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嗜铬细胞瘤超声表现例

嗜铬细胞瘤超声表现例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在外院手术,病理结果为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主要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高血压及代谢功能的改变。过去曾将嗜铬细胞瘤分为有功能与无功能两类。嗜铬细胞瘤属于良性,但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可导致心脏及脑组织的严重损害。 超声发现肾上腺区实性占位,结合临床及儿茶酚胺升高,诊断嗜铬细胞瘤一般不困难。

病例摘要

例1 患者女,56岁。自述身体状况良好,单位健康体检时行超声检查,超声见右肾上腺4.6cm×3.0cm不均质偏高回声区,轮廓线清晰,边缘回声高而平滑(图4-2)。超声提示:右肾上腺占位。后在外院手术,病理结果为嗜铬细胞瘤。

例2 患者男,40岁。近日血压突然升高达26.7/20.0kPa(200/150mmHg)伴头痛、恶心、呕吐来我院检查。超声检查:左肾上腺处见3.3cm×3.5cm内部呈分布均匀的点状偏低回声区(图4-3)。超声诊断:左肾上腺占位,经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图4-2 右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RK:右肾;RL:右肝;箭头:肿瘤)

图4-3 左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声像图(LK:左肾;箭头:肿瘤)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主要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多,造成高血压及代谢功能的改变。过去曾将嗜铬细胞瘤分为有功能与无功能两类。实际上,无功能者只是在潜伏状态或症状不典型时。一旦肿瘤受到刺激,亦可大量分泌儿茶酚胺物质,造成危象。嗜铬细胞瘤属于良性,但大量分泌儿茶酚胺,可导致心脏及脑组织的严重损害。因此,早期切除肿瘤是最佳治疗方案,可获得根治。

【临床及超声显示】 例1中老年女性患者体检时,超声发现右肾上腺区,见一不均质中高回声团,轮廓清晰,边缘平滑(图4-2)。超声提示:嗜铬细胞瘤。例2为中年男性患者。血压突然升高200/150mmHg,伴头痛、恶心、呕吐,来院检查。超声显示:左肾上腺区见一均匀偏低回声区(图4-3)。超声亦提示:嗜铬细胞瘤。

【手术及病理结果】 两例经手术病理诊断均为嗜铬细胞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发现肾上腺区实性占位,结合临床及儿茶酚胺升高,诊断嗜铬细胞瘤一般不困难。鉴别诊断有:①肾癌,肾上极的肿瘤与肾上腺区别点,肾癌在呼吸时肾脏肿瘤与肾脏同步移动;嗜铬细胞瘤临床有高血压,实验室检查:儿茶酚胺升高,有利于鉴别;②肾上腺皮质肿瘤(皮质腺瘤、醛固酮瘤),虽部位也在肾上腺,但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均不相同,易于鉴别。

(病例见《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第10期第80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