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病人与健康人不同,除了内部器官的功能障碍以及自我感觉发生变化外,就病人的整个心理状况来说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疾病、治疗、患者的心理活动及其社会环境因素十分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患者改变了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改变了病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
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有病以后,会立刻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这时,他们往往只关心自己身体的功能状态。由于注意力的转移和兴趣的缩小,病人个性的各个方面也都会相应地发生一时性的改变。他们在患病情况下总是情绪低落,运动减少,语言黯然无色。当一个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就会与通常生活一帆风顺时不同,他们对于时间的感受也要发生变化,不是感到时间过得快了,就是感到过得慢了,他们往往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可以抑制对未来的信心。
严格地说病人的心理状态从疾病开始就可能偏离正常,因为疾病破坏了一个人的正常生活规律,使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心理活动。再加上对疾病不愉快的体验,这一切就把病人的全部兴趣吸引到病态躯体方面来。如果我们能正确地理解躯体疾病患者所具有的上述心理特点,那么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其责任就不单在于治疗躯体疾病了,而且还要辅以心理治疗。医生有责任向病人讲明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身体不同部位应有的感觉,在科学地解释疾病的同时,指出光明的前景,从而使患者消除心理压力。作为一个临床医生,与病人的第一次接触时,就应该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心理治疗关系,医生查房对病人的影响较大,查房时当着病人谈论病情,甚至有时还采用了很多让人听不懂的术语,也不顾及对病人会产生什么影响,这种做法充分表现出医生对患者的心理因素缺乏认识,上述情况在临床工作中最为多见。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应当把查房工作严格地分为3个步骤:第一步,在办公室内讨论病人的病情;第二步,在病房检查病人;第三步,仍然回到办公室内分析和讨论病人的病情。躯体疾病的恢复过程是很复杂的。在这个过程中不单是病人的某些躯体功能开始得到代偿,同时,病人逐步地习惯于容忍疾病带给自己的残疾和缺陷,以及逐步习惯于疾病使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处的新的地位。为此,我们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这3种属性着眼,要注意保护在这3方面扭曲的任何好转。
当病人患有不治之症时,不治之症首先是向医生提出了挑战,它不单就生理学和治疗学方面,而且从心理学方面向医生提出要求,这时医生应善于每天用鼓励的眼光去注视病人的眼睛。在清楚地了解病人身体状况的条件下,抓住任何微小的改善,用语言去鼓励患者,精心地护理病人,甚至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如果能这样做,再加上家属和社会的配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续患者的生命。这就需要每位医生清楚地懂得,治疗疾病不单要对人的有机体具有完整的概念,同时也要充分地理解人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复杂关系。只有这样,治疗过程才会顺利地进行,治疗本身才会使人满意。
躯体疾病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异常,绝不是心理障碍患者的症状。所以,在这时必须认真地研究躯体疾病患者在心理异常时特有的行为以及他们和周围人们接触时的某些特征,充分利用病理心理学的知识以便寻求能对人的心理起作用的途径,从而更好地采取治疗措施。按一般经验,人在患病的情况下,心理行为的变化大都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所以往往是以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表现出来。当然,在中毒很严重以及病情恶化阶段,由于脑的功能极度下降,可能会伴随着意识障碍。在很多情况下身体的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和其他疾病)都会导致神经器官的失调。这个时候,病人会产生易疲劳、发怒、委屈、记忆力减退、劳动效率低下等症状。
