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一

太阳病脉证并治之一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阳伤寒,有不少人变化得十分快,往往措手不及。寒气收引,容易直接损伤阳气,容易造成血瘀和痰饮,症状也重。这条说的就是分辨太阳伤寒的变与不变,也就是传与不传。7日后,头不疼了,这个太阳伤寒,以头痛始终伴随,头不疼了,说明邪气和正气交战后消耗差不多了,要好了。一般感冒,7天左右痊愈,皮肤缝合,一般7天左右愈合拆线等,很神秘。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这条是对太阳伤寒提纲来说的。它说啊,伤寒在太阳,刚得了一天,注意,是一天。太阳伤寒,有不少人变化得十分快,往往措手不及。如果脉不紧急,就是一般浮紧,还不要紧,变化不大,经过常规治疗就可以痊愈。如果“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颇欲吐是恶心得厉害,总想吐,这是要传少阳了,少阳就有个心烦喜呕的症状。若躁烦,是要传阳明了,阳明症状就是燥热烦渴啊。

以前说过,人体对寒十分“感冒”啊,很敏感和重视的,所以这个书也冠名为伤寒啊。在这个体现出来的症状的基础上,再见到脉数急,那就证明,病马上要向少阳或者阳明进一步深入转化了。这个临床常见,因此见到这个情形,就要做好准备了,不要掉以轻心。寒气收引,容易直接损伤阳气,容易造成血瘀和痰饮,症状也重。而中风不过是干燥津液而已。

这条说的就是分辨太阳伤寒的变与不变,也就是传与不传。你们以后见到这个情况,就会给患者预测了。这个情况的出现呢,他必须要传变,治疗不治疗,他都要传的,等传到里面,稳定了,才能最终经过辨阳明或者少阳,才能治好。这就是这一条的关键性所在,要记住。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这一条,是紧接着上面说的。如果2~3天,没见到少阳和阳明的反应,脉也还是不急数,就说明他稳定在太阳表位了,不能传变了,可以放心的用太阳伤寒治法治好的。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这个第八条,说得很成问题。有用传经解释的,就是内经的一日一经,7天它又回来了,里外转了一圈。你们想想,那不就是这个7天内,他六经症状都表演了一回,这可能吗?这人是活的,他有抵抗力啊,能允许你邪气随便“逛”?他一旦允许了,说明这个人也要没有抵抗力了,有生命危险。

他书上说,7日以上,就是说包含7日的10天、15天等,反正得超过7日才算。7日后,头不疼了,这个太阳伤寒,以头痛始终伴随,头不疼了,说明邪气和正气交战后消耗差不多了,要好了。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个话,要如何理解呢?他是说,7天后如果病要出现传变迹象呢,可以针足阳明的穴位,一般就是足三里,就不传了,遏制住了。为什么针足三里呢?其实,就是因为你胃气不足,病才要向里面传的。你针足三里,可以条畅胃气,增强抵抗力。这个足三里确实是个保健穴,能调补胃气的。《内经》的理论呢,就说他强健脾胃。这个条文,要上下联系活看啊。

这个数字“7”,在生理上很特殊。他要传的时候针了,一般就不传了,就还是留在太阳部位。一般感冒,7天左右痊愈,皮肤缝合,一般7天左右愈合拆线等,很神秘。伤寒说了,阴病6日,阳病7日,就概括了。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条就是说明这个规律的。我们知道,10个数字呢,1、2、3、4、5是生数,6、7、8、9、0是个成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个水火数,代表阴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嘛。水是阴,火是阳。水的成数是6,火是7。万物一旦长成,就要走向灭亡的。这个阴邪和阳邪也是这个道理,经过6~7天就该走向衰落了。这个大家理解了就行了,不懂的就看看河洛基础,可以帮助理解。这点有不少乱解释的,不要被误导。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这条是说啊,太阳中风证,药也吃了,病也解了,但还有点遗留症状,总有些不舒服,这个不用治疗,过12天左右,自然就好了。这是身体自我二次修复的一个过程。

这个12,也是个大概而已。12是6的倍数,风是阳邪,它伤的是津液,津液是什么?气中血,阳中阴啊。津液的恢复就要在这个6上体现规律的,二次修复就是12天,这是指正气的自我恢复的。引申之,那个寒邪是阴邪,它伤人体阳气,身体对阳气的二次修复就是7的倍数,14天。这个作为一般了解就行了。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个说的是太阳中风证的,他把中风证又进一步叙述得很详细。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大家对比一下就清楚了。

“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这个是从脉上解释症状的。阳浮而阴弱,这个阳是指浮脉,浮脉为阳表病居嘛。阴弱,是指沉脉,用手向下一按,沉的位置跳得无力。浮脉是有表邪,沉取其脉呢弱,沉代表阴分,内里津液不足啊,出汗出得多伤了津液了。邪在表呢,是在阳分啊,它自然要被阳气驱逐,就体现发热这种症状。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这条说太阳中风的症状就细多了。啬啬恶寒,怕冷得厉害,蜷着身子,总愿意哆哆嗦嗦地盖着被子那个样子。淅淅恶风,身上有汗,风一吹就凉啊,所以怕风。翕翕发热,是邪气居于肌表,身体要通过汗来去除,但是还去不掉,毛孔不利啊,不透彻,翕翕就是毛孔像羽毛一样被覆盖着,要发热。

所以啊,感冒不是单纯的光发热,还要恶风的,这条就看出来了,不过是彼此表现得有轻重而已。鼻鸣干呕,是说邪气在阳之表位,这个卫气津液就要排除它,就聚集在体表和上焦这个表位。所以要鼻鸣,就是鼻子不通气了。这是个代表性的,感冒是七窍都不利的。还有,从基础生理来讲,《内经》说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这个知道一下就行。干呕是因为外不透,气不旁流,就都往上冲,恶心啊,还吐不出来,你说他难受不?

“桂枝汤主之”,有这个太阳中风的症状了,怎么治疗呢?就是桂枝汤!这回就进入方证实质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桂枝汤:

这个桂枝,味辛甘性温。书上说去皮,这个不对的。桂枝药性都在这个皮上呢,实际目前临床都不去皮。辛药,都有个发散外邪的作用。《内经》说了,辛甘发散为阳啊,桂枝体现这个特性,它走肌表,温散,有个微微发汗的作用。

学生:陈修圆之侄陈鸣岐说:“古人用桂枝,惟取当年新生嫩枝,折视之内外如一,皮骨不分。若见皮骨可以辨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

这些都是臆断,根本脱离临床,这样的人不少啊。不切实际的,都是“思想家”。

《神农本草》的桂枝药性和主治是: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桂枝去上逆,是因为外邪去除后,气能够通过肌表旁流了,气才不上逆了。性温味甘,甘入脾胃,温养胃气,增兵啊。辛味升腾发散,这是药的辛味共性。生姜,辛温,汁多,能够解表,止呕,温胃。两个合起来呀,增加了发汗解表的作用了。为什么不用强汗的麻黄?因为中风证汗出已经伤了津液,不适合再大发其汗,要养胃中津液,护胃气了。

