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颖(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历代以来对《伤寒论》“少阳病”定位问题,古代医家多从成无己的半表半里之说,然观仲景全文却不见此言。半表半里一词是仲景书在后世传抄有遗误?还是成无己在注解《伤寒论》时根据其他版本的《伤寒论》传抄下来?亦或是成无己自己凭空想象出的半表半里之说?本文是对半表半里及其衍生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点看法与大家讨论。
1.表里须明
(1)表里内外混用:半表半里首先我们要先明确表里何在,考察《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中表里概念的应用规律,笔者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表里与内外概念混用情况甚多,如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与45条:“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而愈,宜桂枝汤。”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在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其中,第51及45两条经文都以脉浮定病位,然一言表,一言外;第218及辨可下病脉证并治条文中二者也都以脉沉定病位,一言里,一言内。观《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还有多处表里、内外连用或交错使用的情况,如表里俱虚、内外俱虚、里寒外热等。由此,我们可推测仲景所言的病在表即病在外;病在里即病在内,对于内外、表里等词句是有混用的情况。
《伤寒论》中仲景只明确了“脉浮者,病在表”且多集中在太阳病篇,故后世有医家认为《伤寒论》中只有太阳病属表,其他五病都属里,这其实不妥。在《伤寒论》中虽然不见明确的表里定位,但我们发现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第2条中对内、外的定位,实际上是有迹可循。“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这里指人体的内部和外部,是人体的实体部位。内是脏腑,外是四肢九窍和皮肤。因为仲景书中有多处表里与内外混用可循,故我们可以认为表同于外,为四肢九窍和皮肤等处;里同于内,是脏腑所在。
(2)表里病位与表里病证:由上可知,表里内外在《伤寒论》中是有明确位置所在的。但病位与病证是一样的概念吗?
我们大胆猜测,若古人对于疾病认知思维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那样仲景当认为疾病表现在四肢九窍、皮肤这些地方的称为表证,如:“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疾病症状表现是以脏腑为主的就是里证,如:“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做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近代著名经方学家胡希恕先生也认为:“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谓之表。若病邪集中反映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表证;里指人体的极里,即由食管、小肠、大肠组成的消化管道则谓之里。若病邪集中反映于此体部时,即称之为里证。”
所以《伤寒论》中的表里证并不是以疾病发生的部位而言,而是以疾病发生的表现部位而论。症状表现在外的就是表证,表现在里的就是里证。如此说来,古人当认为人体只有表里之分,病只有表证与里证二类,并无半表半里之地,何来半表半里之说?
2.半表半里与合病并病的问题
(1)半表半里出处:检视现今通行的宋本《伤寒论》,全书与半表半里最相近的论述是第148条“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但此条经文据《康平古本伤寒论》,该条属顶格、大字书写的仅有42个字。即“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可予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其余均为小字注解,又分为两部分,均注解在“可与小柴胡汤”之前。一是旁注:“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有里也。”另有嵌注:“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这样一来,条文中有关半在里半在外(半表半里)的论述,全部都是注文。注文由谁所作,我们尚未可知,所以半表半里是否为张仲景所言,仍有待商榷。但是文中提到了“少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之非少阴也”这里蕴含着前人运用排除法来辨病证的一个提示,值得我们注意。
成无己对此段经文的认识是“伤寒五六日,邪当传里之时,头汗出,微恶寒者,表仍未解也。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邪结于里也……与小柴胡汤以除半表半里之邪。”在注文中明确了何为里证,何为表证,所以,在这里的“半表半里”其实就是有表证复有里证的意思,也就是《伤寒论》书中提及的合病、并病等两经以上疾病都发生的情况。所以,我们不应该直接将其半表半里一词认识为疾病的位置一半在表处,一半在里位。如明代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提出“邪入躯壳之里,脏腑之外,两夹界之隙地,所谓半表半里。”他认为半表半里处,内近阳明之里,外临太阳之表,其位在中,虽然位置狭小,却为有此一处。这是单纯从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第148条的半表半里一词,忽略了《伤寒论》中的辨证论治核心其实是以病症反应处为主,而不是以疾病发生部位为主的一种辨证方式。
所以,笔者认为根据第148条经文,从六经提纲的理解来认识,此条经文当是在论述太阳(表)阳明(里)并病:当病由太阳渐入于里,但转变不完全时出现传经不纯的一种状态。而半表半里为表里之间,属于第三地带的猜想,实不可信。
(2)合病与并病:出现两经以上同时都有病症反应,这在《伤寒论》中已有明确名称,称之为合病、并病。其中:两经以上同时发病,不分先后次序的为合病,属于原发;两经为病,而有先后次序之分的为并病。《伤寒论》文中也多处明确提到了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太阳太阴并病等。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既已明确了纯表证(如太阳病)、纯里证(如阳明病),若表里俱病亦明确了合病、并病概念,何以再分半表半里病证?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能大胆猜想,仲景之前古人对表里、内外界限已然分明,仲景是否认为表里两个病位的认识不够完善?或是仲景发现另有病证表现不发生于表里者,或表里证有难分之时,如:口苦、咽干、心烦不得眠、默默不欲饮食等,而另创半表半里之说,确定了少阳病一词?