长期患病住院治疗,其住院环境也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在医院环境中长期生活,往往会产生人格的暂时变态,病人会产生以前根本不属于他的新的性格特征。病人的这种性格改变往往会阻挠治疗的顺利进行,还会与治疗单位发生冲突,引起周围人群对病人的不满情绪等。医生应该善于认清这些心理的病态变化,并事先估计,及时发现这些情况,用药物的方法或者与病人进行交谈等心理治疗方法减轻病人的痛苦,使这种情况少发生或者不发生。疾病较重而住院治疗的病人在开始阶段由于疾病和新的环境,他们往往会产生睡眠失调,食欲缺乏,易激动和委屈感。这些病人睡眠很浅,易惊醒,略有响声和微弱的光线,护士的谈话,甚至衣服碰到病人的身体都会成为破坏睡眠的因素。
某些身心疾病往往伴随着抑郁症状。这种病人总是灰心丧气,懒洋洋的,他们听到晨钟后总是非常烦躁不安,软弱无力,身体虚弱。有时在心情压抑和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他们又会突然不自主地“唠叨不休”,或者异常活跃,又说又笑,和周围的人们开玩笑。这时,不应认为他们心理好转了,这只是压抑心情的反面表现。病人表面的愉快只是暂时的现象,处于这种状态的病人不遵守医院的作息制度,而一般的病人则不会这样做。
另外有一类患者,他们往往对疾病有夸大的倾向,被夸大了的疾病体验像恶魔一样控制自己,总是摆脱不了对疾病的恐惧感,他们很需要得到医生的安慰,当医生说病情不严重,没有危险时,他们会立刻得到满足,也会顿时感觉轻松起来,这类病人大都带有歇斯底里和神经官能症的倾向,这种病人的暗示性很强,他们迫切地要从不可忍耐的处境下摆脱和解救出来,这时,如果临床医生不能细心地观察到这一点,对他们漠不关心,如果不能向他们强调说明他们病情并不很严重,就会直接破坏他们的心理防御能力,由此而使真正的身心疾病发生,使新的症状出现。
在某些患者身上,躯体疾病有时伴随急性变态心理状况,例如视幻觉、谵妄,或者耳聋等。病人在闭眼时所产生的心理障碍往往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基于上述情况,当病人一旦向医生叙说自己失眠时,应很警惕地询问和听取病人的意见,在产生睡眠失调和催眠幻觉以后,视幻觉谵妄的意识模糊随后发生,这时,病人的行为会变得十分反常,当然,并不是每一种身体疾病都伴发心理障碍。例如患溃疡病、结肠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病人经常出现的只是一般神经官能症的症状,而患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则有可能出现变态心理。
身体有病时一些有害的因素会加倍影响心理活动。比如,酒精通常可以改变人们的情绪,而在身体有病时,或者在十分疲劳时,它对人的情绪会发生严重的影响。病人戒酒不只是为了身体的康复,也是为了使心理活动免遭更大程度的损害。
在身心疾病中,患者的个性对疾病的反应也带有病态性质。身体患病时神经精神的障碍一般都是由心理、躯体功能的失调和个性对疾病的反应造成的。在这种复杂的神经精神失调的情况下,每个人对病情的反应并不相同,这是因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不同所致。
性格对于疾病的反应,除与个体的主观因素有关外,还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发展阶段、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水平。另外,对于某些疾病如传染病,性格反应还取决于病人的亲属及同事对疾病的态度以及其他公共舆论对于这种疾病的评价和看法。
有学者指出,由于患者性格的特征不同,而存在着对疾病的不同态度,根据人们对疾病的态度特点可分为以下5类。
(1)精神衰弱型:病人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坚信自己的处境极坏并等待着一切严重后果。他们到处打听,找一个医生又一个医生。不管别人怎样劝解,他们都觉得大量的不愉快的感觉不断向自己袭来。经常回忆起自己亲人或熟人曾经有过的症状,认为自己也在患类似的病。假如医生能用自己的权威对这些病人的症状进行心平气和的、有目的的心理治疗,便可大大减轻这些病人的症状。但是,进行心理治疗之前应详细地、具体地了解患者的病,一般的临床医生的心理治疗往往不奏效,专业医学心理学家才能胜任这类病人的心理治疗工作。
(2)疑病型:病人对于疾病的忽视和怀疑情绪极少,他们更多的是坚信自己有病。这类病人的主诉有时十分逼真,因为很可能他们有一定的医学知识,把从医书上看到的症状想像成自己的症状。
(3)歇斯底里型:病人最大的特点是极度夸大自己的病情。这些病人的个性特点是过分地、活龙活现地描述病情,有时简直是不切合实际的空想,他们说自己好像一生都由各种疾病陪伴着。他们逢人便说自己的病多么不一般,自己的病痛是任何人也没有遇到过的等。这类病人要求他人对自己要百般照顾,总是埋怨周围的人对自己关心照顾不周,对自己的病痛同情不够。在医院里,他们总要指责医护人员的冷漠,当医护人员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之后,又往往造成他们对某个医护人员的依赖和盲目崇拜。
