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病序言
厥阴病开讲前,有必要来个序言,不然就更发懵。薄薄的一本伤寒,把人搞的云山雾罩的。想明白厥阴篇内容,先要把厥阴的概念含义说说,还得从三阴三阳说起。阳有太阳和少阳,阴有太阴和少阴。这是阴阳四象。其中还隐藏着太少所蕴生的中间体,叫做阳明和厥阴,古人叫做阴阳的侧隐部分。
从阳的角度说,太阳为大,阳气最多,《内经》称其为三阳。少阳阳气最少,称为一阳。阳明者,两阳合明。意思是说,太阳和少阳的气均合而产生,比少阳多,比太阳少。关键就是这个合明的“合”字。因此,管阳明叫二阳。从大到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
阴的方面,太阴为大,阴气最多,称为三阴。少阴为小,阴气最小,按理该排为一阴。可是素问又说了,厥阴为两阴交尽。阴气极尽而去就阳。反而是它的阴气最少了。因此,少阴排到第二,成了二阴,而厥阴排为一阴。厥阴乃绝阴就阳的意思。
这就是三阴三阳中的“绝”阴的特殊含义。是阴阳循环链的重点连接部位,和那个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是一个道理。《内经》说的阴阳不相应,就是说的六者不是按照太少的常规顺序排的意思。
《素问·阴阳类论》中黄帝曰:“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一阴为独使,说的就是厥阴像使者一样,沟通阴阳。
你们再看看厥阴经络的体表走向,它在胸胁部突然跨过两经去和少阳交接,它以阴的使者的身份很主动的去和少阳沟通。所以它的身份很重要,一手托两家,沟通阴阳(图2-2)。
在伤寒三阴三阳辨证中,它是阴中的半表里,沟通少阴和太阴,同时,还要去和少阳沟通,阴阳相类,物以类聚而已,最容易达成沟通妥协。
厥阴病有两个主要证很明朗。就是营血不通和阴阳不通。营和血是少阴和太阴的问题,其沟通就像动脉和静脉毛细血管之间的交换。厥阴是代表,不去沟通,就要阴和阳(阴中之阳)不相接顺,出现四逆。此是其一。伤寒叫厥。还有一个厥的含义,就是整体的阴阳不相沟通,出现阴阳离绝的那个大厥逆,很危险。厥阴毕竟属阴,代表里,所以一旦阴阳不沟通,就出现明显的下寒上热,水不升,火不降。因此啊,四逆和厥逆的名词要细分清。厥,该是手足的那个阴阳不接续的逆冷。而四逆,该是不单手足厥逆而冷(营血不通),还要出现整体上下内外的阴阳不同。营血阴阳,共同不通的厥逆,才是四逆。
因此,厥阴篇胡老理解的就是四条,其他的不是厥阴篇内容,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
而医经家说的阴厥和阳厥,说阴厥就是阴盛阳虚,是水里的真阳不足。阳厥就是水不足而阳盛的手足和身体大热。伤寒为什么不提阳厥?因为都在阳明篇里了。就像书中不提温病一样,已经涵盖了。
基本上厥阴的含义说清了吧?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厥阴中风,汗出恶风,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身痛,手足冷,消渴,胸胁苦满,脉沉弦。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学生:和少阳相类,一阴一阳的区别。
是的,是少阴和太阴中风的症状都有,还要和少阳对比。宋本把厥证并入厥阴篇,就是考虑到厥阴“厥”的意义。
326.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图2-2厥阴肝经图
这条第九课厥阴提纲讲了,这里不重复了。
327.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这条也讲过了,没说的就是这个脉。厥阴中风表证,脉要弦而偏于沉,毕竟是属阴偏里。脉一旦出现微浮,不弦了,就是病由表而解了,也说明病转阳了,要好了。
328.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这条也不解了,没临床价值。你们要是好奇的话,以后遇到这个厥阴病,就后半夜去给开药治疗去,我是得睡觉。
329.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提纲条文上有“消渴”的症状。而这条的渴,就是单纯的渴,不是消渴无度。为什么渴?厥阴一般是中下焦寒饮,上焦阳气不降,火气上炎,就有燥渴现象。“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这也是权宜之计。他上面有热而渴,下面还有寒饮不化津液,这种渴,可以给点水喝,暂时可以解决问题,不要多喝,多喝了反而加重中下焦的水饮。
这样的东西都被列成一条条文,我觉得不可思议,估计又是哪条被错漏掉的。我们有时间就慢慢在后面条文里找,一定会把它归回去的。
330.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诸四逆厥者,是说手足逆冷和阴阳水火不交,这种情况不能给用下法,有实证的,也不能泻下,泻了就有危险了。虚家亦然。这是另一个意思,意思是说,不单是四逆厥逆不能用下法,凡是虚寒的病都不能给乱下,不然就危险了。
331.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先厥,胡老说是太阳伤寒,这对吗?
