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腰椎椎管断面呈三角形,高位腰椎椎管可呈卵圆形,低位椎管则向三叶形椎管过渡,有的呈真正的三叶形见图1-3。有人统计的100例骨骼标本中,有8副共10个椎骨的椎管呈真正的三叶形,8例都发生在L5,有2例同时有L4椎管呈三叶形。
一、临床表现
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隐渐,表现为腰痛、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
1.腰痛及腰腿痛 大多数患者都有腰痛史,就诊时诉腰痛者占67%~78%,常伴有较广泛的下肢痛,常涉及骶部。劳累后重,卧床休息后轻,经常反复发作,步行后疼痛加重,或伴有下肢痛麻,弯腰时疼痛减轻而过伸时疼痛加重。
2.间歇性跛行 是腰椎管狭窄的特有症状。Verbiest的195例中,有142例存在,占72.8%。主椎管狭窄产生的马尾性间歇性跛行应与神经根性间歇性跛行、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及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管性间歇性跛行鉴别。
所谓间歇性跛行即病人直立或行走50~200m距离后,下肢出现逐渐加重的沉重、乏力、胀麻、疼痛,以致被迫改变姿势、停止行走、稍弯腰休息或蹲坐数分钟后症状缓解;再走一段距离后,又出现相似症状,不得不重复休息后再走,行走距离越来越短,而休息时间越来越长。扶车弯腰行走则出现较晚甚至不出现。
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Wilson将症状的产生分为姿势型和缺血型两类。
(1)姿势型(postural form):在站立和伸腰时都出现和加重症状,Breig曾在尸体上观察到,伸腰时腰椎椎管可缩短,神经组织相应缩短变粗,黄韧带松弛前凸,压迫加重。从椎管造影可以看出,伸腰时造影剂不易通过,弯腰时则不梗阻。
(2)缺血型(ischemic form):为下肢运动时神经组织缺血。Blau等曾用电刺激试验动物后肢肌肉,可见刺激时相应神经充血变粗,推论在椎管狭窄病人行走时,可引起相似的神经组织充血,使椎管内容增加而出现狭窄,稍停后即可改善。Evans对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氧张力观察,发现被测者吸入低氧空气时,跛行症状容易出现。
3.检查 体检和主诉的症状常不相符合,与狭窄程度不一有关。轻者卧床检查常无明显异常,直腿抬高试验常为阴性,无明显肌肉萎缩,跟膝反射可不同程度受影响;重者亦可出现直腿抬高受限,但疼痛不如椎间盘突出症明显。
二、辅助检查及诊断
腰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首先要分析其临床表现,拟诊者应进行下列检查,以确定诊断。
1.X线平片检查 可对椎管狭窄作出初步估计。有发育性椎管狭窄因素者,正位片可见两侧椎弓根间距小;小关节突内侧增生;椎板间隙窄。侧位片表现为椎弓根发育短。关节突肥大、椎板间孔小。以退变为主者椎体边缘增生。单纯侧隐窝狭窄者,可仅有椎弓根上切迹小,小关节内侧增生。
(1)X线平片椎管的测量:以往对椎管狭窄的诊断,主要靠骨性椎管的矢状径短小来推断。矢径指两侧椎板后联合的前缘与椎体后面的垂直距离;椎板后缘不清者,取上下关节突尖端的连线作为后界。我们在X线片的测量值为:矢径<15mm为狭窄,15~17mm为相对狭窄,称狭小椎管,在附加因素下可出现狭窄症状。
(2)狭窄比值的推算:由于各院投摄X线片的球管距离不一,其放大率也不一,因此平片测量有很大的出入。Jone及Thomson利用椎管的矢状径(A)及横径(B)的乘积与椎体的矢径(C)及横径(D)的乘积之比,来推断椎管的大小(图20-1)。CD/AB>1.45为椎管狭窄,此法虽不受投照时放大率的干扰,但不能提供狭窄的确切程度及范围,仅可作为日常诊疗时的参考。
图20-1 椎管及椎体测量
A.椎管矢状径;B.椎管横径;C.椎体矢状径;D.椎体横径
2.椎管造影 髓腔造影可直接显示硬膜囊形状及有无狭窄,常用水溶性碘剂Amipague及Omnipague造影,因狭窄段多在下腰椎,故常选择L2、3棘突间穿刺注药,头高足低位观察,摄正、侧及斜位X线片。全梗阻者出现尖形或梳状中断影,不全梗阻者硬膜囊出现压迹,多节段狭窄者,硬膜囊呈蜂腰状。
