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声诊断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合并憩室例

超声诊断结石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合并憩室例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逆行切除胆囊,脓肿切开排脓。 本例比较复杂,但超声容易显示胆囊颈部结石、化脓性胆囊炎,如仔细扫查,胆囊憩室也能发现。对上述结果,诊断并不困难。

病例摘要

患者男,60岁。上腹痛2个月,间断性发作,向右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近日加重来就诊。查体:右上腹饱满,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伴高热39℃。超声检查:胆囊增大14.0cm×9.0 cm,壁不均匀增厚,后壁为著,颈部见一强回声团直径约1.4cm,后伴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囊内见密集点状强回声。胆囊左后方近底部有一5.0cm×4.2cm的无回声区,壁厚并与胆囊相通,内见团状弱强回声漂浮(图2-42)。并于胆囊体后壁见一向外膨出的小囊3.5cm×1.7cm,与胆囊相通(图2-43)。超声诊断: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并化脓性胆囊炎;②胆囊穿孔并周围脓肿形成;③胆囊憩室。

图2-42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化脓性胆囊炎、胆囊壁穿孔并胆周围脓肿图像 注:左图箭头示胆囊颈部结石;右图箭头示胆囊穿孔包裹的脓腔内脓团回声

图2-43 胆囊憩室图像(GB:胆囊;+…+:憩室)

术中见胆囊肿胀增大13.0cm×8.0cm,壁与大网膜及肝粘连,横结肠系膜与肝廉状韧带粘连包裹成一包块,穿刺抽出白色脓液。逆行切除胆囊,脓肿切开排脓。探查胆囊:颈部结石1.7cm× 1.2cm,左后壁近底部穿孔,后壁体部见一憩室与胆囊相通。术中诊断: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伴周围脓肿、胆囊结石、胆囊憩室。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胆囊内压力增大,继而感染化脓,囊壁受压,向外凸出,形成穿孔,然后粘连,最后形成憩室。

【临床及超声显示】 老年男性患者。上腹痛2个月,向右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查体:右上腹饱满,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伴高热。超声显示:胆囊增大,其颈部见一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胆囊底部见一向外凸出的无回声区,与胆囊相通(图2-42),并与胆囊后壁见一向外凸出的小囊。超声提示:①胆囊颈部结石嵌顿;②胆囊穿孔周围脓肿形成;③胆囊憩室(图2-43)。

【手术及病理结果】 手术诊断:化脓性胆囊炎、胆囊穿孔伴周围脓肿、胆囊结石、胆囊憩室。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例比较复杂,但超声容易显示胆囊颈部结石、化脓性胆囊炎,如仔细扫查,胆囊憩室也能发现。对上述结果,诊断并不困难。鉴别诊断有:①肝脓肿,脓肿位于肝脏内,但胆囊一般未见异常;②胆囊结石,单纯性胆囊结石诊断比较容易,常常容易遗漏化脓、憩室等,应该全面检查,注意合并症;③胆总管结石,本病常常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因此,应该注意其来源,并同时进行胆囊结石的治疗及处理,以减少并发症。

(病例见《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第2期第15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