(4)漠不关心型:病人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关心,否认自己有病,拒绝必要的检查和实施医疗措施。在临床上,可以遇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即病人或家属否认患者有病。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否认自己有病或者总想“挤走”疾病,或是轻描淡写地描述病情。他们认为自己的病并不严重,在治疗过程中喜欢对自己的病下结论。当躯体疾病伴有情绪低落或者伴有轻度躁狂症状时,患者和家属往往会对病情估计不足;患某些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硬化时,脑组织功能发生变化,智力下降,患者没有能力正确地估计自己的状况,也可能是造成否认有病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很多病人都能正确地估计病情,听医生的吩咐;遵守医院的制度。一个心理健康、性格稳定、心理上成熟的人通常能比较现实地对待疾病,并且能实事求是地估计病情,积极地通过治疗和某些训练摆脱疾病,力争能适应该疾病造成的条件变化。
(5)虚弱抑郁型:有少数人患病后,情绪突然变得异常悲观。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病人突然得病或病人的劳动能力完全丧失时,这使病人病前的生活和工作计划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有规律的生活遭到了破坏,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打击下,患者在心理上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对运动员和以往特别健康的人来说患病后会更容易出现上述反应。
由于创伤或者烧伤后或有时因其他疾病如皮炎、白癜风等造成外貌发生变化的病人,心情会十分沉重,开始阶段会产生严重的抑郁情绪,这种抑郁情绪是反应性的。他们感到病情相当严重,心情非常不好,经常产生不想活下去,或不想见人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心理活动突出表现为神经功能失调,往往会使病人在今后的生活中产生变态性格,例如急躁、敏感,易激惹、孤僻等。
在听力严重损伤或视力严重下降的情况下有的病人会产生偏执状态。
对于慢性病人来说,功能失调,虚弱、心情抑郁和怀疑自己的病好不了等情况是较多见的。他们常常有很多怨言,甚至有些特殊的感觉,但是这些感觉并不符合他们的病情。这种病人变得愁眉不展、抑郁,对人冷漠无情,易怒,看到健康人之间谈笑和生活上互相关心时他们会更生气,所以这类病人经常与医务人员甚至病友发生冲突。当他们觉得医务人员对自己照顾不周时,会大吵大闹,有时看年轻医生精神焕发、生机勃勃时,他们会产生敌对情绪或嫉妒,拒绝年轻医生查房,并且会讽刺和谩骂他们。
一个人病前的性格结构可以影响到病后的行为和反应。为此,一个人对疾病的态度和反应也往往表现出这个人病前个性的最真实的侧面。尽管病前显得很乐观坚定,但在患病后,往往把空虚、动摇的真实本质暴露无遗,为此,很多学者认为患者对于疾病的反应,取决于患者个性成熟的程度以及理智的强弱。一个个性幼稚的人患病后,要么否认自己有病,力图摆脱疾病,要么恰恰相反,一头栽进疾病之中,而对理智能力差的人来说,虽然病情不算严重,但是他们感到恐慌万分,极度不安,以致抑郁多疑,心理严重失常。
患者对疾病的反应也取决于年龄大小。结局相同的或同样的疾病对年龄不同的患者可以引起不同的反应。一般情况下,年轻人患病后往往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中年人患病后往往觉得阻碍了事业的完成,老年人对待疾病态度坦然认为它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即青年人觉得自己有能力康复,中年人则觉得自己衰退,老年人则会想到死亡的来临。疾病必然破坏病人的正常心理活动,这一事实对于病人来说是绝对的,这对病人形成某些态度和反应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两个极端的现象表现出来,一种情况是当病人的功能失调以及身体极度虚弱时,神经功能也会相应地变弱,这时病人已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病况,也不能充分估计自己的处境,在这种时候病人总是平静地、漠不关心地谈论严重的疾病和不幸的、不可避免的后果。另一种情况恰恰相反,病人丧失理智,面对严重的疾病情绪仍然很高,对疾病不予理睬,表现得像正常人一样,他们不遵守起居制度,拒绝治疗,随意起床、外出。病人对疾病的态度是形形色色的,从盲目地乐观、轻视疾病到惧怕疾病、悲观失望。
综上所述,身心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躯体疾病时的心理反应
1.焦虑 常最先出现、且最为突出的症状,可表现为肌肉紧张、坐立不安、搓手顿足、面色苍白,脉搏增快等。其原因可能是:
(1)在未了解自己患何病时,怕会是不治之症,何时能好,是否需要手术或做特殊检查?有无危险和痛苦?会不会有后遗症等?
