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生殖器官与其毗邻器官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称为生殖道瘘。临床上以尿瘘(urinary fistula),又称泌尿生殖瘘(urogenital fistula)最常见,其次为粪瘘(fecal fistula)。两者可同时存在,称混合性瘘(combined fistula)。
来自瑞典的一项45例泌尿生殖道瘘的报道显示,其中79%是膀胱阴道瘘,14%是输尿管阴道瘘,5%是尿道阴道瘘,2%是膀胱阴道—输尿管阴道瘘。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泌尿生殖道瘘由产伤引起,尤其是难产。胎儿先露部对胀大膀胱的长时间压迫最终导致压力性坏死和瘘孔形成。在发达国家,阴道分娩后的尿生殖道瘘极其少见,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分娩术后膀胱子宫瘘偶有报道,美国曾有1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造成膀胱子宫瘘的报道。
在发达国家,泌尿生殖道瘘多继发于妇科手术,常见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后。在通常情况下,妇科手术与70%~80%的泌尿生殖道瘘有关,其余发生在泌尿、结直肠和血管操作后。Lee等报道了Mayo医院15年间的303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瘘,其中82%由妇科手术引起,其次是产科操作(8%)、盆腔放射治疗(6%)和创伤(4%)。多数膀胱阴道瘘发生在因良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或严重盆腔粘连施行的经腹子宫切除术后,少数发生在阴式子宫切除术后。在美国,约0.5%的较大妇科手术后会发生泌尿生殖道瘘。如果术中失血严重、盆腔粘连或从子宫上分离膀胱困难,膀胱阴道瘘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也会形成瘘孔,可能是由于没有发现膀胱或尿道的损伤、组织的缺血坏死,膀胱阴道穹隆间的缝线引起侵蚀或感染。引起泌尿生殖道瘘的罕见原因还包括:阴道异物(如子宫托)、创伤或膀胱结石。
放疗导致的瘘孔常继发于逐渐加重的动脉内膜炎性阻塞,造成组织纤维化和坏死。多数放疗性膀胱阴道瘘发生在治疗后的6~12个月,有的尿瘘甚至可以在治疗结束5年后出现。当放疗后出现尿瘘,当务之急是除外恶性肿瘤的复发。放疗技术的进步明显降低了放疗性瘘的发生。
输尿管阴道瘘常见于开腹子宫切除加附件切除术后,输尿管的盆腔部分容易在从骨盆漏斗韧带处结扎卵巢血管时损伤。另一常见损伤部位在主韧带处,这里输尿管从子宫血管下穿过。输尿管还可能在跨过阴道上段进入膀胱基底部处损伤。早期的腹腔镜手术有着较高的输尿管和膀胱损伤风险,尤其是使用烧灼和闭合器缝合技术时。输尿管阴道瘘形成机制与膀胱阴道瘘相似:未发现输尿管被横断或结扎,组织缺血坏死,或感染后严重的炎症反应。
尿道阴道瘘一般发生在尿道憩室、阴道前壁膨出(膀胱膨出)或抗压力性尿失禁术后,发生在困难的阴道分娩和放疗后并不常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