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彩超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膀胱转移例

彩超诊断小儿肾母细胞瘤膀胱转移例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病理诊断:①右肾母细胞瘤;②膀胱转移瘤。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或肾胚胎瘤,发生于胚胎期,肾内残留的后肾胚芽组织所致的肿瘤。因腰部肿物1年,反复无痛性血尿1个月来院检查。 超声诊断右肾巨大实性占位病变,并不困难。结合临床及儿童发病特点,考虑肾母细胞瘤,同时有膀胱转移,比较合理。

病例摘要

患者男,3岁。主因右侧腰部肿块1年,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1个月,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①右肾肿块;②右肾结石合并感染。彩超扫查:右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肾内结构已完全破坏,被27mm×23mm的等回声肿块占据,无包膜,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散在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极其丰富,呈高速低阻状态(图5-38)。肝右叶无明显浸润。膀胱充盈良好,于右侧膀胱三角区可见23mm×15mm的较强回声团块,向膀胱内凸出,边界欠清晰,不随体位移动而移动,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图5-39)。结合病史,超声诊断:①右肾实性占位(肾母细胞瘤可能性大);②膀胱实性占位(转移瘤可能,原发性不除外)。到上级医院手术治疗,病理诊断(组织化学方法):①右肾母细胞瘤;②膀胱转移瘤。

图5-38 右肾母细胞瘤声像图

5-39 膀胱转移瘤声像图(M:肿瘤)

专家点评

【病因及发病机制】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s瘤或肾胚胎瘤,发生于胚胎期,肾内残留的后肾胚芽组织所致的肿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7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本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预后差。

【临床及超声显示】 男性患儿3岁。因腰部肿物1年,反复无痛性血尿1个月来院检查。超声显示:右肾增大形态失常,肾内结构已完全破坏,内见巨大的等回声肿块,回声欠均匀,并可见散在的无回声区。CDFI:显示血流极其丰富,呈高速、低阻状态(图5-38),于膀胱三角区可见一较强的回声团。超声提示:①右肾实性占位病变(结合临床考虑肾母细胞瘤);②膀胱实性占位病变,(考虑膀胱转移瘤)。

【手术及病理结果】 经手术及病理结果:①右肾母细胞瘤;②膀胱转移瘤。

【诊断及鉴别诊断】 超声诊断右肾巨大实性占位病变,并不困难。结合临床及儿童发病特点,考虑肾母细胞瘤,同时有膀胱转移,比较合理。鉴别诊断有:①肾癌,多见于透明细胞癌,成人多见;②肾盂癌,肿瘤不大,早期发生血尿。以上两种癌症儿童均很少见,易于鉴别。

(病例见《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6年第1期第7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