(2)在已明确患某种疾病时,不知预后如何,药物能否见效和不良反应,对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影响。顾虑家庭、周围人群对自己评价,以及经济负担等。
(3)说不清的内心焦虑。
2.易激惹 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可为小事而激动、发怒、不满意、气愤、悲伤、哭泣等,为平常小事而喋喋不休,对周围人抱有敌视态度,但也有的对人特别亲热,倾诉病中痛苦,以博取人们同情。
3.孤独感 病后感到与周围人们有了隔阂和距离,自感与人格格不入,孤独无助,因此可产生不安全感、迫切需要家人、朋友前来探视,以摆脱寂寞与苦闷,但人走后又陷入孤独的痛苦之中。
4.依赖 对家庭、医务人员依赖心加重,行为被动,以重病者自居,生活等处处需人帮助照顾,懒散少动,而且遇事畏缩不前,信心不足,即使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事,也会感到难以胜任而不愿去做或不敢去做。
5.多疑 对周围事物特别敏感,如对家庭和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注意观察、倾听,怀疑在议论自己的病情或对自己有什么看法。如医务人员低声说话,就认为在讲他病情严重,亲朋好友好言相慰,反认为是在隐瞒病情,终日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6.自尊心增强 希望能获得医务人员的重视和照顾,会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的地位、才干或重要性,唯恐自尊心受到伤害而得不到医务人员等周围人的尊重。
此外,少数人可有抑郁、消极观念、自杀企图等心理反应,对这些心理变化必须很好掌握和处理,以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性,才有利于疾病康复。
二、躯体疾病所致心理障碍
1.意识障碍 多在急性期发生、急骤起病、持续时间较短、昼夜间有波动、多为昼轻夜重,可表现为意识清晰度下降(如嗜睡、意识模糊、昏睡直至昏迷),意识范围缩窄(如意识矇眬)或意识内容改变(如谵妄、精神错乱),有的可有自我意识障碍(如人格解体),主要有以下改变:
(1)对外界刺激反应减弱,感觉阈值增高,知觉清晰度下降;
(2)定向障碍,对时间、地点、人物和自我的认识障碍;
(3)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均减弱;
(4)出现错觉或幻觉、理解困难、言语混乱、思维联想松弛、睡眠障碍、瞬间记忆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迟滞等。
2.心理障碍 急性或慢性期均可能发生,持续较久,如出现幻觉、妄想、紧张性兴奋或木僵以及情绪高涨或低落等。
3.遗忘综合征 在慢性期或恢复期出现,意识障碍恢复后也可发生。
4.智能减退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严重的感染、中毒和脏器疾病时均可发生,严重者可成为痴呆,不易恢复。
5.人格改变 多在严重疾病的慢性期发生,儿童较易引起,表现为持久而显著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改变。
6.神经症样综合征 可在躯体疾病的前驱期或恢复期发生,多表现为神经衰弱样症状,也可为焦虑、疑病、强迫、恐怖或癔症样发作等。
对于身心疾病来说,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均很重要。有意识障碍、躁动不安或睡眠障碍等,可酌情使用抗焦虑药或奋乃静、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剂量不宜过大,以保安全,心理治疗可根据躯体情况和疾病表现进行,也有良好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