甘草呢,神农说:味甘,性温。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这个是说的生甘草。书上用炙甘草,增加它的甘味和温性,入胃中养胃气啊。甘味还有个作用,就是缓急。什么急都缓,急热、急痛等都有效,缓解一切症状的。

学生:现在的教科书说甘草和百药,医生开方都喜欢加点甘草。

甘草和百药,神农没说。说它和百药,是它味甘,可以解百药的偏毒的。生甘草解毒,过去中医外科消毒都用生甘草汤。

大枣呢,神农说: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你们看看,这个“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在这里用得很贴切的,养被伤的津液,还能调和百药,增强药效。

这个芍药啊,用得很有意思。芍药,过去是赤白不分,现在是多用白芍了。这个白芍,味其实是带酸的,说它不酸是胡说,说的人没尝过。神农说呢: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你看,它入血了,祛除实邪,止痛,还利小便。内不通则外不透啊,加白芍,就是有个反佐性。一个是酸凉,收敛一下,不要发汗太多了,微利小便,帮助透表。《内经》说,酸苦涌泻的药理作用。不要汗得多了,也不要过于滋补腻脾胃,它就是这个作用。经方用药配伍,都有这个反佐的特点。你桂枝和生姜发散,我白芍怕你无制乱来,就控制你,约束你一下,把握这一点。这就是方剂配伍的一阴一阳之为道的体现。

这个桂枝汤,就这么个精当的配伍方法。养胃气津液,还解肌表风邪,不是大发汗,是小发汗,很平和,说他是方剂之祖也可以。一切配伍法则都在这里体现。这个总结呢,就是以辛散之,以酸泻之(反佐),以甘缓之益之,阴阳配属,各尽其妙。

这个桂枝汤,还要说一句。桂枝、白芍虽然都是三两,但是你看“堆儿”的大小,桂枝三两一大堆,白芍三两一小堆。桂枝是个君药啊。

他下面说服药方法,要喝粥助药力,粥能补胃气,增强正气驱邪。盖上被,微发汗,出薄薄一层就可以了,出多了可不行,伤津液而不驱邪了。这个要记住。还有就是服药忌口,无论什么病,都要按照这个法则忌口,不然影响药力。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这条呢,大家注意,它有个深意。什么深意?就是告诉你,这个太阳中风证,它也有头痛症状的,不要错误认为只有太阳伤寒证才头痛。总纲第一条说: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二条说中风: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三条说伤寒: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第一条概括下面两条,要对比参合来理解。这第十三条就为了说明这个问题的。只要是太阳病,只要有汗出恶风证,无论头痛身痛,都可以用桂枝汤。他用意就在这,怕你学得死,就又给强调一遍。这个伤寒书,我们就要这么来读才行,才能认识到古人的良苦用心啊。

14.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四两)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疏音)。字典上没这个字,一些书上把这个病的方剂写成桂枝葛根汤,是错误的。桂枝葛根汤里面有麻黄,是发汗的,是针对太阳伤寒的项背强,无汗而设的。这个14条是反汗出恶风,他加个“反”字,就是告诉你要和伤寒恶寒的项背强来鉴别的。

你们与31条对比一下: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本条,就是太阳中风证,项背强为主要症状,所以要用治疗太阳中风的桂枝汤来加葛根进行治疗。这个项背强几几是个什么症状呢?就是患者感觉到,从腰的上部到脖子这个区域呢,紧张,酸痛,簌簌的,像有虫子或者风一样地窜。严重了就要抽筋了,就是痉挛啊,那就要发展为“痉证”了。将来讲《金匮》就有这么个病的。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津液伤损的原因,和那个伤寒的这个症状原因有区别,这个等讲到31条时候再说。

这个葛根呢,神农说: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这个药,他生津液,除热,尤其是对背部脖子这个地方的“痹痛”有专门治疗作用。痹是个什么东西呢?是麻痹,阻滞不通而痛的意思。《内经》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个葛根味甘,也是个缓急药。所以,这个病是太阳中风证,还有背部脖子紧张疼痛,就是个“痹”证嘛!它簌簌地窜,就是风的表现,走窜嘛。所以要在桂枝汤基础上加这个葛根。

这个方子用的是葛根汤,所以,把它删掉就可以了,要用桂枝加葛根汤。就是桂枝汤原方加葛根四两。去麻黄也不对,它桂枝和白芍的量不对,按照桂枝汤原量,桂枝、白芍都是三两。

学生:我是看了胡老的书再来听课,感觉比较清楚一点,那本书也没有去麻黄的,但讲解里面有。怎么去又不对,不是桂枝汤加葛根嘛。噢,应该是桂枝汤加四两葛根的。

桂枝汤前面书上有,去看看就知道了。药量配比十分重要!芍药和桂枝都是三两。把麻黄去掉!这个服法,和桂枝汤一样,微取汗,不要大汗伤津液,禁忌方法也和桂枝汤一样。不同的就是不用喝粥了。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太阳病,是个表证,正常来讲,治疗要用汗法解表邪。用下法,就是用泻药,那就不对了,就误治了。这个太阳病的中风,本身就津液上聚,有个鼻鸣干呕”嘛,本身就有个气(津液)上逆上聚啊。你给错误治疗,用泻药往下打,打得厉害,药力很大,邪气就要内陷,就成为变证,转到别的经上去了。

这条呢,是说如果你泻药的力量不大,邪没有内陷,还在肌表,就会气上冲。为什么呢?内里的正气足啊,你泻药没伤它多少,它还有抗击能力,就要反击的,它就气上冲,所以要用桂枝汤,他病没有传变,还在表位。如果下的力量大了,伤了内里正气了,正气无力,就不反抗不上冲了!这个病就内陷传变到其他经了,就不能服桂枝汤了!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这条就是讲上一条的。说太阳病得了3天了,也给发汗了,汗得不得法,大汗就不解嘛。一看到不解,好了,那就吐吧,或者下吧,或者给用火针治疗吧,还不解,这就有问题了。你乱治,病已经不在表了,它变了,变到别的经了,要看它体现哪个经的病证而用别的经的方子去治疗了,变了就不能用桂枝汤了。看它是变为少阳病了还是阳明病了,还是太阴病了等,随各经的方证去治疗了。

17.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方五。

这条说呀,桂枝汤是解除中风邪在骨肉的,是祛风的。它发汗力量不大,驱邪的霸道劲头也不大。如果这个人啊,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是太阳伤寒证了,不是中风证。伤寒是在皮肤腠理,没到肌肉筋骨那一部位,要强力驱除才对,要强汗才行。这个不能给用桂枝汤了,不对证了!能好吗?所以,书上极端严格地谆谆嘱咐:常须识此,勿令误也。不但是这个问题,其他病也都这样,都要极端对证才行啊。

学生:就是没汗的不能用桂枝?