3.CT、CTM、MRI检查 CT检查可显示椎管横断面形状,可直接测量其矢状径及面积,对椎管有无狭窄的诊断提供直接依据。但对硬膜囊的显示有时不清,且观察平面不足,不如椎管造影,在椎管造影后再做CT即CTM检查可直接显示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程度。MRI矢状位及断层扫描可直接显示椎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范围,并可显示导致狭窄的组织来源,且为无创性检查,已有替代椎管造影的趋势,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
三、鉴别诊断
腰椎管狭窄症的腰腿痛需鉴别,而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则需鉴别的有:
1.马尾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是腰椎主椎管狭窄、或腰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累及多数马尾神经,在行走时马尾神经的负荷及需氧增加、神经血管扩张,导致积压加重、缺氧功能障碍,出现下肢较广泛的功能障碍。
2.神经根性间歇性跛行 多发生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侧隐窝狭窄症。一支神经根受压缺血、缺氧及炎症导致的疼痛,被迫停步休息。
3.脊髓源性间歇性跛行 此症报道较少,1998年王少波报道21例,为颈胸椎退变压迫脊髓,致供血障碍,缺氧所致。步行时出现胸、腹束带感和下肢痛,致不能行走,休息数分钟条件改善后又可继续步行。此类病人有锥体束征,平时走路即有步态不稳,或足底落空感,出现跛行之前常能诊断。早期锥体束征不明显,在出现间歇性跛行期查体可发现。鉴别的意义在于颈胸以至腰椎都出现狭窄时,如何确定狭窄部位。
4.闭塞性脉管炎的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表现为小腿发凉、疼痛、腓肠肌压痛、足背动脉摸不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间歇性跛行的区别,在于血管性疼痛以足为主,夜间更重。
四、治 疗
1.非手术疗法 对症状较轻又无明显体征者,应先行:①卧床休息以利于神经根恢复血运和消除炎症;②抗炎止痛药,促进神经组织消除炎症;③体疗,仰卧半起以锻炼腹肌,有利于减少腰椎前凸,扩大椎管;同时增加腹压,迫使下肢静脉血经椎管静脉系统回流,以扩大椎管有效容积;④骨盆牵引,膝下垫枕,仰卧,使腰椎变平,便于休息,消除神经水肿;⑤脱水疗法,静滴甘露醇,或七叶皂苷钠,地塞米松,消除炎症、水肿,据报道,可有15%~43%获得长期稳定效果;⑥滋肾阳活血化瘀。
2.神经阻滞疗法 使受压处血管扩张、改善血运、促进炎性水肿消退、松解粘连。李仲廉用此法治本病100例,有效率90%,其中显效者随访5年未再复发。常用法有。
(1)椎间孔阻滞:适用于神经根管狭窄,一侧腰腿痛明显者,确定狭窄部位,穿刺到该部位椎间孔,注入0.25%利多卡因8ml,维生素B120.5mg,当归注射液2ml。神经根刺激症状明显时,在第1个疗程加地塞米松5mg,2~3d1次,5次为1个疗程,根据治疗反应,可连续4~6个疗程,必要时休息1个月再治。要求注药后患侧腰腿痛明显改善,感温热轻快。否则考虑手术。
(2)骶管阻滞:LSS较重,硬膜外腔余地小易刺破硬膜时和L4以下的LSS较适用。骶管穿刺如常规,用药同上,或将导管向上送至狭窄段注药,有时需适当加压。如骶管阻滞不成功或骶裂孔闭锁时,改行腰椎硬膜外阻滞。
(3)腰椎硬膜外置管阻滞:即使狭窄重,CT检查所见下腰椎椎管多为三角形,上角多少还有硬膜外穿刺的余地,因骶管至狭窄的腰段有距离,待注药一定量时,有狭窄腰段明显胀数秒钟,即穿向上走行,可出现轻度头晕。有些从患椎上一节段向下注药,很快有胀感,常胀感很重,可因狭窄受阻而反流向上段椎管,多数在胀重几秒钟突感药液穿过狭窄段向下穿通至患肢,则多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可因硬膜在狭窄椎管内常期反复摩擦,形成水肿粘连,药液的冲击剥离可能使不够致密的粘连松解。不断询问药液走行,如向上且过高位,即停止注药并观察生命体征。
注药后接着俯卧行四肢对抗牵引,并摔抖双下肢,再侧卧对抗牵引下缓慢斜扳,均可促进粘连的松解。虽改变不了狭窄,但因狭窄引起的粘连牵扯痛常有效。