这条语序改一下:331.伤寒,先厥而利者,后发热必自止;见厥复利。
只有太阳和少阴属表位,也只有它们两个才有伤寒和中风。其他经没有伤寒,只有中风。
这个伤寒,应当是少阴伤寒传入了厥阴。太阳伤寒,说明表实,阳气盛。一般不误治,传也是传阳经。少阴伤寒,表虚寒,是有寒饮的,它传太阴要寒而利,如果身体壮实一些的,也可以传阳明,出现热证。
这个人,一会儿厥冷下利,一会儿又发热利止,不是厥阴的寒热错杂相争吗?这说明这个病人胃气还没有衰竭,可以抗争。还有,如果太阳伤寒出现厥逆,肯定是误治,多发汗导致的阳虚逆冷,转了阴证了不是?
332.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
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少阴伤寒,一般不发热或微热,二三天就传变,也有存留五六天的。但是,少阴的这个热,和下文的发热,是不符合的,因此还是要理解为少阴伤寒传入厥阴。
入了厥阴,先是阳气抗争发热了六天,之后呢,没有战胜,阴气就开始报复,出现了厥冷,还寒饮盛而下利。持续了九天,这是阴盛于阳了。我们临床啊,也见到过病人说过,这肚子里热几天之后又凉几天的,热的时候烦躁,冷的时候手脚都凉,还愿意闹肚子。西医就说自主神经失调了。
阴盛阳衰了,出现厥逆而且下利,胃气不足,寒饮旺盛,食欲是不振的。可是,这个病人反而是食欲不减,这很不正常,恐怕是要“除中”了。“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给病人点我们常吃的面饼试试,如果病人没有发热,说明胃气足,没问题,病会好的。如果吃了以后,突然暴热,这是脱阳了,必死。
“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如果吃了饼以后,没有出现暴热,而是正常的热,不厥也不利了,持续了三天,一般就没事了,会在第三天的丑到卯的这个时间,也就是厥阴欲愈时而痊愈。为什么会这样,他后面解释了: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这个解释啊,是在说明阴阳的平衡性呢。我发热六天,你报复我九天,我不服气,再发热三天,找个心理平衡而已。
“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如果这后三天的发热,到了时间还不解,这是阳气报复太过,没收住手,所以说,热气有余,必然要热伤血脉肌肉,而生痈脓。
除中,就是说,这个胃气要垂死挣扎,本来食欲不行,突然食欲很好,吃了东西后,这点胃气难受负担,就绝根了,阳气也随之而绝脱。很多死前的病人都有这个现象。算命的管这个除中叫“绝禄”,不甘心,临死也要做饱死。
“发于阴者六日愈”,六天没好。他这条也是有这个意思的。
33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这条说的就是误治。少阴伤寒,六七天一定传里了。为什么?脉迟。脉法上说,迟为在脏在里,为寒。这个人一定要有下利的,还要厥逆烦躁的。庸医见到烦躁以为有热,认为下利也是热造成的,黄芩汤止利嘛。本来病人就阳气虚衰了,你这么一来,腹中应更冷,当不能食。如果人家阳虚的厉害,那点阳气热气就都清干净了,胃气绝了,来个回光返照,就“此名除中,必死”了。
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这是接着上条说的,厥后发热,下利就会停止,阳气盛的缘故。
“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如果反而是汗出发热,是热气往外往上攻了,伤了咽喉,出现了喉痹疼痛。
“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阳气恢复,发热没有汗,下利自止。如果下利不止,是阳气太过,伤阴血,伤血脉,或成痈脓,或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便脓血的,是热在下,往下攻了,咽喉不会生疮疼痛。
这条的语序该是这样的:334.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这条叙述有错误,《脉经》原文: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厥者,后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个人理解如下:伤寒一二日必发热,至四五日厥者,前厥者,后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太阳伤寒一二日,是表证,会正常发热。到了四五日出现了厥逆而寒,一定是有里热,就是说,病传阳明,里热的厉害,出现了外厥内热。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这个热厥,一定是里实的厉害,该用承气类方子泻下。如果还按照太阳伤寒表证去发汗,就会伤了津液,火热上炎,口里就会溃烂红肿。这样解释很通顺,也符合临床。
这条就是说,先是伤寒一二天了,本来发热恶寒的表证,到了四五天,出现了厥而逆冷,手足冷了。这是传阳明,里热盛,实证导致气机痹阻,出现的厥逆。别看是厥逆,过后还要有热出现,就是厥热交替的现象要出现的。这个时候要是治疗,千万别误诊为病还在表,给发汗治疗,要用下法才行。这条,怎么解释都是这个意思。
