实际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