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的定义
访谈和亲密接触、谈话、小团体讨论等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访谈的概念中涵盖了如下关键词:
互动
访谈是一种互动,因为在访谈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交换和共享,共同扮演角色,共同承担责任,共享感受、信仰、动机以及信息。如果只有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说话而其他人只是听众,那么这就不是访谈而是演说。在一次访谈过程中,你所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在问询和接受问询之间转换的。举例来说,当你咨询一台新电脑的情况或者在租房还价的时候,或者向招聘方提问以及在向护士和医生提问以确认某些情况和信息的时候,你处在提问者的地位,尽管在整个活动中间你所扮演的主要是接受者的角色。当对方回应你的问题或者跟你还价的时候,他或者她就扮演起提问者的角色了。
(旁注)访谈融入了交换和分享。
(旁注)角色会随时转换。
互动并非意味着对等。某些访谈,比如新闻采访、咨询和招聘,理想的说话比例大约是70%对30%,其中接受访谈的一方说得多。而在其他的访谈比如提供信息和销售过程中间,访谈的主动一方则反过来需要多说多问。一次成功访谈的关键就在于访谈双方都明了各自适当的说话比例。
互动也意味着在访谈过程中责任的分担。在说到一些常见的访谈,比如招聘、新闻采访和说服性咨询的时候,我们往往倾向于关注承担责任的一方——参加招聘的求职者、新闻采访中的记者、医患交谈中的医护人员、说服性访谈中的销售人员。其实访谈过程中的双方都需要对访谈的成功或是失败负责。比如,招聘人员需要仔细研究应聘者的证明资料,要随时掌握招聘单位的信息,最后需要对应聘者的申请给予诚恳并且是完整的答复。另一方面,应聘者则需要在之前做认真的自我分析,准备好详尽和真实的证明资料,寻找招聘单位以及招聘的职位,对于各种问题要给予认真和诚实的回答,当问到招聘单位和招聘职位的时候提问的措辞也需要注意。如果你没有充分展示相关信息,也不愿意接受并且听从他人意见的话,那么你也就别指望从你的顾问或者老师那里得到什么有用的帮助了。所以,一次访谈要获得成功,访谈双方都负有责任。这就是为什么在分析访谈的时候,本书始终强调访问者和受访者两方面的原因。
(旁注)双方都要对访谈的成败负责。
(旁注)充分展示,对访谈来说是必要的。
如果访谈双方不愿意分享感受、信仰、动机和信息的话,就无法顺利地进行访谈。在一次访谈开始之前,你得明了自己和对方的感受(自豪、恐惧、愤怒、怜悯)、动机(安全、归属、自由、抱负)、信仰(社会的、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宗教的)以及相关信息(事实、数据、选择)。莎拉·特郝姆(Sarah Trenholm)和阿瑟·简森(Arthur Jensen)认为,这是一种创造和共享意义的互动行为①。我们通过字词以及接触、拥抱、握手和面部表情——这一系列的语言及非语言信号来表达我们的兴趣、关注和反应,由此进行意义的创造和共享。
(旁注)所有的访谈都伴随着风险。
如果访谈双方都对各自重要的感受、动机、信仰和信息有所保留的话,访谈就无法成功地进行。试想一下,如果你不愿意向上级报告某个产品的缺陷,不愿意对某个公司打算雇佣或者提升的人发表你的看法,不愿意表露和客户相冲突的态度,这将会给访谈带来什么样的结果。亲密的人际交往中间存在的危险性可以降低但是永远不可能消失,但是如果访谈双方都为了“安全”而过于小心翼翼的话,那么访谈就会失败。
过程
过程是在某种层次的系统或架构中进行的、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变化的变量之间的互动。互动双方都希望达到特定目标,而这种互动本身可以产生推动力量。交流性的互动并不是静态的。角色的改变、信息的交流以及感受的表达都会产生各种反应和领悟。继而这些反应和领悟会打开一片超乎想象的探索和发现的新领域。虽然每一次访谈都是个别的,但是都包含了交流互动的基本要素,比如感知、口头和非口头信息、各种层次的表露、反馈、聆听、动机、预期以及假设。
(旁注)访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