孙思邈把《脉经》的伤寒部分给整理了,宋本当是以孙思邈的为基础搞的。宋本这条和孙本的相同。
厥和热,是阴阳不调和了,就像少阳的寒热往来一样。正常情况下,是上热下寒的交错,严重了就要纷争,你热几天,我寒几天的。并且特殊情况,还会出现外热里厥、里热外厥、上热下厥、下热上厥等现象。只要出现这个问题,就要知道,这是阴阳不和了。就要按照厥阴的特点和思路去辨寒热真假虚实。
单纯的手足厥冷,少阴和太阴也会有,是寒导致的,只要不寒热错杂和纷争,就不是厥阴范畴。真假寒热的问题,该是厥阴范畴,事实就是这样。有很多人可以把这个问题说的天花乱坠,不承认是厥阴,到了临床,用不上了,没效了,还得走厥阴寒热用药的路子。
医家有微厥、厥寒、厥冷、厥逆的四逆名词,这个很好,分得很精细。微厥者,指头寒;厥寒者,手足冷,而病人自感四末寒;厥冷者,厥而手足按之肤冷;厥逆者,则由手足指冷而上,上至肘膝,再进则为四逆;四逆者,上至四肢逆冷。这是个概念东西,轻重的意思。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这条当是解释上文“前厥者,后必热”的。太阳伤寒传阳明的厥,或者是少阴伤寒传入厥阴出现的厥,厥了五天,然后就阳气为主了,又热了五天。到了第六天,应该又开始阴气强了,又该厥了。可是,这个病没出现“厥”,那么,就是不争了,病要好了,和谐了。
“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厥没超过五天,和热五天对等了,并且第六天没“厥”,阴阳平和了,就会痊愈了。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厥,是阴阳不和谐,该升不升,该降不降,该出不出,该入不入,就厥了。厥的表现形式是,手足逆冷。我们知道,这十二经络的阴阳起始的交接部位,就是手和脚;他们在手脚上不接续交通,就要逆冷。西医说是微循环障碍了。
这说的是四肢的厥。内脏呢?也有啊,大概阙文了。脏腑之间也有脉络相连,表里相接啊。我们看看厥阴全篇,就知道,虽然他没有提出脏厥的治疗,其实处处在暗示。整个身体的内外,上下,真假寒热,内里的厥寒等,都在讲这个特殊的内里的阴阳“厥”。因此,多数人认为这些都不是厥阴篇的内容,应该是没看到厥阴的本质。三阴多互含互见,要厥利呕哕互见的多。
霍乱,其实都该是列入六经条文的,王叔和给提出来了。并且在脉经里把转筋也并入霍乱里,金匮又把转筋分出来并入其他证治篇。多乱!到了清代,注解伤寒的也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条文顺序颠来倒去。讲伤寒,没有个定本和系统理论基础,是不行的。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炮,去皮,六两) 蜀椒(出汗,四两)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这该是少阴伤寒,出现手足厥逆。到了七八天,连全身皮肤都凉和冷,这很厉害啊,并且又出现烦躁,一刻不得平静。我们以前说过,阴寒过盛而出现烦躁,是十分危险的,少阴篇里就说过类似的死证危证的。这叫做“脏厥”啊,是内脏寒气旺盛,阴阳欲绝,烦躁的很,是神魂不安了。脉微,是无阳的表现。
脏厥的治疗,可以参考通脉四逆汤。
他说完这些,语锋一转,说了句“非蛔厥也”,开始讲蛔厥了。蛔厥的人,病人当吐蛔虫。不一定都吐蛔虫,我们现在不像过去,肚子里蛔虫多,都讲卫生了,并且饮食也都含有化肥什么的,大概蛔虫不喜欢?所以不一定非要吐出蛔虫才是这个病。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对比上面脏厥说的。脏厥是烦躁不止。而这个人很安静,时而发烦燥,安静和烦躁交替,不是无暂安时者。这个是内脏内里有寒,叫脏寒。
“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肚子里有蛔虫的,这蛔虫也怕冷,寒饮上逆,它也跟着往上跑,躲避寒冷,找上焦的阳气取暖?本来寒饮上冲就使心神不安,它这一上来再搅闹,就更烦。它得暖而安,烦躁就暂时得以平静。要是吃点东西,因为中焦也寒,无力接纳饮食,饮食入胃,胃气更虚,更加不能遏制寒饮上逆。中焦虚这寒饮上冲啊,就又要呕吐和烦躁,加上这蛔虫闻到饮食香味,也往上跑,这一吐,把它吐出来了。没有蛔虫的,就是单纯的呕吐而已。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这个脏寒呕吐,甚至吐蛔虫的,可以乌梅丸治疗,慢性的久利也可以用它解决。
细辛、干姜、蜀椒、附子、桂枝,是一派辛温热药,降逆驱寒饮;黄连、黄柏是苦寒药。清热除烦;当归入血温通血脉,人参补津液;乌梅酸敛降逆除饮。
乌梅,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疾。
当归,味辛甘温。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
蜀椒,味辛温。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轻身增年,生川谷。
黄连,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黄柏,味苦寒。主五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疮。