对,这是个运用法则。过去有人总结的就是:太阳病,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这样对比就知道了。这个麻黄药性,将来讲的时候就有意思了,它不“辛散”,却发汗。起码见到太阳病这两个常见病,都会治疗了。桂枝汤记住,桂枝是个君药。伤寒的讲解,传承的这个流派,讲的也有不少出入,不过出入不大。

学生:所谓的“方五”是否应该保留?如果保留,应该是桂枝汤了吧?我看宋本的没有注明是什么方的。只有一个“五”。而且是连着16条的。

这个方五,他根本就是错加的。他这条是讲中风和伤寒的方证分辨,不可能给搞出个方子来。

18.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客,就是喜欢喝酒的人,酒瘾大,喝得多,伤身了。他有个特点,就是内有湿热,里面热,内蒸而出汗,类似阳明的那个蒸蒸汗出,酒漏子,呵呵。这个酒客,得了太阳中风病,不能用桂枝汤。

学生:那酒客得了这个病,咋办呢?

酒客得了这个病,要注意清里热,不能用甘味为主的药。

学生:《素问•风论》“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这里呢,仲景没有说用什么方子,其实,根据具体辨证可以考虑用泻心汤、白虎汤、小柴胡汤来化裁的。总之,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无论如何化裁,就是不能用甘味药去温里,不单是桂枝汤。里面有湿热而蒸,汗出,桂枝汤是甘温补胃气而解表邪的,本来就里热,再给加点热,这个热就要上涌,中风本来有个“干呕”,这个里热上涌,就要真呕了,要大伤津液的,这个要注意。

干呕和呕不同:干呕是有声无物,呕可是有声有物。吐是有物无声。

这条重点就是,有内热的人(包括酒客)得了太阳中风,不要用甘温药,会伤津液的。另外,甘药本身就有使人中满的告诫,就是使人内热壅滞,严重就上涌。喝酒的人本身就有喜呕的毛病。

学生:找到《内经》治酒风的方子了。帝曰:善。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病能论篇第四十六》)。麋衔是啥?

内经的方子看来就是解决湿热的。鹿衔草,一名麋衔,主风湿痹痛,惊痫痈肿。鹿衔草有卖的。内经的这个方子看来很不错。

学生:合以三指撮为后饭?什么意思啊?那是多少?

三指撮是指用量的。一捏,约3~5克量。

其实,用五苓散去桂枝,加鹿衔草也应该很好,理论上可以。

学生:《素问·病能论》:“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王冰注:“饭后药先,谓之后饭。”高世栻云:“后饭,谓使药下行,而以饭压之。”也有认为是先吃饭后服药的,如马莳云“后饭者,药在饭后也。”

这个条文,还是要上下参看的,条文说酒客病,病的什么呢?当然是酒客病太阳中风了,所以既使是桂枝汤证,也不能用桂枝汤。白术和泽泻还有茯苓的临床运用是有根本区别的。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9.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这条是说,本来有喘病的人,患了太阳中风,要用桂枝汤,就给加厚朴和杏仁。这个久病哮喘的人呢,一旦感了外邪,就要勾动病根的,所以要加厚朴、杏仁这两味药,实际临床也是这样用的,效果很好。

厚朴,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这个厚朴,是火中金药,专门调这个金火关系,降金气,可温肺降气。它苦,能够解火来伤金的,所以调和金火关系。

杏仁呢,也是苦温,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心,奔豚。一个道理,它降肺气,定喘止咳的。这两个药可以作为对药使用的。

久病的哮喘,就是上焦肺里有痰饮秽浊,寒包火或者火包寒,往往寒热错杂。所以呢,用苦的清热作用、燥湿作用、涌泻作用以及温肺作用(肺是寒热都怕的),寒热问题都解决,金气降敛了就好了。这个了解一下就行了,具体基础病理将来讲《内经》会详细讲的。

20.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这条是接着上面那个酒客条进一步讲的。有内热就不能服桂枝汤,你增加内热,内热蕴集上涌,或者热伤胃络,或者热灼肺金,重了就产生痈脓,胃痈、肺痈肺痿都是热伤造成的,所以就吐脓血。这条就是进一步告诫我们,不在乎而强给用个没完,就是这个结果,要辨证。

这些条都是讲桂枝汤的,书上说得很细的,他就怕你乱用。

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条有点意思。太阳病当然要发汗,无论中风还是伤寒。他说,发汗漏不止了,什么问题?你给误治造成的。没有汗而恶寒,是太阳伤寒,肯定要发汗,多点也不要紧。中风呢,要发汗,是微似汗才行。这条就是说,太阳中风,你给按照伤寒去治疗了,发汗大劲了!我们知道,大汗淋漓,重了要虚脱、休克,就是汗多亡阳啊!身体的阳气随着津液跑光了。

学生:故用附子温阳?转少阴了吗?漏汗恶性循环了,伤津液亡阳气,阳气虚了又收敛不住。

阳虚收敛不住,漏汗不止啊。这种情况,肯定无力固表,能不怕风吗?

“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你大汗脱水,尿能多吗?还尿就更脱水(津液)。没有了津液,阳气还不足,就要四肢紧张,不能屈伸,重了就抽了!这个情况,还有个症状,就是皮肤湿冷,阳气不足嘛。阳气也不化津液了,就是个随汗而脱。你们看看,那个西医的中暑休克就是这样。

这条,胡老解释说是归属少阴了,也对,应是个少阴外证。

学生:胡老后面还有一条也说到少阴去了,看书有点不理解。

嗯,解释得不详细,不全,给高度概括了。

这个时候,就要马上用对证的桂枝汤,温里增津液,解肌表风邪。同时,要加附子,来温阳了,来化气化津液,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

附子,《神农本草》说: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附子是热,不是温,这个要修正一下。附子是个木中水,它在木中(性质),辛主生发,又是个水中药,它大热,在水中,就是温化水液而化气这个作用,类似于水中的真阳啊。这回能够理解附子了吗?

学生:温水的时候会伤木吧?

这个水要是寒,木也就没有生发了,成了冬天的枯木了。没水就坏了,阳明病你给用个试试?再结合着神农药效,就理解了,认识它了。这条都明白意思了吗?将来呀,讲辅行诀的药性时候就有意思了,学起来也有兴趣。哪里不清楚?

学生:附子温阳如何化气的?是在下焦蒸腾水液化气?

是这个道理,在下焦这样,在其他地方也这样,都体现出它这个作用。它把阳气增加了,有了阳气的固敛作用,就不冷了,就四肢暖和,还有祛风寒作用,桂枝汤增加津液,补胃气,解风邪。津液恢复,阳气固敛,风邪外去,内里呢,津液与水达成气化,恢复正常了。你都脱水了,现在是给输液,过去就是饮水啊,包括汤药都是水嘛。它在中下焦这样,在脉内、脉外不也是这样吗?

