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患者女,45岁。因左腰部不适、高血压,体检发现左肾实性占位,遂来我院就诊。超声提示: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左侧肾脏近肾门处见37mm×43mm及29mm×40mm低回声块影,边界可辨与肾脏似有分界(图4-4),超声诊断:后腹膜实性占位。CT示:肾门处实性占位(嗜铬细胞瘤)。手术及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
图4-4 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声像图(LK:左肾;M:肿物)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嗜铬细胞由胚胎时期神经嵴组织发育而成,分为肾上腺内及肾上腺外两类。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可发生在肾门、主动脉旁、下腔静脉或其他处,该处嗜铬细胞丰富,易发生嗜铬细胞瘤,本病发生在肾门处。
【临床及超声显示】 中年女性患者。因左腰不适伴高血压而就诊。超声显示:左肾门处见两个低回声影(图4-4)。超声提示:后腹膜占位病变。CT:肾门处实性占位(嗜铬细胞瘤?)。
【手术及病理结果】 手术及病理证实:嗜铬细胞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发现肾脏上方或肾门处低回声区,结合临床有高血压,实验室检查儿茶酚胺升高,诊断异位嗜铬细胞瘤并不困难。鉴别诊断有:①肾细胞癌,位于肾脏上极的肿瘤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位置及图像易于混淆,但临床上有高血压,以及化验检查可以鉴别;②多发异位嗜铬细胞瘤,本病少见,但应在嗜铬细胞易发生的部位进行检查,如肾门主动脉旁、下腔静脉旁、膀胱内等,以便一次彻底治愈;③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呈圆形,互相融合,无高血压史,易于鉴别。
(病例见《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第11期Ⅱ第6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