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阖补泻并用是否有相互抵消之弊,不能一概而论。在临证时须仔细体味。古方中多有实例,如小青龙汤之开敛结合,泻心汤中的补泻兼施等。
上班不久,进来一位病人,手里拿着一张字条,走到我跟前问:“您是周耀庭大夫吗?”
“对呀。”我回答。
“我是一个朋友推荐来找您看病的,他说您看病看得好。”
“你先坐下来,将你的病情给我说一说。”
他在旁边的凳子上坐下,说:“我这病少说也有五六年了,主要是胸闷和心慌,跑了好几个大医院,做过心电图、彩超等多项检查,诊断是冠心病,西药中药用了不少,我的问题老是解决不了。中医专家我也找了很多,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中药,可是我的症状和心电图改变依然没有好转。现在我寄希望于您了。”
“你看病的资料都带来了吗?”
“带来一部分。”说着他递给我一叠资料。
从资料中看,心电图明显不正常:有T、ST改变,ST段明显下移。以往所用药物以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普萘洛尔、速效救心等为主。中药汤剂的药物多以宁心安神为主。
“现在说说你胸闷和心慌的特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症状?”
“我就是怕活动,活动多了或者走路快了都会引起心慌,休息的时候一般不心慌;关于胸闷,是一阵阵的,时好时坏。”
“平时情绪如何?”
“情绪不好,工作中不太顺心,家里也有一些烦人的事,加上身体不好,情绪低落。”
经观察病人面色晦暗,说话当中表现出有些气短,下眼睑微带青色,舌质淡紫,舌苔淡黄腻,脉弦细,沉取无力。
“在你的病情中,确实有一点儿复杂的情况。从西医角度看,你主要是心肌供血不足,同时还有一些神经精神方面的功能紊乱。从中医方面看,你的病虚实夹杂,既有心气不足,又有肝郁气滞。因为有这些矛盾情况存在,使你的病久治不愈。”
“那就请周大夫费心为我想想办法了。”
“好,我来为你调整一下治疗方向。”
我吩咐身旁徒弟小商做以下记录。
中医辨证:心气不足,心神失养;肝郁气滞,肝火扰心。
治法:补益心气,宁心安神,疏肝解郁,调中和胃。
处方:炙甘草汤、加味逍遥散加减。
炙甘草20g 桂枝10g 生晒参10g 赤芍10g
白芍10g 醋柴胡6g 玫瑰花6g 旋覆花10g
赭石20g 石菖蒲6g 远志肉10g 炒枣仁15g
麦冬15g 浮小麦15g 五味子10g 川黄连3g
水煎服,7剂。
“让我试着来解释一下这个处方,”等病人走后小商说,“炙甘草、桂枝、生晒参补益心气,温通心阳;白芍敛阴且能平肝;赤芍活血化瘀;醋柴胡、玫瑰花疏肝解郁;旋覆花、赭石降气平逆;石菖蒲、远志肉、炒枣仁利心窍,安心神;麦冬养心阴;浮小麦、五味子养心固表,以防正气耗散;川黄连清心安神。”
“解释得不错。”
“但是我有两点不太明白:一是你用玫瑰花的用意;二是方中补泻开阖并用,其中有柴胡之开,又有五味子、浮小麦的收;有参、草之补,又有黄连之泻。如此配伍有无相互抵消的可能?”
“我用玫瑰花的目的是与柴胡一起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玫瑰花辛苦温,善于疏肝理气解郁,但药性平和,疏肝理气而不伤正气,以此来代替川楝子、郁金等。关于开阖补泻并用是否有相互抵消之弊,这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用得不当,当然会减弱药效;如果用得合理,用得巧妙,反而会起到相辅相成的良好作用。这种相反相成的用法,在古方中屡见不鲜:开敛结合如小青龙汤之麻黄配五味子、芍药,定喘汤之麻黄配白果;补泻兼施就更多了,如黄龙汤硝、黄配参、草;《伤寒论》中三个泻心汤都是芩、连与参、草相配。如此等等,注意用心观察。”
此患者7日后来复诊,还没有坐定就说:“周教授,你这7剂药把我的病去了一半,现在我心慌,长出气,胸闷都好多了,你为我找到病根了,就请你按这个路子继续为我治疗吧。”
我看病人面色已较前润泽,舌淡紫已变浅,脉虽仍见弦,但沉取已较前有力。病情已有明显好转。以后按上方加减继续调治3个月,症状基本消失,心电图复查,T、ST改变明显减轻。病情稳定停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