学生:阳明的津液少,跟太阳发汗漏不止的津液少,不是一样的吗?是不是阳明的没伤阳气,这个伤了阳气。

是的,阳明是热造成的津液少,这个是伤了阳气了。伤了阳气就要救阳的,津液光丢失,没有水来化源就危险了,所以要用附子温阳气,资津液化源,还有桂枝汤补充津液,不是个很好的办法吗?这种理解,一旦熟悉了,就全书都明白了。有人说看不懂伤寒,是理解方法不对,尤其是夹杂脏腑经络、五运六气,就更不理解,更复杂糊涂。

学生:补阳起气而化津液?

是的。

学生:那时的附子一枚相当于现在多少克?

这个附子一枚,用量一般在50克。临床我看病情下药,不重的,用15~20克就可以,很重的用50克。附子,目前炮炙的都不过关。我用附子都是生用,先煎它一个小时,然后一起煎。这个很有把握,没危险,效果好,就是麻烦。

学生:没有生的呀,药店、医药公司都是制的。生附子是不是保存时间不长?

保存时间一样的。生药一般买不到,一般药店都是盐附子,都说咸了入肾。而辅行诀说咸入心,入心降心火。入肾呢,都说咸属水,你盐制了,不是减附子力量吗?所以,附子的炮炙方法,说法不一。我们有师承经验的医师,为了保存药性,不管他们那些说法,直接生用久煎。盐附子制得如果不到位,实际临床会严重影响效果。

学生:硫黄咋治?

硫黄过去是研末,用水淘,还有水煮的。硫黄,药店卖的都是制过的,没有纯生的。

学生:黑附子呢?姜附子是不是算制附子中比较好的?

我用过,都不稳定。这些药,一种炮炙过了,一种炮炙轻了,没法把握。姜附子和干姜附子有区别吗?如果用干姜炙增强祛寒的话,用生姜就增强解表了。

学生:天雄现在有没有啦?天雄好像跟附子是一个东西?

不清楚,临床也没用过。天雄、附子、乌头,都是一类,性质有偏差而已。理论上太热。这个,问问老药工就会更清楚。

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这条呢,也是讲太阳中风证误下后的治疗,这条要和15条对比着理解。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本条关键点就是这个“促”脉。这个促,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那个脉率快的促脉。这个“促”,有紧促、催促的意思,就像排队,后面人往前挤这个个表象。在寸口上的表现,就是寸实而浮盛,尺部沉而稍弱;脉率可以快,也可以不快。这个脉的意思就是上焦实,下焦虚。临床上高血压、呕吐等都可以见到,还有肺痈,一些心脏病都可以见到。

我们结合这个“促”脉,来说说这个条文,太阳中风,要用桂枝汤微汗解表,但是你用下法误治了。15条是用泻药,没有伤胃气,他胃气被激发而上冲,表证还在,可以用桂枝汤。气不上冲,就是胃气伤了,就表邪内陷,不能用桂枝汤了。这条呢,是接着15条说的。用了泻药,伤了胃气了,气不上冲了,怎么办呢,他书上给讲了办法。

“脉促、胸满者。”胃气伤了,但表邪没有内陷,还在表,但它想内陷,就是这么个阶段。外邪还在,胃气被伤而虚,这个表邪很紧急的要内入,还没有内入,就是脉促来体现出来,并且邪要内陷,就要胸满。这个时候,就要把桂枝汤的芍药去掉,因为芍药有内敛作用,还有泻中下焦的作用。你已经中下焦虚了,表邪要内入了,还用芍药不就使内里胃气更虚吗?不就敛邪内入吗?过去有人说,芍药是“小大黄”,这个比喻很形象。你们可以查《神农本草》,看看芍药的药性:白芍,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这个芍药就是有去除腹部实邪的作用,所以内虚而有表邪不能用。

“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这句,和21条对着理解。其实和21条该是一个条文,宋本给搞分家了。是说呢,下后伤了阳气了,有些怕冷了,就去芍药加附子。这些其实也是提示我们,教给我们学习桂枝汤的加减变方啊。这条,也迷惑了不少人,都没把这个脉“促”理解透彻。胡老在解释这条时候,讲得很好!过去师父说,这个脉促,就像有人在后面用枪逼着你往前逃跑,前面非常紧急,后面哈哈大笑,后面的不紧张。病象和脉象是统一的,脉分寸关尺,上中下部位啊,哪个部位有问题,哪个部位的脉象就体现出来,虚就脉虚,实就脉实。有人解释说,是表邪内陷了,内陷了就不能解表了嘛!还用桂枝干什么?况且,内陷了就是结胸了,要用陷胸汤了嘛。这条一定搞清楚,不然那个28条就搞不清了。

这两个方子前面都讲解了,这里就不说了。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臣亿等谨按桂枝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今以算法约之,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三个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个,合方,详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汤。)

这条更有意思。分三句。

第一句: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这个太阳病,无论是伤寒还是中风,到了8~9天就该好了,发于阳7日愈,发于阴6日愈嘛。7天了,还没好,到了8~9天,出现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疟状,就是疟疾啊,寒热往来的。但是这个是发热恶寒,又热又怕冷,像疟疾又不是疟疾,所以说是“疟状”。表证,特点就是发热恶寒或者恶风。恶寒越重说明寒邪越盛,现在是热多,寒少了,说明这个邪呀,它衰落了。不呕,说明没有内传少阳。少阳有个心烦喜呕的主证啊。清便欲自可,便是指大小便,欲是想的意思,自可,是自然无不适。大小便很正常,就证明也没有传阳明。阳明有个胃家实嘛。出现这个热多寒少,还没传变其他,我们就稍微放心了。

“一日二三度发。”它不是总恶寒发热,不过一天内有个2~3次出现恶寒发热,热多寒少。平时就正常。这是什么啊?余邪未尽啊,身体要清理他,打扫战场清理穷寇。这还不行,不能轻心,还要看看他脉象才放心啊。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一看,好,不急不慢,有缓和气象,要是紧就不好了,要传变了。“脉紧者为欲传”啊。结合缓脉,我们就知道了,快好了。不用治疗,好好将养几天就行了。

第二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到了8~9天,脉微而恶寒。这个是没有发热,只是恶寒,说明什么?表虚不能抗邪,邪气内入了,没有入少阳和阳明啊,大概是入三阴了,脉呢,是个微弱,外不足,里面也不足了。里要实,就是阳明证,脉有力。里面不足了,就微弱了。所以说,是阴阳都不足,虚得很。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内外阴阳都虚,就不能汗、吐、下,来再伤津液了。这个汗吐下三法,是个泻法,虚寒人是不能随便用的。这个怎么治疗呢?用三阴病的方法去治疗,要温补的。总之,随证治之。