去寒饮降逆,温里养胃气,清热生津。就是大方位的调和升降阴阳。黄连和附子的配伍十分巧妙,升降水火。一切寒热错杂,气血升降失调的病,都离不开这个方义配伍。这个方子,其实治疗的病很多啊。凡是感觉病情复杂,寒热交错的病,感到无法下手辨证时候,都可以用它解决。
这个方子去痞、烦、饮,斡旋阴阳,呕吐下利都管。
339.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这条胡老解释为少阳病,这个我个人认为不妥。是少阳病就会提出寒热往来,而不会概以厥热名词。寒热往来的少阳证,是热一会儿之后就开始恶寒,像表证的那种恶寒,一般有定时或者无定时。而厥证,是厥几天然后热几天,总之,不是短暂的热一会儿就接着冷一会儿。还有,就是有些厥证,是厥和热同时出现,就像真假寒热。另外,更有一种,就是同时出现的厥热互见,外厥里热,上厥下热等。这都是阴阳不协调,不接续的表现。厥阴的这种情况,是最复杂的,种类繁多。
伤寒后,传入厥阴了。出现了微厥,手指头凉。厥微热也微啊,就看出热不多,所以就是指头凉而已。同时,会出现半表里的嘿嘿不欲食,烦躁等半表里的同类症状。数日后呢,出现了小便清长色白,是没有了热象,所以,他说“此热除也”。
这个时候呢,患者食欲好了,要吃东西了,也不厥了,指头也不凉了,这就痊愈了。如果接着厥冷,在不欲饮食基础上还呕吐了,烦躁而胸胁满闷,这是里热加重了。这个时候,厥冷的表现也要加重的。因为里热的加重,热不得除,严重的则伤灼血络,会紧接着便脓血。
少阳和厥阴为表里,很多症状相同,惟独在寒热上分辨,还有脉的有力无力上分辨。如果这个病是少阳病,少阳篇里的寒热往来就会改名叫做厥热了。
340.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病人手足出现厥冷的厥证,告诉医生,心下不硬结疼痛,胸也不满痛,就是小肚子胀满,用手按着还疼痛。这个情况,一般是下焦寒饮凝结了,就像结冰了一样。
膀胱和关元,都是营分,不在血分。血分那叫血室。关元,一般和厥阴有关。这些都是细究其理,一般我们就认为是下焦就行了。
341.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这是厥热按天交替的。伤寒了之后,发热四天,又接着厥冷了三天,紧接着又热了四天。厥冷的天数少,发热的天数多,这是阳气盛了,病应当会好的。如果热了四天,还不好,热到第七天前后,这是热太盛了,灼伤内里血络,要便脓血了。
342.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伤寒发热了四天,之后发热了三天,接着就厥冷出现,这是阳不足与阴争。这厥冷更持续了五天,说明阴气越来越盛,这叫病进,阴气进一步发展的意思。明显一对比,就是寒多热少啊,阳气减少,阴气加强了。这都是在讲阴阳不和后的彼此进退虚实多少的辨别啊。
343.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参看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这条也是讲脏厥,脏厥可是很危险的,内脏严寒,血脉不通,彼此不调,就危险了。那么书上说,这个脏厥,可以灸厥阴,灸后阳气不还,还是照样逆冷,全身都冷,体温低,就是死证。
灸厥阴,灸哪个部位啊?有古人说要灸太冲,太冲是厥阴肝经穴。病成这样了,你去灸太冲?说这话的人,不知是否临床?我认为是临床经验不够。腹部有个穴位,叫做“阴交”,其实,神阙、关元、气海都可以。为什么选阴交?我们不过为了说理通顺而已。厥阴者,两阴交尽嘛。说关元也不错,上面的条文就说冷结关元而厥逆啊,这在辩论的时候都该是论据。临床上回阳救逆的灸法,就是在上述几个少腹部的穴位上。
344.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后,接着出现下利和厥逆,出现了极度烦躁不安,躺下休息都做不到,这是阴寒极盛,阳气欲脱。是个死证,多数都是脏厥的表现。
345.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伤寒发热后,比如热了二天,接着出现了严重的下利,厥冷。这厥冷本该也是持续二天的,可是这个不同,持续不止了,没阳气了,死了吧,救不了的。
346.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这条不通顺。346.伤寒发热不便利,六七日“厥”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我们按照这样的修改来理解。
伤寒发热,不下利,就是不便利。到了六七天,出现厥逆下利,并且冷汗出而不止,是死证。汗出下利,津脱亡阳。“有阴无阳故也。”无阳不会发热。这也该是脏厥的一种表现。
347.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伤寒五六天,是有发热的,也不结胸,腹软,没传里,脉虚,是里虚胃气不足。这时候,热后出现了厥逆,千万不要误诊为里实而泻下,否则津血俱脱,非死不可
348.伤寒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这条也有问题,断句有几种,我们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修正一下:348.伤寒发热,七日而厥,下利者,为难治。
上文都是论伤寒发热六七天的厥利问题。伤寒发热,一般六七日愈,阳七日阴六日的道理。到了第七天没好,出现了厥逆,下利,是传入厥阴或者太阴,阴气很盛。会有治疗难度的。
