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怀了孕,过一段时间后,就是孩子的妈妈了,在怀孕期间,做好孕期口腔保健,既有利于孕妇自身的健康,又关系到胎儿的健康发育、成长,有着一举两得的双重意义。
(1)孕前要做口腔检查 妈妈的责任首先是要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夫妻在计划怀孕前,都会先做一次健康检查。不过,你做检查的同时不要忘记看牙科医生,为你做一次口腔检查,发现了疾病应及时做治疗,以便消除各种隐患。如洁牙、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疾病,充填龋齿,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拆除口内的不良修复物(假牙)并重新进行修复。避免怀孕期间做治疗,影响胎儿的发育。据临床统计,患牙周病的孕妇的早产率(低于32周)是正常孕妇的3~7倍,生产低体重儿或围产期死亡率较正常者高出15%~30%。在怀孕头3个月和后3个月,如果拔牙,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所以怀孕前要彻底治疗牙病。同时在怀孕期间过多使用药物,也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在怀孕期间还是从饮食上注意而尽量不要吃药。
(2)爱护宝宝牙齿,应从孕期做起 婴幼儿牙齿发育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胎儿期和出生后第一年的营养。乳牙在母亲肚子里就已经形成了,在母体中3个月的胎儿,其乳牙已经开始钙化,到出生前20个乳牙都已基本形成,只是到出生6个月时,才开始逐个从齿槽里萌出。而恒牙的牙胚也早在胎儿4个月就已产生,离开母体时,第一对恒牙已经开始钙化。所以若想要孩子的牙齿坚实,妊娠中准妈妈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的均衡摄取,不仅会对胎儿的牙胚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胎儿出生后,牙齿的成长也有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母亲在怀孕期间除了进食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要多吃一些含钙、磷、维生素A、C、D等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可以提高宝宝乳牙的抗龋力,特别是妊娠中期,宝宝大部分乳牙正处在矿化阶段,多吃矿物质和富有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品或多晒太阳,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这样生下来的婴儿就会有健康的牙齿,消化能力也会增强,婴儿就会健康活泼。同时要慎重使用药物,一些药物如安定等镇静安眠药和泼尼松等激素药物,最好不用,以免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宝宝发生唇腭裂等畸形;服用四环素可使孩子的牙齿形成四环素牙;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则有致畸危险,因此服药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要自行服药。研究表明,孕妇嗜好烟酒会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故孕妇必须戒除烟酒。
(3)妊娠与孕妇自身牙齿健康 民间有个说法叫“生一个娃娃掉一颗牙”,这种说法有点夸大其词,但是孕妇患牙病的概率大,这是个事实。妊娠期的妇女,生活规律改变,进食的次数增多,爱吃零食更偏爱吃酸性食物。另外,妊娠反应性呕吐,酸的刺激使牙面脱矿。因此,孕前没有龋病的妇女在妊娠期间容易患龋病。此外,在妊娠期由于内分泌的改变,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容易患妊娠期牙龈炎,发生牙龈红肿,易出血,医学特称为妊娠性牙龈炎。国外有报道36%~100%妊娠期妇女患有牙龈炎。这是由于怀孕后孕妇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明显增加,影响了牙龈上皮组织的完整性,而妊娠后期黄体激素的水平达到最高,因此,妊娠性牙龈炎一般在第2~3个月及分娩前最为严重。临床常见孕妇来诊,诉说牙龈出血就是这个缘故,严重时牙龈乳突会发生显著的增生,形成妊娠性牙龈瘤。牙龈炎不仅会增加孕妇的痛苦,还会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
(4)孕期的口腔卫生 怀孕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影响,牙龈增生,牙龈发炎,刷牙时牙龈出血,孕妇害怕刷牙;加上妊娠期恶心、呕吐,容易在口内存留酸性物质,因此,在怀孕期间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尤为重要。准备做妈妈的妇女,在此时期要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方法,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应坚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彻底清除牙菌斑,有呕吐者应多漱口,注意清除存留在口腔内的酸性物质,以抑制口腔细菌的繁殖。刷牙易出血者,要使用软毛刷,刷牙时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损伤牙龈。有人研究,去除牙菌斑,并进行适当的牙周保健,妊娠性牙龈炎的发病率可降至0.03%。一般来讲,怀孕4~6个月的时候可以进行医治。如果自觉有口腔疾病,则应随时就诊,及时处理,经常咨询,按医嘱做好孕妇的保健工作,见图27。
图27 孕期牙科咨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