第三句:“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句你们校勘了吗?这句是说,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它有第一句的症状,同时,面反有热色。面色红,有热啊。这不是要好了,是阳气在肌表郁住了,要治疗才行,所以说是“未欲解”。为什么郁住了?解释为“以其不能得小汗出”的缘故。这个阳气津液等,要把邪通过汗驱除,但是还驱不出去,彼此尴尬到这了。这个津液,在体表,出不去还要出去,就有个症状,身痒。严重了就出现“荨麻疹”等。所以,要帮助这个汗排出去,外邪就解了。它用了一个方子——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这个方子,它用意很有意思的。无汗就用麻黄汤汗一下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来个桂枝汤?它汗出不来,恶寒发热,热多寒少,说明有个太阳伤寒症状,这个要用麻黄汤来发汗。但是,它还有个症状,就是“如疟状”,发作有时,是定时的,一日二三发,发作有时,并且汗都快出去了,被寒邪阻滞了一下,桂枝汤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治疗定时(特殊情况)和不定时的发热恶寒。这个痒啊,也是风邪的一个表象,所以也要用桂枝汤。那么,这个病到了尾声了,就差这么点复杂情况了,就用两个方子合一起,取微量,发发汗,驱寒、驱风,就好了。

这个方子,是各取了药量的1/3,是用微量,就是针对这个微病的。书上说是各半汤,什么意思呢?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各取一半,合到一起服用。这个书啊,如果专门提到各半汤,就是这么个用法。如果不提,就按方量合到一起水煎就行。

宋本有个注解:“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我认为这个对,过去师父也是这样说的。为什么呢?合煎起来不是省事吗?这个问题我们曾经探讨过,把两个方子的药都放到一起煎,在高温煎煮下,各个药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呢,煎出来的药的效果是否和单独煎取的“各半汤”不同呢?这个我没有试过,但是理论上是这样的。过去老师说过,效果不同。你们有机会就研究一下吧。作为一个课题存疑吧。不清楚的我不敢胡说,呵呵,这条也是按照过去老师教的来讲的。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方十一。(用前第一方。)

这条应该和12条桂枝汤服法来对比。“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你桂枝汤证,服药还不好,就用24条,帮助驱邪。

这个刺风池、风府啊,可不要认为书上提到这个风池穴位就又和太阳经络联系起来。有不少人就说,你们民间传承这一派说伤寒六经与经络无关,这条你怎么解释?

第一,这是个经络针灸学的理论和方法,被伤寒借用来,帮助解决问题。除了针灸,我们还可以刮痧、拔罐子来帮助解决,难道说刮痧、拔罐子也和伤寒理论有联系?

第二,这个风寒之邪,在针灸学来讲,就是在背后风门和风池这个部位侵袭的,这里以头项痛出现,就近取穴,还能有“汗”的作用,针孔就是能够排泄吗?风府是太阳经穴位吗?不要断章取义来理解。

学生:用泻法?

针本身就是泻法。

学生:不是还有补法吗?

用针补,也是泻中补。针泻灸补,这是分辨法。你无论用针如何补,都是在泻的基础上讲的。你给人扎的大窟窿小眼的,能不是泻吗?张子和就管针法叫“汗”法。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浮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姜(切,一两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有的书中说脉洪大,是错误的,是前人笔误,改过来。脉洪大了就不是桂枝汤证了,还给吃桂枝汤,就不对了。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浮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这个就是说,脉浮,病还在表,大汗出不解,是发汗不得法,要微似汗嘛,你给大汗淋漓了,能解吗?还好,没伤津液,病还在表,继续服桂枝汤,按照方法就行了。“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这句,也是紧接着23条进一步说的。你大汗出,不解,并且形似疟,一日再发。形似疟,恶寒发热,一天两次定时发作,无汗了,什么原因?还不是汗出多了,毛孔大开,又感了点寒邪而已吗?

这个呢,没有身痒,没有面色红。受点寒邪,稍微用点麻黄汤发汗就可以了,桂枝汤证基础上还受了点寒邪,所以无汗了,这个时候,就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这个也是存在上面说的问题的。有机会就研究研究。说白了,那个各半汤,和这个汤,主治的都是太阳风和寒的合并证而已,看其彼此轻重而用药。这样就能够理解了。

目前研究伤寒的,都犯这个毛病。还有那个酒客病,我琢磨了一下,还是暂时不要和伤寒条文乱联系。《内经》的中风是否就是伤寒的中风概念,还有待探讨。《内经》讲的六经络的外感,就被后人强加入伤寒六经来解释了,很不合理。开合枢也是讲经络的,结果也给弄伤寒里面来了。伤寒自己没有提过六经一词,人家叫太阳病,少阳病……我们现在叫六经,不过是取其“经者,章法也”的意思,这个“经”害了不少人。“经”不害人,人自害也。把自己都害到经络上去了。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曰三服。

这一条,是讲太阳中风误汗的。太阳病,中风证,给吃了桂枝汤,本应该是对的,可是,人家书上说,服桂枝汤要“微似汗”。你可好,告诉人家盖被发汗,没给解释全,人家回去是盖得里三层外三层,汗是出来了,大汗淋漓了,这个大汗不要紧,伤了津液了。汗出了,表证没有了,转到阳明外证去了,为什么?伤津液了。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这是阳明外证啊。阳明有个白虎汤证,是脉洪大,口燥咽干,汗蒸蒸外出而发热恶热,也心烦。白虎汤证书上没说有口渴,其实也渴,不过不重。而这个误汗而伤津液的呢,不但有白虎汤证了,还“大”烦、渴。这个“大”就是突出个重点的意思。这个情况,你用白虎汤给除热不行了,不是十分对证了。它给了个方子,在白虎汤基础上加了一味人参。这个人参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呢?就是解决那个渴的,可以大补津液啊。

这个津液,我们以前说过,它是卫气,是阳。这个书上凡是提到“阳”的,就是指卫气津液。卫气是气中的血嘛。现在书上说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神农说: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甘,甘滋作用,微寒,可以清热。人参有解渴的作用。现在,我喜欢用东北的生晒参,作用很好,比党参强,个人经验,你们可以试试。

学生:南沙参可以不?

都不行,只有人参才行。西洋参没用过。理论上应该可以。党参也行,加倍用。

这条很简单,但是,有个关键就是,大烦不渴是白虎汤证,大烦渴,有渴了,就是人参白虎汤证。人参不能炮制,炮制了就助热了,要不得。你见到白虎汤证,有渴,不重,用人参白虎汤也可以,没人说你不对。

这个烦,主要用石膏来解。神农说: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创。石膏就是有解口干烦躁的作用,清阳明热。按照气血营卫来说,它针对的气和卫这个阳分热。阳分的这个热,只有是阳明的热才可以用石膏。它和人参一个除烦,一个解渴。

再看看知母。神农说: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它也有解渴作用,临床用肥知母,汁多啊。寒清热,苦泄下,清里热。它跟人参是个一补一泄,一个补津液,一个清热除水饮。他为什么还要除水饮呢?这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壮热,壮火,食气而津液不足,壮火它不化气(津液)了,它不去蒸化饮入的水,这就要微有停饮的。方子上照顾到这个细微了。临床见到很多,使劲喝水,原来舌苔黄燥,水多了,舌苔黄而厚腻了。这个就是微妙的地方。它为什么苦寒清热还能利水的道理。

甘草就不用说了,甘温滋补,还缓一切急,包括这个“大”烦渴的“大”,也可以看成急的一种。温呢,还有个作用,都是寒药,就要顾护一下胃气,不要被伤了。

学生:这个甘草是不是也可以助津液呢?