349.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伤寒出现促脉,寸浮关以下沉弱,是有表邪,同时下焦寒饮上逆,还出现手足逆冷,是阳气不足,寒饮盛。用灸法,灸阴交或者关元。
350.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方二。
白虎汤
知母(六两) 石膏(碎,绵裹,一斤) 甘草(炙,二两)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整理残本的人,大概是和这条对比后,搞出的176条的修补。
“伤寒脉滑”,滑脉,是阳脉,是有实热的脉,偏数,还有力。这是辨真假寒热诸多办法中的一个办法,外面厥冷,一派寒象,脉呢,又是滑而有力,这时候,还要细辨。首先,看看大便硬吗?硬了是阳明里实证。这条,大便不会硬,就是个阳明外证,但是,一定会有外证的热象,口干舌燥,口渴,舌苔黄啊,就是没有外面的大热高烧,反而是厥冷了,这很容易辨证失误的。有人错误以为是伤寒,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会伤了里面津液的。这条的病,就是阳明中风外证,过热了,反而出现外面的厥冷,阴阳不合调了。因此啊,列入厥阴篇。厥阴的特点就是阴阳不调,寒热错杂。
这个真热假寒,不会危险的,不是那种真离绝,真离绝要里寒外热的,就是戴阳证。比如这条:176,伤寒,脉浮涩,此表有热,里有寒,白通汤主之。真阳离绝,脉浮大而散,涩就是散弱的意思,还偏迟。
所以,解决这个极端的阳明外热就行了。里热里实的,用承气汤,没有里实,白虎汤就解决了,热一除,阴阳平和了,就好了。
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方三。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大枣(擘,二十五枚。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手足逆冷得厉害,冰凉啊,脉还细弱,迟得也厉害,很难摸到。这是阳气津液不足,不能温营血,这其实该是少阴篇的内容,因为三阴常互含,因此,列入厥阴,也无可厚非,毕竟有厥寒啊。严格讲是少阴病。
当归四逆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了温通营卫的当归、细辛、通草,它还是对表阴证去的。大枣用的多,25枚,大枣是养胃气,尤其偏于养营。为什么不用生姜?怕它助桂枝解表发汗,营血都虚了,用当归温通和养血。津液更不足去化血,水气多,水盛血虚啊,用白芍,也有利水反佐的意思。经方啊,一味药的变动,就影响全局,不可随意加减。
这里就用到了卫气营血互化的病机问题了,你们回去要细琢磨,这个条文都是精华部分,有助于理解全书思想。这偏于表啊,针对“营”去的,就是西医说的“血管”问题。什么冻疮了、肢端动脉痉挛了,都是对证的。还有一些脉管炎,都属于这个证。
352.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四。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通草(二两) 桂枝(去皮,三两) 细辛(三两) 生姜(切,半斤) 吴茱萸(二升) 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酒水各四升。)
这条,是接着上条说的。
手足厥寒,脉微欲绝,病得很重了,用当归四逆汤。如果这个人,里寒火衰的时间很久了,是个老慢性病,老寒证,就要加药了,加吴茱萸和生姜。这个方子可是加生姜了。
学生:久寒用干姜不成么?
这可是药症的问题了。
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
生姜,味辛温。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
首先,这生姜和吴茱萸,有明显的止呕效果。同时,二者又能发汗,去除表寒。看来,这个病人,因为久寒,出现了手足厥寒,脉微欲绝,怕冷恶寒的厉害,同时寒饮会上逆,出现眩晕呕吐了。又因为久寒,表虚而被受寒邪了,时方家就叫做阳虚感冒,病人有点寒凉就要感冒的。
久寒的人,多数都怕冷无汗流鼻涕,总处于表证当中,如果没有久寒,就像上一条,就是新病的话,也没有呕吐表证等,就不要加生姜,也不用吴茱萸。本来就水盛津液亏,没有表证就不要给发汗伤津液。
学生:老师,当归四逆汤证的脉大多是微细的?没有弦紧的吗?
弦紧的就是厥阴了,要有一定的热象的。这条该是太少阴合病,不该是厥阴病。
太阳少阴主表,是一对阴阳,调和在表的阴阳营卫,太阳主卫,少阴主营。
太阴阳明主里,也是一对阴阳,调和在里的阴阳气血,阳明主气,太阴主血。
三阳代表整体的阳,三阴代表整体的阴。或为水火,或为阴阳,或为气血,这是大分类。
少阳是两阳的中间体,也是引阳入阴的信使。厥阴是两阴的中间体,也是引阴入阳的信使。
少阳和厥阴,是整体阴阳交接的渠道,也是各自阴阳的交接渠道。
少阳专主营卫转化,又主卫和气的转化。厥阴专主气血转化,又主营和血的沟通。厥阴是阴中之阳,少阳乃阳中之阴。火归三阳,水归三阴。所以三阴多水饮。
学生:气血的转化是通过营卫来完成吧?
是的。
阴阳,先天真阴真阳,后天为水火。
厥阴病,就是营和血不通,气和血不交,水和火不济,以阴寒为主,故而多厥逆和真假寒热。
学生:气血为体,营卫为用;再深入一步,营为体,卫为用?
