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疼痛的临床心理

疼痛的临床心理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疼痛症状为心理因素所诱发或加剧时,应尽可能地找出心理障碍,为病人拟定一个心理与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要把病人的基本需要都考虑在内,如药物需要、心理需要、良好的医患关系等。4.绝对不能根据安慰剂是否出现镇痛效果,来区别是器质性疼痛还是功能性疼痛,不能据此辨别疼痛的真伪;同时,使用安慰剂来区别疼痛性质,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误诊误治。

疼痛对于动物机体来说,最普遍最直接的含义,在于向机体的意识系统发出报警信号,告知病伤部位,以引起关注、寻求保护、采取措施来解除伤害。所以,痛觉是安全和生存的需要,可以保证机体在许多情况下及时避开伤害和发现病痛。由于不同器官、组织的解剖结构、组织成分、生理功能不同,可能对其造成损害的因素不同,引起疼痛的原因也不一样,可以使组织器官产生疼痛的原因差异很大。

临床上,疼痛仅仅是一种症状,同一类型疾病,可能剧痛,也可能不痛,如无痛性消化道溃疡和无痛性心肌梗死等;不同类型的疾病有时也都会引起相近部位的疼痛,如肺叶底部炎症和胆囊炎。只有当疼痛成为疾病的主要特征性症状,直接反映着病情的轻重,或者疼痛已严重到病人无法忍受的程度时,疼痛与体征明显不符,对病人进行心理监护的重点才是疼痛症状。

1.要认真地听取病人的疼痛主诉,对于急性疼痛尤应重视,以免忽略疾病本身的病情改变,除非有确凿证明疼痛是伪装的或夸大的,临床医生要知道并掌握这些基本准则;临床上对待疼痛症状时必须小心谨慎,因为疼痛往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指征,心理医生既要为病人解除痛苦,又不应该妨碍疾病本身的诊断和治疗;要同情病人痛苦,注意疼痛病人的情绪变化,要及时地、恰当地作出相应处理,积极地运用各种心理治疗措施,鼓励病人接受心理治疗,配合药物治疗,尽可能减少药物用量。

2.处理疼痛病人的最终目的不是消除疼痛而是治愈产生疼痛症状的疾病。当疼痛症状为心理因素所诱发或加剧时,应尽可能地找出心理障碍,为病人拟定一个心理与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案,其中要把病人的基本需要都考虑在内,如药物需要、心理需要、良好的医患关系等。如疼痛病人伴有抑郁症时,抗抑郁药物既能减轻抑郁症,又能消除疼痛。

3.疼痛时,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抑郁、焦虑情绪可能加重,也可能导致病人下意识地对医生的不信任、愤恨、甚至愤怒,或者产生对治疗方案的抵触情绪,医生必须知道这一点;同样医生也必须意识到本身在病人疼痛中所起的作用,医生的态度、表情、语言等都可能加剧或减轻病人的疼痛,至于医生的威望更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镇痛因素。所以说,疼痛常常是反映医患关系的一个质量指征。

4.绝对不能根据安慰剂是否出现镇痛效果,来区别是器质性疼痛还是功能性疼痛,不能据此辨别疼痛的真伪;同时,使用安慰剂来区别疼痛性质,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误诊误治。Beecher曾以吗啡和安慰剂对用热辐射致痛的受试者作镇痛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安慰剂和吗啡的镇痛效果没有显著差异,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试验结果曾一度被视为邪说,但后来至少有14个研究小组重复这一试验,并得到了同样的结果。Evens等用碳酸氢钠去处理心绞痛患者时,就发现有38%的病人获得与硝酸甘油相同的疗效。

5.使用镇痛药和镇静药时,剂量要个体化,要充分了解精神药理效应和不良作用,特别应警惕对呼吸中枢的抑制药;慢性疼痛病人很容易对镇痛药成瘾,医生必须熟悉成瘾者的心理特征;对持续疼痛的病人,服用镇痛药和镇静药要有规律,最好在病人参与下制定给药时间,按时服药。

6.要鼓励伴有心理因素的疼痛病人多做适当地体育活动,尤其是加强因疼痛而活动受限部位的功能锻炼,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因为病人的疼痛常常导致体力活动减少,或局部躯体活动受限,易出现活动功能减退、肌肉萎缩和局部关节活动受限,这些变化又将进一步恶化病人的躯体功能和情绪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