是的,有滋补津液作用。这个粳米呢,更有意思,一个是滋补,一个是养胃气,用谷气来养,很人道,呵呵。这条病啊,就是太阳传阳明了,表证没有了。前面讲过,表证太阳中风发汗过度,就要转阳明,这个几率太多了。所以用白虎汤了,有口大渴,津液也大伤,就加人参了。

这个石膏,一斤是16两。一两按10克算,是160克。

学生:嗯,我注意到伤寒的方子都是不先泡的,而且石膏也不先煎。

这个方除阳明外证,剂量重,迅速见效。有石膏的煎的时间都会长些的。为什么要大剂量迅速见效,因为这个热、烦躁很厉害,要急救,救火一样啊,不然就要出问题了,或者入里了,或者神昏了。这个方子是常用的,很有效,1~2付就解决问题。这条还有疑问没有?现在石膏都是处理好的小碎条,没有粉末了,不用裹了。可千万不能用煅石膏,要出问题的。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这条啊,其实就是个太阳阳明合病,都乱解释,理解起来很乱。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热多寒少,说明这个表证已经衰退了,里热有些盛了,这个病往阳明走呢,还没走完。“脉微弱者,此无阳也。”无阳,是无津液,津液亏了,脉微是少津液,亡阳的脉,虚脱休克常见这个脉,弱者血少,血少水就偏盛。这时候可以见微汗,还有桂枝证。

学生:那说不可发汗,为什么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呢?这个方子是有发汗作用的。这条从学伤寒起,我一直没明白。

这个津液亏,血不足,很衰弱啊,你不能以为还是桂枝汤证就给发汗更伤津液的。这个桂枝二越婢一汤,药量十分小,目的是微汗解表,微清里热,表里双解。桂枝配麻黄出汗,麻黄配石膏止汗。这个微汗,可不是“微似汗”,比微似汗还要轻的,有那么点意思而已,为的是解表不伤津液嘛。

桂枝二越婢一汤里面的石膏还有一个作用,除了配麻黄止汗,还清这个里微热。因为这个病还在表,刚刚传里,表要解了,里要热了,就两份桂枝汤、一份越婢汤来这样解决。桂枝汤呢,还有滋补津液的作用。它强调无阳,就是津液亏了,就要甘草、生姜、大枣来滋补津液,顾护胃气不伤。伤寒是时时顾护胃气的,就是怕模糊容易搞错,书上才把方子也搞得这样细。呵呵,就是太阳病伤了津液,影响到营血了,病要向阳明走了,恶寒少了,里热多了,是上一条的中间发展阶段。这回明白了吗?还有一个关键,就是这个人体偏弱,卫气虚导致营气也虚。明白没有?

太阳表证,发热恶寒是等同的。现在恶寒少了,表证就不多了,因为要传里了,里面有邪进入,就要有阳明热了。为什么要传阳明,因为伤了津液了,津液伤了,不化营血,营血也弱,气血都不足了,这个时候,要用桂枝汤微解表,用越婢汤的石膏解里热,配合起来,有解表意思,也有清里的意思。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桂枝(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这个28条啊,争论的地方很多,主要集中在是去桂枝还是去芍药上。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病机,然后就知道了。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这一句是说,有太阳中风症状,服了桂枝汤,或者用下法后出现的问题。服了桂枝汤,汗出多了,病不解,就要找原因了,你不好好研究,就给来个下法。这一用下法,造成里虚了,津液更不足了。

“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津液不足(会出现口渴饮水),里还不足,不能化水为津液,会停水湿而不化,加上这个表邪刚刚要进入里面,胃里面的停水也要上逆,结于心下而微满痛。津液不足啊,都有个小便不利现象。这个无汗,也是表邪要入里了,里面还有水阻。人这个身体呢,是上下通,内外通的,上不通,下也不通。后人所说提壶揭盖就这个意思,内不通,它外也不通。所以一个是要入里还没入里,就在这个心下部位,再一个,内有水阻,外不通透,就无汗。书上说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那么,人家表邪还在,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啊。同时,里面虚,有水饮阻滞着而不通,津液还少,就小便不利。中医说啊,水不化气,不化津液,小便不出,就是这个理。

从这条分析呢,你们看看,这是因为泻下伤里了而造成的,到底是去桂枝还是去芍药呢?这条可以这样读就明白了:服桂枝汤,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或下之,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芍药是个治疗里实的药,止腹痛的,也止其他挛痛。

牡桂,味辛温。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生山谷。

芍药,味苦。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

白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郑山山谷。

茯苓,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一名伏兔。生山谷。

学生:总的来讲:这一条的病机是津液不足,水饮内阻于胃。既然表证已罢,当去桂枝。

哪里表证罢了?

学生: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应该是水饮内阻,气化不利所致。注意这个“仍”,胡老强调的!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人家本身就是太阳病给误下了,因此表证还存在一些,就是因为里不通而无汗的。冯先生说没有表证,之后说用生姜解表,自相矛盾。桂枝本身呢,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要注意这个结气啊。心下微满痛,可没说腹痛。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这个呢,也要对比着读来看看。这个心下,就是心口窝这个部位,心下就是胃。你们对比几条看看,看是否是这个意思?

学生:仍不解者,桂枝不中与之也。是否可以理解为有些症状类似于桂枝汤的临床表现,但是并非桂枝汤可治?

学生:应该是被误治的太阳病吧?不一定是桂枝汤证。

16条说的是坏病,给治的不是单纯桂枝证了。22条前面课里讲过,是下后还有表证而内虚气上逆的,这个要去芍药。而这28条应该是接着这条说的,是一个情况,一个轻,气上冲,一个重,是内虚而停水。这时候还用芍药(小大黄)去泻里,是不对。这个病我见过,就是去芍药,一用一个准。这两天讲了白术和茯苓的作用,都是燥土利水饮水湿的。这茯苓还能够解水饮上逆的心下悸,加上桂枝去这个上面的结气,很合拍。桂枝和生姜呢,还能够解表,加甘草、大枣,滋津液而养胃气。这一个方子,就是解表去里虚水饮上逆而结气心下,水饮一去,津液一足,内外通彻,病就好了。你给加芍药试试,非变不可,要变什么了?要伤阳,要入三阴的。

这几条一定要详细咀嚼才行。整个书的条文都要这样对比着读,不然理解不了。不信你们临床见到这个病就试试,用原方去桂枝看看,反正不行就加个附子救逆,不会死人的。

学生:老师,请教28条说头项强痛,桂枝可以解决吗?为何不加葛根呢?有点奇怪。

可以,表解了就会好的。

学生:老师:问个问题:为何“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表邪不是要从汗而出的吗?