散之可百,举一反三。
这是三阴三阳的辨证真髓,今天重点介绍。其实,你们应该通过前面的讲课内容,自己总结了。
学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水盛津液亏;当归芍药散是水盛血亏,它们也算一组方证相对吧。
是的。
学经方辨证,往往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你们再复习以前的内容,就会明白,我不是没讲,都隐含在里面呢。所以总是告诉大家,要深入,要多看,你不懂,就是没有看进去,不是真学习。
353.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方五。
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这条两个解法。第一个解释:一是误治,发汗而汗多亡阳;二是病情发展,是真寒假热。误治的,是因为少阴的表证,给予过汗,三阴的表证,发汗要微似汗,结果给大发汗,造成脱津液而亡阳,太阴里寒水饮过旺,出现了厥阴病了,阴阳不交了,寒盛隔阳了。第二个解释:就是阴寒久盛,病入厥阴,真阳外现,阴阳要离绝,出现里寒下利厥逆,外要发热,大汗淋漓。这两种情况,都是危证,归根结底,是阴寒盛,阳欲绝,要救逆回阳,都用四逆汤解决。
354.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这条同上解,大汗或者大泻下,脱津液亡阳了。
补充一点,内寒则里有拘急,腹中阵痛痉挛。表阴证不解,则有四肢疼,这个所属于太阴中风的证表里寒热错杂,确是厥阴症状无疑。
355.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方七。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上二味,各等分,异捣筛,合内臼中,更治之。
别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一钱匕,温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
学生:这355条是阳明饮热结上焦?
这条很像那个结胸证,但又是厥阴提纲病。结胸要心下硬满痛,这条没有。这条是厥阴病,或者太阴病,寒饮上逆,上焦阳气还旺而没衰,就要水热互结心下,要烦的,这个水热还要上冲,影响阴阳营卫交接,就要厥逆。结在心下上冲的厉害,脉乍紧,就是寒饮盛,上冲一次,上焦的阳气就要被冲击,脉就表现的紧,阳气抗争后,脉就舒缓一段时间。还有,这个脉一定是促脉,寸实尺虚的那个脉,这才能确认为病在上焦。心肺就是个大气血、大营卫的表象啊。卫和气不通,在于寒热往来,营和血不通,在于厥逆而寒热错杂。这个时候,治疗要解决这上焦的水热互结上逆的问题为主。用吐法,因而越之。
“诸亡血、虚家,不可与瓜蒂散。”一派虚寒,水盛津亏,阳气虚衰极度的,不要给用吐法,就像不要用下法一样,不能泻。吐也是泻法的一种嘛。食积的人,严重了多会有这个现象。
这个病还是厥阴范畴,阳气不衰。吐法是解决暂时的症状而已。之后还要辨证调治的。不像那个阳明承气汤证,下了之后就痊愈了,这个不行,还要温养下焦寒饮。
这个瓜蒂散,对上焦和中焦的一些实证含热的病邪,很有效果。用的时候不多,我用它治疗过癫痫和初期的精神病,效果不错。将来在讲杂病的时候细讲。
学生:有些精神病的人,神志错乱,喉中痰鸣的,可用。
是的。一定要有实象才行,有虚寒夹杂的,要不十分虚才行。
厥阴病很好掌握,包括阳明里实大热而厥逆的,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理论上讲,是合理的,厥阴以寒为主,兼有热的错杂的。凡是真假寒热,都从厥阴的阴阳不和上考虑,病就容易理清。
学生:这条有下焦虚寒象吗?
这条,是有下焦虚寒的。
学生:凡是两兼表里,都从少阳的半表半里考虑,病就容易理清。
也可以这样理解。要分清阴阳,分清少阳和厥阴的特性。
356.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方八。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胡老说这是太阳伤寒,我认为该是少阴伤寒才对。少阴伤寒,多见手足逆冷。这条,是少阴伤寒而四逆,同时又有心下悸动,这是有太阴里饮上逆的表现。这条,各本叙述一样,我们修正一下:356.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不尔,却治其厥,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意思是说,这个病要先治水,后治疗厥逆。不然,单纯解表治厥,会导致里饮更盛,传入太阴,就要下利了。为什么?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伤津液而表虚,里面水饮不化,就会趁虚而泛滥。
茯苓甘草汤,看似桂枝汤的变方,其实是对少阴、太阴共有的厥阴病表里并存而设的。用桂枝温而解表降逆,用茯苓治水止心下悸,生姜止呕、解表、温中,甘草温中护胃气中焦。他没敢用麻黄攻表出汗,怕伤了表虚。为什么不用白芍,这个你们课后找28条去对比研究去。
学生:纯是太阴一般不会用生姜,里虚所以不用芍药。
这个是偏里而微微解表,不伤津液。桂枝主卫而温营,白芍主营而凉卫。
其实霍乱阴阳应该是在金匮杂病里讲的。太阳主卫,就是津液,津液是阳中之阴,属水,是水的精华,水是要被蒸化津液的吧?所以治水的同时,要通一下这个渠道不是?这就解释了内有水饮表不解的问题。就是水不化津液,津液不足,不能去除表邪。
学生:和28条相对,那是里不通则外不透,这是外不透则里不通降。
是的。
霍乱、阴阳易的条文,我们讲的时候简单说一下就行,放在金匮杂病里面细说去。
学生:人体本是紫砂壶,里外孔窍不能堵。
内外相通的道理。
宋本398条,其中有2条给并到一起。又给分家了一条,还有几条,都该是杂病的内容,大概为了说明一些问题,也弄到六经里来了。
如按《千金方》条文查对,还要多几条,按照脉经查对,更要多不少条文。真正按六经原意整理的话,法则性条文,大概不出360条,剩下的,尽可以并入杂病范畴。金匮杂病条文,其实也有不少都是伤寒条文,被人为硬分解了。伤寒杂病论,是一体的,简称伤寒论,仲景是拿伤寒说理而已,是在告诉你杂病的辨证法规。
学生:老师说过,伤寒是例题,金匮是作业。
是的。这个观念一定搞清,不然就会错误认为,伤寒是外感,用三阴三阳解读,金匮是杂病,用脏腑经络解读,乃至于王叔和也这样认为。王叔和也没有跳出经方和医经理论混淆的浑水。
357.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方九。
麻黄升麻汤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葳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去心,六铢) 桂枝(去皮,六铢) 茯苓(六铢) 甘草(炙,六铢) 石膏(碎,绵裹,六铢)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这条在《伤寒》全书里,除了28条等,是最烦的一条。胡老干脆就说,方子删掉。这条描述的病情可是很厉害。
学生:寸沉迟,上面虚,下部脉不至,下面虚,中间(中上)还有郁热?
