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心理障碍不仅是非战斗减员的因素,还可能影响该集体的战斗力。在临床上诊断心理障碍时,要有可辨认的症状和行为,而这些症状大多数伴有个人的痛苦感和功能障碍。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战斗活动是在各种不同的复杂环境中进行的。战斗环境并不单纯是声音、光和其他个别属性的显现与感知。军人为了正确的感知战斗环境,还应该准确地认识组成战斗环境的总体。例如,地貌、方位、建筑物、敌人的技术兵器、工事、敌军的士兵情况等。要认识战斗环境的总体,必须依靠对物体、现象、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多种知觉功能的联合活动来实现。任何一种感觉和知觉功能的障碍,都会影响对战斗环境的准确感知。
观察是有意识知觉特殊发展的形式。观察力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高度发展的观察力有益于对战斗环境的准确知觉。因此,领导者在平时训练中要经常给下属人员下达观察任务,使每个军人养成观察的习惯,以提高观察战场环境的能力。
(二)视觉
在战争环境中影响视觉的因素很多。如缺氧、疲劳、中毒、雪地环境、逆阳光潜伏侦察、冲击波、战伤等均可损伤视觉,造成视力的减低甚至失明。
现代战争常在夜间进行,这就要求士兵必须学会保护夜间视力和在黑暗中观察的方法。在黑暗中观察的方法是:执行夜间任务之前和之中,都要保护视力不受光线损害;要事前站在黑暗中,戴红色滤光镜;不要直接注视灯光;红色里外;执行观察任务时,以偏离视轴15°~20°的视角进行观察;要不断移动视线,不要连续长时注视一点;要减低光源强度;要使自己清醒和警觉,训练不能间断;合理安排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练习视觉辨别能力,从经验中学习,借以认识细微的线索,辨别事物;练习各种夜间观察方法,直至成为习惯,并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进行辅助。
(三)痛觉
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体验之一。
战时,士兵对痛觉的感受明显受心理因素的影响,这些心理因素包括战士对战伤意义的认知、情绪状态、注意力的指向及他的人格特征。一般认为,创伤必然引起疼痛,创伤面积越大则疼痛越剧烈。Beecher所作的调查表明,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只有25%的人要求使用麻醉药镇痛,而住院的病人则超过80%要求使用药物镇痛。Beecher认为,这之间的差异是认知期望和情绪状态的不同所致。Sternbach观察到,痛觉随焦虑而增强。心理生理学家还发现,恐惧、焦虑、失望、不耐烦可使痛阈降低,而愉快、兴奋、有信心,可使痛阈提高。受伤者的注意力也能明显降低痛阈,战斗剧烈时,战士往往不知道自己受伤。不同的人格,痛阈也有差异,自尊心较强的人认为耐痛是一种美德,而具有癔症性格特征的人,易受暗示,痛阈变化较大。
(四)错觉
错觉是人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复杂的军事活动中所产生的错觉常常超越知觉水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在认知事物的时候,会产生各种错觉现象,为什么会产生错觉,至今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从现象上看,错觉的产生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从客观上看,错觉的产生都是在知觉对象所处的客观环境有了某种变化的情况下而发生的。从主观上看,错觉的产生可能与过去经验、情绪因素有关。日常生活中的错觉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在现代化的战争中,错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空战中,由于飞行员处在三维空间,驾驶着高性能飞机进行快速飞行的机动,复杂的气象、复杂的地理环境、高载荷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使飞行员不可避免地产生错觉,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地面战中,各国部队,为了取得战场上的优势,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各种伪装和隐蔽,造成对方的错觉,以取得战争的主动权。
(五)幻觉
幻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人却感知到它的存在,因此是一种虚幻的知觉。它是精神障碍病人的重要临床症状,常常是精神分裂症较明显的特征。正常人处于觉醒和睡眠之间的过渡状态时也可出现幻觉。
从战场上下来新入院的病人可表现明显的精神错乱,很容易暴露他们的幻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病人可能从老病人那里知道:把听到的事告诉医生,他们会认为自己是疯子。有的病人也逐渐体会到自己产生的幻觉是不正常的。因此当问到病人的幻觉时,病人会说:“我听不到任何奇怪的声音,我感觉很好”,企图尽可能表现正常。此外,幻觉的内容易受生活与文化背景的影响,军人可有虚幻的军事生活诉说。
二、记忆障碍
(一)临床意义
记忆是在感知觉和思维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进行与发展的基础,大脑皮质的病理状态,会影响记忆过程。记忆障碍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部位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记忆能力对军人来说,无论是在认知障碍的临床诊断、康复和康复后劳动能力的鉴定上,都是重要的心理功能评估指征。
(二)影响因素
1.军事环境 低温、缺氧、中毒、高温。
2.军事应激 战斗应激和军事生活事件应激。
3.其他 疲劳、睡眠缺乏、颅脑创伤。
(三)表现
记忆障碍最常见的表现是记忆减退,严重记忆障碍的表现则是遗忘症。
1.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是指病人的记忆力普遍下降,即病人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能力比本人在病前或伤前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军事应激所致的记忆减退,是由于应激事件经过本人的认知评价,认为对主体有威胁、损害或严重的失却等情况而引发情绪过度紧张,反过来破坏人的认知能力,引起记忆减退。这种记忆功能减退是暂时性功能障碍,主要影响近事的识记和回忆过程,从而导致整个记忆能力一时性的减退。
2.遗忘症 常见于严重的脑创伤病人。严重的脑创伤病人意识恢复之后,遗忘症状就已经存在,但是,多为与生命有关的急需救治的症状所掩盖,而不为人们所注意。当伤势渐趋稳定,病人的感知、思维能力逐渐恢复的时候,逆行性遗忘症状也逐渐消除,但是,顺行性遗忘可仍然存在。如每天发生的事情几乎不能回忆,对时间、地点、定向发生障碍。病人对自己遗忘的那段空白时间的内容往往以虚构的事情或人物来填补。颅脑创伤病人也可能发生延迟遗忘。在外伤后不久询问病人伤情经过时,病人能回忆起受伤前发生的事情,但是,经过短时间后(2~30min)再问病人,又不能回忆起同样的外伤前的事情。
三、思维障碍
思维障碍是由于某种外来的或体内的有害因素的影响,破坏了人脑正常活动规律或扰乱了人的思维逻辑进程,在病理的基础上倒退到低级的水平上进行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联想,形成一些异乎常人的逻辑概念,作出了违反常人逻辑的判断和推理。从而丧失了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思维能力,对现实进行了歪曲的反映。它包括抽象和概括过程障碍,联想过程障碍,思维逻辑进程障碍和妄想。在战时,强烈的应激因素,可使人的思维出现障碍,战时精神病人更明显地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思维障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