这个小便利,是下窍通,上面也就通了。人这个身体呢,是上下通,内外通的。上不通,下也不通。后人所说提壶揭盖就这个意思。内不通,他外也不通。看哪里不通就解哪里。如果气喘,上焦不通,导致大小便不通,就通上,下面就通了。如果大便干而导致气不降,可以通便。就是这个道理。服后汗随着尿一起出微汗而解。

学生:服用后会不会微有汗出?

是的。所以,这条解不清的原因就是没有对比条文,读得不细的缘故,也是个读书方法问题。我看医界好像还是在辨论这个问题没完呢?这个病,理论上讲,临床不用原方剂量,把白芍减少,不会出变证,痊愈的速度会减低许多。如果按照原量,把白芍用30克或者45克,就有事做了。

我找一段胡老的论述你们先看看: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这个桂枝汤去桂呀,这个桂也可疑,在《医宗金鉴》他改芍药了,我认为这是对的。因为他这个表还不解嘛,你把桂枝去了,拿什么解表?所以应该桂枝去芍药,我们经常用也是桂枝去芍药。我认为《医宗金鉴》还是对的,这个书错字有的是。像头前那个脉洪大,那肯定是错的。这段书主要注重这个“仍”字,他这个病呀,根本就不是桂枝汤证。他根本就是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根本就有这个病,就有这个证候。这个大夫看到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这个像表证,就给吃了桂枝汤了。这个就是药不对证了,所以这个病不会解的。他又看到心下满,微痛,心下指着胃说的。又满胀又疼,像里实,他又给吃泻药了,也不对头。所以他这个服桂枝汤,或又吃了泻药了,他这个症状有一点变,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才用这个方剂。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他如果里有停水,就是小便不利呀,影响表不解,那么里头胀满呢,你泻下也行,非利小尿不可。

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他由于小便不利,水不下行,他这个里边呀,他这个古人临床经验看出来,里气闭塞,他表不会通透的。所以非利小便不可,你无论是发汗,你越发汗越坏,发汗激动里边的水,那变证多端呀,那么下也不行。所以发汗呀或者下之呀,他这个病是永远不变的。那么怎么办呢,有表证是有表证,你要兼利小便。他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他肯定这是表证。所以他用这个桂枝汤去芍药。

这个芍药这个药呀,我们头前讲这个桂枝汤去芍药。他脉促胸满,气上冲得厉害,这个芍药不对头的,他要去芍药。那么这个小便不利呀,常由气上冲造成的。这个气往上冲,它诱导小便不往下行,随意利尿药里常用桂枝。你要把桂枝去了,这个五苓散都有桂枝,什么苓桂术甘汤都有桂枝呀。那么去芍药是对的,因为他这个还有表证,所以还用桂枝汤。本来是个中风证,所以不汗出,就是因为要通小便,是小便不利的关系。如果这个人小便要是利,肯定他上边这个不会心下满,微痛,他就是桂枝汤证,由于小便不利,影响汗,不出,那么他气上冲得厉害,所以心下满,微痛,他这个水往上不往下,那么表证亦然存在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主要原因就是小便不利。所以他把芍药去了加白术、茯苓利小便。小便一利,这个桂枝汤就发生作用了,这个表就解了,他是这么一个情形。

我们在临床上要注意这一点,比如说一个感冒,那随便吃点发汗药就可以,但要是明显的小便不利,身上发热等等的,你要不利小便,这个表证绝对不会解的。该用哪个解表药还要用,但是非加利尿药不可,治愈小便不利才行,这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这个书里头后头有的是,就由于里有停饮,不兼去饮,这个表是解不了。下更不行了,后头很多,我们随时解释这个例子。那么这个方子呢,就是桂枝汤去芍药加白术、茯苓,白术、茯苓这两个药都是利小便,利小便,这个利尿药呀也不都是一样。你像这个白术呀、苍术也是一样的,这个药它是温性药,偏于治胃停水,所以心下满,微痛。这个茯苓这个药呀性最平,那么他这个也是胃有停水,但是他是利小便的,很有力量。胃要是没有停水,这个术要少用。

这28条的叙述,是有桂枝汤表证,还有水湿不化的里证,所以,不能用桂枝汤原方,要去芍药。芍药有小大黄的说法,它专去里实,有泻的作用,这个28条讲的就是误泻后出现的病症,你不去芍药去什么?去桂枝吗?这个病就是桂枝去芍药汤证!

学生:是一个新证了。

这条文要对比着看才行。22条是这个证,28条也是这个证,但有水湿,就加了白术、茯苓。

学生:无汗的原因在于小便不利。里有不通,外则不透。这一点适合所有以后遇到的情况吗?

是的,里有不通,外则不透。有个时方,叫做防风通圣散的,你们看看,也指着里有不通、外则不透说的。

学生:有不通和不透,都是不通是始动因素么?那个防风通圣散是通大便。

这个方子是泻大便的,研究一下就举一反三了。外不透,可以导致里实的便秘,前提是要有表证。临床也常见到太阳阳明证的,这个太阳阳明要和脾约证分别开,脾约,在伤寒阳明篇叫太阳阳明证,用麻仁丸,老年人常见。我说的是,既有太阳表证,又有阳明里实证,这个临床也不少见。不然,发明个防风通圣散干什么?这个方很有效的。其实,用桂枝汤加承气汤就行。

学生:心下,是胃了吧?

是的,心口窝那个地方。

条文除了上下文有严格顺序连带,它横向也有连带,所以不熟读是不行的。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炙,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去皮,清酒洗,四两) 甘草(炙,二两)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这条要和“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对比一下看,看看哪个偏重?这29条,是伤津液重了,导致表证没有了,已经入阴了。他根本没进阳明,直接伤了阳气,阴的虚寒盛了。这个问题,看看以前讲的气血营卫的内容就知道了,这里就不解释了。

“脉浮,自汗出,小便多”是津液外泄,伤得重了,阴阳平和才互化,伤了阳,就不化了。它这个证,因为微恶寒,还有表证,这个表证呢,可不是太阳了,它属于太阴外证了。伤寒的太阴也有个中风证,要和太阳分清。

学生:老师,难道不是少阴外证?怎么是太阴呢?

书上没说太阴外证,只是说肢体烦疼。但是,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三阴只说了中风,没说伤寒,这个你们要研究理解为什么。中风,是三阴证也有的,和太阳中风大概症状相似。这个脉浮,不是太阳的浮,而是弱浮。大家都知道,少阴有表证,其实,三阴都有表证,我们为了鉴别不混淆,叫做外证。

学生:老师,您说这个三阴的外证与经络有关系吗?