是的。
伤寒六七日,该是太阳伤寒,少阴伤寒大下后不会如此,会立刻有危险的。太阳伤寒,六七天,该入阳明了,出现阳明实热。这个大夫啊,以为可以下了,大承气汤就可以了,他觉得不行,还要加大力量,那大概只有用巴豆的那个三物白散类方剂了。显得他医术高超啊,标新立异嘛。这一下子可就泻坏了,转成了厥阴病,这个患者的体质该是很好,没泻死,反正也是危险了。条文说难治了,那就够呛了。
“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大下,伤了正气,尤其是下焦部位,里面有真阳的,本来就入了阳明,津液燥而不多,还给大下,更伤津液,里面反而大虚,转了太阴了,泄利不止了。那个真阳不管你别的,有水养着就行,你都给泻跑了,它也留不住的。这是特殊现象,大下伤真火和津液,还入了太阴。表虚吗?一定虚,阳气外越,里寒是根本,上面留点阳气,不能下交,在上面郁着,上焦和咽喉不利,伤了血络。上热下寒啊,要阴阳不和,近乎离绝。这是出现阴阳不交的厥阴病。外热里寒。多么复杂啊。
这个病的症状,该是这样:发热很盛,汗不出而恶寒厥冷,还下利不止,脉还出现寸沉迟而尺部无脉,一派寒逆,咽喉还不利而化脓,还是有热的。辨不清楚了不是?
但是,书上给方法了。只要寒热错杂不清,看清一点,阴阳不和了,就归入厥阴。厥,有四肢的逆冷,有上下的寒热,也有表里寒热吧?
太阳伤寒表证转为阳明实热,过下了,病邪也不能去干净的,人家留个阳明外证,里面还虚寒下利不止。这个要和真寒假热区分开来看,人家可是有表实热的,突然大下大泻,气血津液不足,不出汗,还有阳明余邪实热不除,里面有虚寒下利,上焦也没有多少热,不然不能寸脉沉迟。这是阳气跑到外面了,还夹杂着阳明的外证实热了,不是纯粹的阳虚了,虚中有实热。而里面不用考虑,是水饮虚寒了。
学生:这个热会和水饮结合吗?
