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脊柱结核脓肿切开引流

脊柱结核脓肿切开引流

时间:2023-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脓性脊柱炎是脊椎骨因化脓性感染引起的骨髓炎,占全身化脓性骨髓炎的4%,多见于30~40岁,男∶女=4∶1,好发部位依次为腰椎、胸椎、颈椎。化脓性脊柱炎的特点是骨破坏和骨增生同时进行,由于全身感染症状重而卧床,椎体受压轻故很少有椎体压缩,坏死过程中常不形成死骨。脊柱脓肿部位可有凹陷性水肿及腰大肌饱满。腰椎化脓性炎症迅猛向背部组织扩散,不像结核的寒性脓肿缓慢将腰大肌挤压增宽,被腰大肌筋膜所限制。

化脓性脊柱炎是脊椎骨因化脓性感染引起的骨髓炎,占全身化脓性骨髓炎的4%,多见于30~40岁,男∶女=4∶1,好发部位依次为腰椎(54.6%)、胸椎(25.9%)、颈椎(10.3%)。可侵犯1个、数个或呈跳跃式发病。多侵犯椎体,也可侵犯椎弓。

一、病 因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0%~85%,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

感染途径主要为血源性,细菌进入血流形成菌血症或败血症进入椎骨。感染灶可以是皮肤疖肿的挤压、上呼吸道感染、内脏炎症及手术,椎管内穿刺或手术合并感染等。

骨髓炎的发生取决于细菌的毒力,机体的抵抗力和局部组织状态。只有细菌入侵不一定引起感染,血流进入椎体后停留的时间长,细菌容易繁殖,形成骨髓炎的机会远比椎弓多。

二、病 理

感染一般自椎体的软骨终板区开始,称为边缘型,也可自椎体中心开始,称中心型,再侵犯椎弓,极少数从椎弓开始。化脓性脊柱炎的特点是骨破坏和骨增生同时进行,由于全身感染症状重而卧床,椎体受压轻故很少有椎体压缩,坏死过程中常不形成死骨。椎间盘很早受侵,致椎间隙狭窄或消失,相邻椎骨早期融合。

椎体破坏化脓有些形成脓肿,但发生脓肿的比例少于结核。病程有的慢得像结核,但大多膨胀快、向周围组织侵袭腐蚀穿破力强,在颈部可出现在咽后壁或直接自颈部破溃,上胸部可直接破入纵隔,T12、L1可破入膈下及肾周围,腰椎则为腹膜后脓肿,骶椎可破入骶棘肌,椎管内脓肿、硬膜外脓肿可破入椎旁。

三、病 象

1.急性型 占10%,起病急骤,有寒战,40℃的弛张热,神志模糊,颈项强直,进而出现谵妄、昏迷。病人感背痛剧烈,不敢活动,腰背肌患椎处压痛、叩击痛显著,伴有明显保护性肌痉挛。如累及神经根,可有放射痛,累及腰大肌致痉挛,致髋关节屈曲。腹膜后刺激可引起腹胀。胸椎脓肿压迫脊髓,发病1周即可造成下肢瘫痪,病变在椎板者更易瘫痪。脊柱脓肿部位可有凹陷性水肿及腰大肌饱满。白细胞总数和分类明显升高,血沉达100mm/h,早期血培养大部为阳性。

2.亚急型 发病较急性型慢,全身中毒及局部症状较轻,但仍有明显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3.慢性型或称潜伏型 占5%,体温和中毒症状不显著,有脊柱活动受限、腹痛、腹胀、腹肌紧张、腰痛和局部压痛,因症状模糊而漏诊或误诊为腹部疾病,有的仅有病椎叩痛,血沉快。

四、X线平片

一般发病6周后才出现。早期仅有脊柱局部骨质疏松。

椎间型或边缘弥漫型、软骨板下型的X线表现,初期椎体边缘和椎间隙轮廓不清,骨坏死溶解,4~6周内新骨形成而密度增高,椎间隙变窄至消失。椎体以致密骨桥融合,椎体稍变扁,但多不形成楔形变。

1.椎体型 病变起自椎体中心,可有椎体压缩并向周围膨出。侧位片可见椎体分为两个楔形相对呈蝶形,但椎间隙改变少。

2.骨膜下型 病变起自骨膜下,可累及两个以上椎骨,椎体骨皮质增厚,相邻韧带钙化,骨桥形成,椎间隙可无改变。

3.附件型 不规则骨破坏,晚期X线片见椎板骨质疏松破坏、逐渐硬化,边缘锐利的骨质缺损和不规则囊性区,结核少见附件型。

椎旁形成脓肿时可见软组织肿胀影,胸椎旁线状阴影的外移,此线状影是纵隔因椎旁炎性渗出而扩大,其扩大的胸膜与肺后内缘重叠所致,是胸椎化脓性炎症的早期征象。腰椎化脓性炎症迅猛向背部组织扩散,不像结核的寒性脓肿缓慢将腰大肌挤压增宽,被腰大肌筋膜所限制。腰椎化脓感染很少有腰大肌脓肿。

五、诊 断

诊断依据:①急性或亚急性化脓症状;②合并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③血培养阳性,脓肿部位抽出脓液,但勿将脓液带入胸膜腔或椎管内;④X线片见椎骨有破坏、椎间隙窄、椎体边缘增生及骨桥、椎弓或棘突破坏,MRI在早期即有阳性征,是诊断椎体、椎间隙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比CT和X线片敏感,还可观察治疗效果。

本症易与脊髓炎、肾周围脓肿、脓胸,尤其是脊柱结核相混淆、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脊柱炎也呈慢性过程,但脊柱结核在椎体边缘破坏时出现肌痉挛、成角畸形多、椎旁脓肿常见、髂窝可摸到。X线片见椎间隙变窄或消失,相邻椎体边缘破坏、楔形变、椎旁脓肿阴影,合并感染时骨密度增高,出现窦道感染时椎体还有破坏、楔形变、死骨。

六、治 疗

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平时不常用且对青霉素敏感者,可静滴640万U,2/d,对一般青霉素有耐药时,可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先锋霉素类)。红霉素与氯霉素合用对耐药性金葡菌效果好,注意出现毒性反应和二重感染。林可霉素(洁霉素)对耐药金葡菌效果好,重症每日可给到4.8g,1个月以下的婴儿、孕妇及肝功差者不宜用,小儿严重感染24h可用到40mg/kg。不宜与红霉素合用。抗生素宜综合用,至体温正常至少1周后停药。联合抗革兰阴性菌药有协同作用。

抗生素不能替代引流术,在病情允许条件下,尽早做彻底引流,因很少死骨而不需搔刮,引流需畅通以免形成窦道。有脊髓压迫者,应行椎板切除减压,因病变发展快,需尽早减压。

全身中毒症状重,中药清热解毒作用强,体弱恢复期用中药滋补不能忽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