例:郭某,男,48岁,间歇性跛行逐渐加重4年,行走距离缩短至50m就需蹲下休息,有左臀至足外后侧钝性放射痛。曾做多种治疗。一次小针刀治疗痛得大汗淋漓,只胀不下传,均无效。就诊时见腰后伸受限。左腿外后侧至足底略麻痛,咳嗽不下传。CT扫描见L3、4椎间盘向左后突出2mm,L4、5椎管及L5S1椎间隙狭窄,L5前移2mm。
经L3、4硬膜外腔穿刺,开始注药即感腰胀显著,后渐传至腘窝足底,略有头晕渐愈。俯卧四肢对抗牵引摔抖双下肢,侧卧牵引斜扳,悬吊、甩腿、旋腰均无明显改善,后加大牵引力度斜扳,有较显著弹响,症状改善,可走百米。1周后再做L2、3硬膜外神经阻滞,腰胀重但比前次轻,只传至骶部,可因穿刺部位高,悬吊旋腰伴轻度弹响,但只能走150m。1周后再经L3、4硬膜外注药,略受阻即传至左小腿。病人能坚持借助胸带或背包带绕手,悬吊于横梁上,前后甩腿、旋腰,经此活动后患者行走距离逐渐延长,加之患者工作需经常行走,随访1.5年,间歇性跛行及其他症状全部消失。
3.手术 对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效,腰腿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持续加重,神经障碍体征进行性加重,影响工作生活,病人要求改善生活质量者,应行椎板减压或椎板成形,以彻底解除导致狭窄的发病机制。虽然对轻度狭窄者,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手术者相似,但不少随访对比,对重症狭窄者手术比非手术治疗者功能恢复好且效果持久。Atlas等通过4年随访结果:重症狭窄患者组手术的疗效优于症状相对较轻的非手术组,手术方式分两大类。
(1)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法:尽管临床症状为单平面狭窄,单侧神经根受压,实际是多平面狭窄,单平面减压远期效果不理想。而应在所有受累脊柱平面,从侧隐窝外侧起,去除椎板和黄韧带,受累神经根在直视下,从硬膜起始部至神经孔出口的整个行程行彻底减压。
(2)有限减压法:退变性椎管狭窄多为阶段性,主要为黄韧带折叠、肥厚、纤维环膨出、小关节和关节囊增生,骨性椎管矢状径常不显示狭窄,狭窄部位主要在(椎间)盘黄(韧带)间隙。故手术主要是节段性切除两侧黄韧带,椎板间扩大开窗,神经根管减压,即可取得优良结果。即选择性有限减压,保留较多的后部骨和韧带,以减少术后脊椎不稳。方法是将椎板外侧前部斜行切除,选择性的行单侧或双侧以及平面部分椎板切除或椎板成形术。
(3)McCulloch介绍的术式:后正中皮肤5cm(单平面)切口。不伤棘上和棘间韧带,向两侧剥离,距中线1cm弧行切开腰背筋膜,顺棘间韧带和椎间隙向外分离椎旁肌。单侧椎板切除范围:向上达黄韧带起点,向下达黄韧带止点,包括下位椎体上1/4椎板。内侧小关节切除至椎弓内界,以保证达到关节突下彻底减压,对Ⅰ度滑脱同时行横突间植骨。同法治疗另一侧。
上两种术式随访3.7年,其临床结果相似,多平面椎板切除减压手术时间较长,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2%,且因减压不理想又改为标准的广泛椎板切除减压术者占26%。
近年来对双平面狭窄者,主张通过神经学检查;只对引起症状的责任椎的平面行减压术,术后效果与两平面狭窄者相似。
责任椎平面通过走路前后的检查,或选择性神经阻滞,某一神经根阻滞后症状消失,即表明该神经受压。
王信胜(1997)用腰椎管开门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SS)54例,优良率88.9%,具体方法。
①单开门式:持续硬膜外麻醉,俯卧,腹部垫空以减少术中出血,后正中切口,包括患椎及其上下各1个正常椎体,保留棘上韧带,沿棘突骨膜下剥离两旁骶棘肌,显露椎板及小关节,将狭窄段棘上韧带与棘突小心剥离。用尖嘴咬骨钳在患椎一侧椎板外缘,咬开纵行V形沟槽,保留椎板里层皮质,将对侧椎板外缘用骨刀打断,用长柄骨膜剥离器,将截骨侧椎板掀起,造成对侧椎板青枝骨折似合页,把棘上韧带缝在棘间韧带下部及黄韧带上部,掀开椎管,便于探查。
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关节突内侧增生骨赘,有髓核突出时将之刮除,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时凿除下关节突内半及上关节突冠状面切除,保留矢状面,神经根周围粘连和受压因素均需解除,髂骨骨条植于合页处。