这些问题不在这里回答,耽误讲课。讲完后,你们自己讨论,之后我再解答。

这个病,也是很微妙,入里了,还没入太里,我们知道,太里了,就是伤下焦真阳了,要用附子的。这个附子啊,是个针对真阳化气的药,它是在水里的火药,是蒸化水的。21条用桂枝汤加附子,是化气为津液,还要解表,防备病邪直接入里,也是表里双解,温阳而绝其表邪后路。它的症状呢,就是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而这条呢,是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注意这个小便难和心烦,脚挛急。那个用附子化水饮温阳了,有桂枝汤解表滋补津液了,就好了。这个呢,是小便多了,是里寒了,脚挛急,也是津液不足了,汗出多了嘛。但是,它有心烦。按道理用桂枝加附子啊,不行!不是那个病。人家已经不是太阳证了,入阴了,不能解表了。这个心烦啊,是个有热的现象。三阴证,有心烦的现象,但是,那个心烦是单纯心烦有热,比如,黄连阿胶汤的烦证。而这个烦,是上面有热,下面有寒,小便多了吗。它没入下焦啊,只是入了中焦了,入下焦了,就是里阴了,要四逆的!入了中焦,寒的不是十分啊,这个上焦的火还要挺一挺,挣扎一下,就表现有火而烦,上不去下不来的,水火不交的问题。

伤寒有一句,叫做下焦虚有寒,不能治水。所以小便要多,中焦是治下焦的,下焦就是水宅啊,要中焦制约的,五行叫做土治水。它入了太阴,应该说是入最里了,但是,它在太阴外证上,没入太阴最里啊。最里要吐利的,要有太阴里证了,就是太阴提纲了。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鉴别点,在微恶寒,脉浮。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人家是因为汗出而伤了津液,阳伤及阴,变了阴寒了。你还要认为是表证,发汗,就坏了。这个症状啊,临床的汗出虚脱休克就是例子。病入了太阴,在外要吐,在内要利。津液不足,中不治下,还不能导津液去下边养,脚挛急啊。书上说了,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你发汗,就更伤阳了,阴气不化,阳气不足,要厥逆了,不但脚挛急,还要四逆。咽干,没有津液,烦躁,上焦这个火不能下交,郁着。和人的感情是一样的。病还在外证上,在部位分,还在上,稍微及里,就吐。中焦的寒饮,偏上要吐,偏下要利。

这个问题呢,终归是中上焦的问题,是个太阴的外证,中焦虚,津液不足,不能化水。书上给个方子,甘草干姜,很简单!这个甘草,有补中焦脾胃作用,还增补津液,还能缓急,脚挛嘛。干姜呢,温热,辛散,有温中上焦,治水化气,微解表邪的作用。

干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它治疗上逆,温化水饮,还解表,主要是壮中焦的气,这样就制约了下焦的的水,让它恢复正常了。小便呢,就恢复气化了。

这个方子两味药,很精练啊。书上说的好,以复其阳。复中焦的阳。它就两味药,抓住症结,一切都解决了,这个思路,对我们有教益。见到尿多就用所谓的对症药来止尿,尿少就用芍药去利尿,不对的。28条的应该去什么,参考一下这个问题,要举一反三。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你给用了甘草干姜了,都解了,就是还有脚挛急了,这时候也要注意,足不温不可用,还是阳没恢复,不能用芍药甘草。这个芍药啊,寒啊,针对下焦的,去实邪的,对血分的。它要配合甘草,缓急嘛,并且有个温性的制约,还顾护胃气的。没有甘草配合,止痛效果不好。死学,听说这个方止痛就用,那个不行的。它有个辨证啊,乱用不行。一要有实邪,是血分病。二要痉挛急痛。三要有热象。一派寒的不能乱用。所以,第二句话要这样去理解。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这句也要细看。“若”,如果不是这个发展路子,而是津液伤了,人还壮实,火力旺啊,没成阴证,入了阳明这个里了。出现谵语。少与调胃承气汤,这句最有意思。伤寒书,总愿意用这个方子试病。它不强调汗要多么注意,即使汗多了,也有办法。它对下法啊,总是要强调,不轻易用下法,就是重在不伤后天根源。这里只说胃气不和出现谵语,没提胃家实,大便坚等。这个谵语是典型的阳明病,就像少阳的呕一样,但是,它症状表现不全,即使是阳明病,也是个轻的。这时候怎么办呢?试病啊,用调胃承气汤,不是阳明病,少少给点,也不伤正气,如果是,就是对证了,就痊愈了。

这个干姜,是偏于中上焦,你吃一口,咀嚼一下,就辛辣出汗,胃里暖和。你吃附子没这个反应,但是后反劲,它温暖中下焦的。这个大黄单用,泻的力量不大,甚至不泻;你给加上破气的药,什么枳实等,就有泻的作用。加上芒硝更厉害。你们自己回去看一下,调胃承气、小承气、大承气的这个配伍,这个将来讲到的时候要细说。

还有,桂枝配麻黄要大汗,麻黄配石膏要止汗而偏于里,去水湿。这个配伍方法,很有意思,你们要讨论,不要指着我硬性解释和灌输,举一反三啊。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这条是接着上条说的,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呢,是解释上一条;另一个含义呢,是要说明一个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这句: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上面那条呢,是按照病情的发展顺序来讲的,后面有个“若谵语者……”。

这条呢,书上给并一块了,就是说,这个病如果一开始就出现谵语了,入了阳明了,还津液不足而伤了阳了,产生厥逆了,是既要补津液,温阳温胃气,还要解决胃气不和的阳明谵语,该如何治疗的问题。你如果见到这种情况,就按照上条的“若谵语……”而直接用小承气不行,就又变“坏病”了。

学生:谵语是不是阳明特有的?

谵语啊,是阳明的一个辨别条件,就像少阳的呕,太阳的发热恶寒恶风等一样,临床要条件具备才算的。你见到呕了,就要考虑是少阳了,再看看人家有没有少阳症候群才能决定,不然不行。临床很多有“呕”的,不一定是少阳病。这个是辨证的准则,要注意。

那么,这种一开始就表现出厥,烦,脚挛急,谵语,要如何治疗?也要先救阳,救津液,救胃气。伤寒总要强调顾护津液和胃气的,基本是条条都涵盖这个思想。民间有句话,叫下不厌迟。这个实热病,一般不死人,晚治一步也不要紧的;亡阳的虚寒,津液的亏竭是重要的,不急救要死人的。所以呢,治疗的办法还是按部就班。先用甘草干姜温补津液,解决厥逆,书上说,夜半阳气回转,其实呢,你给用了药呢,不到半夜也照样解决。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夜半呢?《伤寒》没有一个废话和废字的啊。这个夜半,是阴气欲竭,开始生阳气,子时一阳生嘛,人体也要按照这个自然规律去遵守的。给你用了甘草干姜,你到了半夜子时足还不暖,就有危险了。是这么个意思。你到了半夜,阳气回转了,足温了,哦,好了,回阳了,不要紧了。还有脚挛急?好,这回不怕了,就用芍药甘草吧。

这些都解决了,好,这回该去除你这个阳明实热了,用小承气来微微使其便溏,不伤正气,就好了。调胃承气啊,大黄加芒硝泻得厉害,但是,它加了甘草,顾护胃气津液,还能缓急。不但缓病急,还能缓药急的。小承气汤呢,是和破气药在一起,大承气,又加个芒硝,它们就这个配伍进行区别。将来讲到阳明病这些证就具体讲,这里就简单说一下就行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