新近的研究揭示了性别、年龄、文化是如何影响互动交流的进程和访谈的结果的。每一次访谈都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在这些特定的地点中包含着特定的目标、人物和声音;伴随发生的很多事情总会引起或好或坏的影响。访谈的各方也会给这种互动带来知识、经验、预期、压力以及个人的局限。
(旁注)访谈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
就像其他过程一样,一旦一次访谈开始,我们就“不可能不交流”②。这种交流可能是有成效的也可能相反,但是只要我们在对方的视听范围之内,我们就肯定需要这种交流。在寻求或提供咨询、求职面试、信息交流、健康关怀、绩效考评等诸多访谈中,都会时时面临成功或失败这两种情形。第二章将要提供一个总结性模式,介绍、分析和描述各种会影响到访谈进程的变量。
(旁注)访谈一旦开始,就成为一种进行中的过程。
当事方
(旁注)双向的进程含有两个当事方。
访谈可以包含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比如两个招聘人员面试一个应聘人员。一名记者采访一个家庭,了解发生在他们家里的火灾情况。三个朋友一起讨论寒假的旅游计划,父母和心理专家讨论孩子的行为)。然而一次访谈只包括了两个参与方——访谈的一方和接受访谈的一方。如果出现超过两个的参与方(比如有四个学生讨论一次野外计划的实施,三个不同公司的潜在购买者考察一片土地),那么这就是一种小团体交流而不是访谈了。访谈方和接受访谈方并没有明显的区分。访谈是一种双向的、二元的交流,更多参与方的加入会把访谈转化成完全不同的其他的交流形式。
目的
至少有一方(最理想的话应该是双方)是必须为着某个重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娱乐——以及对于特定问题的关注而进行访谈的。访谈以这种预先的规定性以及严肃的目标区别于其他社交性谈话以及非正式无计划的交流——比如在商场遇见一个熟人。即使我们很少在事先就对自己所说的话进行组织,访谈也必须有所计划和条理化,哪怕只是事先在小纸片上写下或者在心里准备一下访谈的目标以及要涉及的主题。
在大多数成功的访谈中,访谈方都会考虑好如何开始访谈,选择讨论的主题,准备好可能会被问及的问题,准备好需要提供的信息,决定如何以及何时结束访谈。在第4章中我们会讨论开始、发展以及结束访谈的一些原则和技巧。
(旁注)所有的访谈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结构。
尽管成功的谈话和访谈有很多共同点,比如都强调轮流说话和倾听、让双方都感到愉悦和回报的相互关注、有效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的不同。试想一下,如果你申请更换专业或者暑期实习被拒,你去学校咨询处咨询而又不计划好你该如何开始,你该如何陈述你所遇到的情况,你该提供哪些信息,你该问哪些问题,你该如何对答以及你该说些什么,那么结果将会怎样?再试想你有一个总是对谈话进行事先计划(包括主题、谈话者时间分配以及所希望的结果),总是主宰谈话并且经常显得居高临下的、不可一世的朋友或者同事。当你要去拜访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情况又会如何?我们很可能会尽量避免和这种人直接接触,而仅仅是发一封电子邮件了事。
(旁注)访谈不仅仅是交谈。
问题
在所有的访谈中提问和回答都是十分重要的。某些访谈,比如市场调查和新闻采访就完全由提问和回答所构成。另一些访谈,比如招聘、咨询和医患交谈,则是由提问与信息分享的混合体组成。其他一些访谈,比如销售、培训以及绩效考核则包括了访谈双方策略性的提问,以获取和阐明信息,并且改变对方的思路、感受或者行动。
(旁注)所有的访谈都包括问题和答案。
试想一下,两方面都不提问题的访谈会是什么样的?当你要购买或者出售DVD机的时候,在获取或者提供实习信息的时候,在接受或者提供学业、就业咨询的时候,如果没有任何一方提一个问题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情况?提问是一种访谈双方都会用到的工具,用来获取信息、检验发送和收到的消息的准确性,证实印象和假设,激发感情和思维。提出和回答的问题有多好,一次访谈就进行得有多好。第3章将介绍提问的各种类型及其在访谈中的使用和误用的情况。
(旁注)提问在访谈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访谈是两个当事方之间的一种相互交流的过程。至少是其中一方拥有预先设定的、严肃的目标。访谈涉及询问和回答各种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