②双开门式:将左右椎板凿成粗糙面,咬除大部分棘突,分离棘上和棘间韧带,分别在双侧椎板外缘纵行咬出V形槽,保留里层骨皮质。纵行劈开棘突,用骨膜剥离器将打断的椎弓向两侧撬开,造成两侧椎板青枝骨折,处理同上,根据敞开椎板数,取相应长度髂骨块嵌在劈开的棘突间,打孔用丝线固定植骨块,在椎板外缘合页处分别植骨。
术后随访平均16个月,部分病例CT检查显示硬膜囊无牵移积压,硬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椎板及植骨块融合良好。
靳安民(2001)在局麻下做几节患椎的后正中纵形切口,显露椎板,在椎板间开2cm×2cm骨窗,如间隙太小则用球钻磨削,至黄韧带时用尖刀切除之。用斜口椎板咬骨钳咬除椎板内层和增生的上关节突前缘。分离保护神经根并向中线推开,凿除后突骨赘,摘除突出的椎间盘,探查和解除侧前方压迫因素,需要时行双侧多节段开窗减压,硬膜搏动恢复,病人自觉症状解除,术中所见病变能解释术前症状体征,就不必探查其他节段。如有椎体不稳,应做一侧椎板间植骨,置负压引流,次日拔除,5d离床,若行融合,则10d拆线,胸腰石膏固定3个月,期间可下地活动。268例随访7.2(5~10)年,优94.8%。
③植骨融合指征:伴有椎体退变滑脱,伴有脊柱侧弯或后凸,全椎板减压时,两侧小关节切除过多,同一平面复发性椎管狭窄。
④脊柱内固定:可稳定脊柱,纠正畸形,保护神经组织,提高植骨融合率。
4.椎板切除手术注意事项
(1)椎管狭窄者的椎板往往肥厚≥1cm,特别是混合型狭窄,椎板下缓冲间隙小,甚至紧贴硬膜,切除椎板时不能向椎板下硬塞椎板钳,以免增加损害,Verbiest建议先用咬骨钳或磨钻切除外板,内板磨薄后以刮匙轻轻翘去内板,以保证椎管内组织不受损伤。
(2)椎板切除后,裸露的硬膜需要加以覆盖。Larocca(1974)主张覆以明胶海绵,以阻断肌肉组织的瘢痕粘连;作者的试验证明,明胶海绵容易形成瘢痕,不如硅胶膜及皮下脂肪;近期有学者应用生物膜做遮覆物,取得良好结果。
(3)彻底止血,术毕用负压管引流。
5.手术效果 椎板减压的近期效果较好。Verbiest随访166例,术前存在坐骨神经痛71.5%,术后仅残留1%;术前间歇性跛行者81%,术后只有4.5%;原有腰痛占79%,术后留有19%。随访5年以上的病例,各家报道优良率在50%~70.8%。
手术效果不满意的原因:手术减压不彻底,减压中神经损伤,术后瘢痕形成,椎板残端增生再狭窄,主要是下腰痛,分析症状产生的原因,除腰椎原有不稳因素外,手术过多地破坏了脊柱后柱的稳定结构,导致节段间的水平、角度以及旋转不稳,刺激相应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甚至退变滑脱,椎间盘的退变突出。为减少术后腰痛,要求在保证减压充分的前提下,尽量保留后关节突;掌握手术时机,避免手术过迟,致神经受压形成不可逆损害;恰当地应用植骨及内固定;术后卧床及腰围外固定不少于3个月;适时正规的康复训练。
6.关于椎管成形 椎板切除术后的力学改变,和裸露的硬膜囊与瘢痕组织粘连,是术后常见的合并症,术后失稳的发生率在5%~22%。重建骨性椎管既可恢复脊柱的生物力学,又可恢复以骨骼遮覆硬膜囊,是椎板减压,特别是广泛减压后的重要问题。重建的方法很多,如:椎板截骨再植及棘突再植,棘突截骨椎板成形术,椎板切除减压倒置,单开门或双开门术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应该注意的是,能单纯开窗减压就不做椎管成形,应简化手术,不要为成形而增加手术难度。
7.关于内固定 术前已存在失稳如退变性滑脱及退变性侧弯者,或术中小关节减压切除过多,及同时椎间盘切除者,病人表示不能长久卧床者,减压后应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近代文献证明,牢固的固定可获得长期改善症状的疗效,内固定方法多采用椎弓根钉板或钉棒,或椎体间融合器加椎弓根钉棒。
椎体间融合器可前路或后路置入,以后路减压时,同时置入较方便。可撑开椎间隙并提供即时稳定。安置的融合器需要大小合适,并有一定的技巧。对是否同时应用椎弓根钉棒及椎体融合器,尚有不同意见。椎弓根钉棒可提供较强的即时稳定,术后可早期戴围腰离床活动,故对术前稳定性差及术中稳定结构破坏较多者主张应用,但同时又较多地增加了手术创伤及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