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糜烂性胃炎

慢性糜烂性胃炎

时间:2023-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四人与其他旅客一起,登上了一艘游船。那清澈的漓江水,在两岸延绵不断的山峦之间,一直向远方伸展,看不到尽头。“辨证是中焦虚寒,有两点重要根据,痛时喜按,恶凉食,还有面苍舌淡脉细;肝气犯胃的依据是性情烦急、胸脘满闷、脉弦、舌有瘀斑。”

长期胃痛胀满,应为中焦虚寒,木强侮土,治疗时宜温中扶脾,培土抑木。

在我两个徒弟的提议下,我和老伴加上两个徒弟一行四人,随旅游团来到桂林旅游。在游览了象鼻子山、七星公园等景点以后,经过阳朔小镇,来到了风景秀美的漓江。我们四人与其他旅客一起,登上了一艘游船。船缓缓地离开码头,向远方驶去。我顿时感到身处美丽的景色之中。那清澈的漓江水,在两岸延绵不断的山峦之间,一直向远方伸展,看不到尽头。我们荡漾在这青山绿水之中,感到分外惬意。

“周先生,听说您是一位从北京来的名医,我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吗?”游客之中一位50岁开外的妇女问。

“可以,你尽管问。”我回答。

“我得胃病十几年了,曾经住过三次医院,也没有解决问题,请问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您平时有什么症状?”

“经常胃痛、反酸水、打饱嗝、胃部胀满,把我折磨得够呛……”

“你坐过来,我为你把把脉。”

她坐到我身边,我为她把脉看舌。她面色苍白,舌苔呈白腻带滑,舌边尖红,舌边可见隐隐瘀斑,脉见弦细。然后我问:“你是否怕吃凉东西,脾气急爱生气?”

“你说的一点儿也不错,你一眼就把我的病给看透了。”

“做过胃镜检查吗?”

“做过,说是糜烂性胃炎。”

这时候小商已经拿起笔和纸,准备记录。

辨证:中焦虚寒,肝气犯胃。

治法:健脾散寒,疏肝调中。

处方:柴胡疏肝散、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加减。

   醋柴胡10g 川楝子10g 青皮10g   陈皮10g

   法半夏10g 黄芩6g   黄连3g    吴茱萸3g

   延胡索10g 白芍10g  煅瓦楞子20g 海螵蛸10g

   砂仁6g   生晒参6g

徒弟小商做完记录,颇有感慨地说:“昔日名医叶天士,带领学生游洞庭湖,在船上信口说来,谈到许多中医温病学至理,学生顾景文随手加以记录,就成了著名的温病名著《外感温热论》;现在京医周耀庭带领学生泛舟在漓江,用医术为民众治病,何其相似!”

“我可不敢与叶天士相比。”

这时候已经有四五个人围拢过来,要求把脉看病。因为我们这个团是以中老年为主,不少人有慢性病。

“你们不要影响老先生游览,大家回头再找时间看病吧。”有人这样建议。

“我们都住在同一个宾馆,回去以后,要看病的晚上到我的寝室里来,好吗?”我也怕影响大家游览,于是这样说。

“好!”大家答应着又回到了各自的座位上继续游览。

晚饭后有些人来我寝室看病。等大家走了以后,两个徒弟就那个糜烂性胃炎的病人提出一些问题。

小庞问:“老师,你对那个赵女士的辨证、治法和处方再给我们解释一下好吗?”

“辨证是中焦虚寒,有两点重要根据,痛时喜按,恶凉食,还有面苍舌淡脉细;肝气犯胃的依据是性情烦急、胸脘满闷、脉弦、舌有瘀斑。”

“一般都说久病必虚,她病已经十余年了,应当以补益为主,方中为何只用人参一味补药?”

“正虚是有的。在我对她的辨证中已经指出有中焦虚寒。但如何补什么时候补很有讲究。此时病人突出的症状是痛和胀。痛是因为寒凝气滞,经脉失通,‘不通则痛’;胀是因为肝郁气滞。此时如加以壅补只会加重症状。故治疗以吴茱萸温中散寒,柴胡、川楝子、郁金、青陈皮、枳壳疏肝解郁为主,取半夏泻心汤中的半夏、黄芩、黄连苦辛通降;延胡索活血止痛,白芍平肝;瓦楞子、海螵蛸制酸;砂仁理气和胃;只加一味人参甘温扶中。这样一来,寒气消,经脉通,肝气舒,且中焦升降归于正常,自然诸症得以缓解乃至消除。”

“老师,吴茱萸汤、半夏泻心汤都是《伤寒论》的方,柴胡疏肝散是明代张景岳的方子。这是你经方活用的典范。”小庞说。

后来这位赵女士回到北京后继续找我来门诊诊治。经过半年的治疗,症状全消,胃镜复查,病变已经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