关于半表半里的存在与否和半表半里与少阳病关系的问题,近代经方大家胡希恕教授提出了“少阳病的这个半表半里,不要理解为一半在表一半在里,而应该理解为:不在表,不在里。凡疾病表现不属表证且不属里证者,就可归属在半表半里证”。用胡老这个理念我们来检视少阳病的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这三个症状都不属于四肢九窍皮肤,所以都不是表证,也不属于脏腑,故也非里证,所以归于半表半里不无道理。
至于半表半里位置的存在与否,胡老并没有确切地肯定,但是对于在临床上如何应用半表半里与少阳病的概念进行辨证论治,胡老给了我们很多提示。笔者认为利用不属表证及不属里证,就属于半表半里证的排除法,当具有临床的鉴别意义。
3.少阳病与半表半里的问题 《伤寒论》只提到了病有半在里半在外(表),并没有直接论述少阳病就是在半表半里病,但少阳主半表半里之说却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最早注解《伤寒论》的成无己多次运用半表半里一词来解释少阳病,少阳胆府位于季胁,居上下之间;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躯壳之里,脏腑之外,居表里之间。以致众多医家将少阳经络病与仲景的半表半里证、少阳病作为同一理念来认识,这并不恰当,因为仲景并没有说少阳病在半表半里,成无己也未明确说半表半里就是专指少阳,这些提法乃后人附会而来,并无确切根据。故笔者认为半表半里在人体的位置、半表半里证、少阳病与少阳病位在何处,这四者都是彼此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
三阳合病,治从少阳是否恰当:少阳病在六经病中有其特殊的意义,这点我们不言而喻,不管是《黄帝内经》的“少阳为枢”理论,或是以少阳经络走向来认识少阳病及半表半里,对于少阳病治法及病在半表半里之时的治法,都认为以和法为主,若三阳合病时,“治从少阳”是第一治疗原则,这点是否有临床意义值得我们探讨。
我们见到《医医病书》说:“胆为足少阳,主开阳气为先,转输一身之阳气,体本阳也。”可知吴鞠通“少阳为枢”寓喻少阳是人体阳气发动的重要肇端,少阳之气既可激发太阳阳气以开,又可鼓动阳明阳气以阖,所以少阳在三阳中处于主导地位,故三阳合病当先治少阳,少阳阳气一动,则全身阳气动,万病乃去。
胡希恕先生则表示:因为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在胸腹两大腔之间,为诸脏器之所在,则谓之半表半里。如此看来,半表半里所占人体分量最多,症状反应也最多,所以三阳合病,治从半表半里,又少阳病属半表半里证,所以三阳合病,治从少阳不无道理。
而陈慎吾先生更明确认为:少阳病部位在胸腹二腔,古称三焦,今称淋巴系统,占领部位大,所属脏器多。从此可知,陈教授认为,少阳病为胸腹二腔之病,为三焦之病,为淋巴系统之病,在此胸腹二腔、三焦、淋巴系统,三个词之义是相通的,这些地方所表现出来的病症都属少阳病。同样也是将少阳病明确在半表半里,其器官就是淋巴系统。淋巴系统全身流灌,表现的病症多且繁,属于一种全身机能的失常,所以治从少阳,即可治疗全身机能失常引起的诸多症状,这同样认同了三阳合病,治从少阳的观点。
但所谓三阳合病,我们返本还源,以《伤寒论》对疾病的认识为基础,结合六经提纲,笔者认为三阳合病当是:疾病在人体的表位、里位以及不属于表里位的半表半里位都出现了症状,治疗之时还是要以《伤寒论》中“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指导思想,以“有是证,用是方”为主,“抓主证,辨次证”即使有三阳合病,人体表里内外通身俱病,不管病在何处,就以其疾病的病位表现来选择相应的方药,我想这才是仲景的精神所在。
4.结语 表里诊治体系是《伤寒论》核心内容,我们不言自明。仲景被称为一代医圣,其著作《伤寒论》及《金匮要略》能流传至今,是因为书中论述的医理都是从临床中归纳整理出来的,并非空想乱谈之作。“半表半里”依据《伤寒论》所述,在人体的位置根本是不存在,而医学是不断发展的,基于对病症反应的认识,张仲景在论广《汤液经法》时了解到了表里辨证已经不符合临床使用,疾病表现部位有在表(四肢九窍和皮肤)的称为表证,有表现在里(脏腑)的称为里证,有表里二者都表现的称为合病或并病,也有表现不在表里二者的就称半表半里证,所以笔者对于半表半里的认识应当是:没有此地,但有此证。
再者,排除法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经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提到,但我们可以发现“排除法”其实已悄然蕴含在仲景的辨证思路中。许多医家为了争论半表半里位于何处,自行添加了许多的猜测,以华丽难懂的字语和理论来装饰半表半里,或以讹传讹,不加查证《伤寒杂病论》原意,以《黄帝内经》理论来释《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辨证思维,其实并不妥当。古代中医的辨证思维是朴素而直接的。一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理论从临床中而来,我们应用时自当将理论回归到临床当中,只要不乱加猜测,所见何证,就用何方,辨证施治准确,自然方药效如桴鼓,人人都是一代仲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