结合,但不在心下了。但是,阳气还夹着阳明余热,你说烦不烦?就是说,这个阳气啊,在外还没想跑,不会真脱离,有一点实热,就说明真阳还没绝,不然不能抗争了,也不会咽喉化脓了。这条太特殊,但是,绝对是临床多见。纯粹的内外上下阴阳气格拒的虚实寒热,搞不好那是要死人的。
临床疾病,就是这样的复杂,检验医生的水平,似是而非,危险也在这里。难以辨清虚实,真的是阴阳离绝的真寒假热,你用这个方子,会有生命危险。
这条是全书的辨证难点,实在是不好讲清。看看方子,一部分药基本是大青龙汤,一部分药是针对太阴虚寒水饮,还有一部分针对血和津液。看似阳厥,实际还杂有外证实热,同时还有里寒水饮,太错杂了。方子里,用了养阴滋液的药,也用了温血养血的药,还利水温中,同时还解表除热。这个方证,是全书最复杂的方证。
大下利,津血都不足,突然转里寒了,里面虚寒下利不止,津液不足,血无所化了,也不足,血也寒,水盛血亏了。这个人胃气还足,阳明的里热大下利清了,但是外有余热不清,阴阳不通不接续,也要有厥逆,不是真正的阳绝。这个时候,因为津血不足,内外不和,大下表也虚,阳也不足,会有表证的无汗恶寒发热,就像大青龙汤证一样。人一般大泻之后,会手足逆冷,同时还有里热不解,咽喉疼痛化脓,就像阳毒病一样,十分复杂。不过身体还是健壮的。
总之,是阴阳同病俱不足而虚实夹杂,津血亏虚,太阴里证水饮,阳明外证实热,表里阴阳不通,外无汗而恶寒发热,手足逆冷。
这个病,我无法用六经确切定性,因此同意是厥阴篇的条文,错杂的厉害,是表里上下错杂。因此这个方证,也是全书最难说清的。表有恶寒发热,里有下利不止和咽喉不利吐脓血,还有厥逆,又不是真阳外脱。脉象显得还一派虚寒不足,人家方子也复杂。补津液,温血,化水饮,温中止利,还清里热而解表。中焦是关脉的定位,大泻下,也会伤了中焦之胃气,我说的尺脉,是具体指下焦真火,中焦的关脉也不会强盛的。
我体验过这个病,伤寒感冒后,内热盛,就吃了甘遂。吃多了,也想总结一下药性,结果泻得没完。当时是冷得够呛,根本就没汗了,打哆嗦,手脚冷得也厉害,但是有发热,心里也觉得热,嗓子也确实疼得厉害,没化脓。当时,认为就是感冒没好,脸色都发青,看了一下脉,特别弱,有濒死的感觉。姜汤加白糖,喝了后盖上被,出点汗,就好了,我身体壮实。口渴得很厉害,是伤津液了。就是觉得冷,心里难受,还想吃凉的。
这条,我只能解释到这样了,伤了阳气和真火是一定的,虽然厥冷,不是真阳脱离,是阴阳气血都不足,还有实热,下后表虚而外寒,阴阳表里内外都不和的证,你怎么解释它都不透彻,这也是厥阴病的特色。
说这个方子是错的,不对方证,我不太认可。这个方子通表里,温中利水止泻清外上之热,很合拍的。全书的难点就在这。我没用过这个方子,但是相信大家都用过这样的配伍。
这条该是厥阴病的最好的代表方证,都包括全了,内外表里上下寒热。想认清厥阴病,就要认清这条的复杂性。这条要是细究起来,没有解释清的,都是一带而过。争取用我自己的感受能让别人看清问题,也为了说明一个大问题,厥逆为主,伴随无端无边的错杂现象,分清真假寒热,就是这条提供给我们的宗旨。寒热表里虚实不辨的时候怎么办?我说用厥阴去辨。这样的问题,临床真的能遇到,遇到了一般都迷糊。我觉得仲景的这个方证,就是要提醒我们这个严重的问题。就像四逆汤合白虎汤,看了觉得不可思议,但是临床一定会有这样的例子。这条就解释这样了,不去费口舌了。记得遇到类似的病,就往厥阴上找就行了。临床见证是千变万化,如何组方,在于辨证精当。伤寒条文讲的是法规,从简单的到这个复杂的,都给讲解示范了一下。
358.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趋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可能是太阳伤寒,也可能是少阴伤寒,本来里虚不足,四五天前后,传了太阴了,觉得肚子疼,咕噜咕噜的,有气往下窜,这是要拉肚下利的表现。
359.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学生:《医宗金鉴》中的《伤寒论》用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把这一条也放到太阴篇了。这种看法是否正确的?
这个还用解释吗?这是寒热错杂的厥阴证,怎么能叫太阴呢?厥阴有气上冲心,有吐蛔,没有蛔虫也要吐的。伤寒,因为内虚寒饮,入了厥阴。上面的胸中阳气被隔阻,就热。再给吐下更虚其胃气,寒饮就要冲逆而吐。黄芩、黄连清上热,干姜除寒饮温中,人参补胃气津液。胡老的说法是对的。
伤寒,病传入了太阴,本来就是虚寒下利了,医生以为有实证,还给用吐法和下法,使里面中下焦寒饮更盛,出现“寒格”,就是说,下焦寒饮盛而上逆,上焦阳气被寒气隔阻,不能下交其阴,阴阳隔阻不调,出现上热下寒了,心里要热烦啊。这样的话,上吐下泻的现象更加突出,甚至食入后就吐,胃不接纳饮食了。这虽然没出现所谓厥逆,但是出现了明显的寒热格拒不调了,还是证属厥阴。治疗呢,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干姜温中驱寒止利,黄连、黄芩呢,清烦热,也有止利作用,配合干姜,寒热互用,升降,交通阴阳。单用黄芩、黄连的苦寒燥湿止利不行,因为人家还有中下焦的寒啊。干姜辛热,黄连等苦寒,辛苦除痞啊,这一定会有痞证的症状的。为什么要用人参呢?
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看神农,不要看长沙。这里为什么用人参?是因为本来下利,津液就不足,再给吐下,更加伤损津液。用人参补津液。这个症状,就是口干渴,心中烦而呕,心下痞闷,下利。舌淡苔滑而黄腻。
这个方子很有效,不单是成人,很多小儿有这个症状而不愈的,也很有效。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多属于寒饮,即使是湿热,也是有寒饮夹杂在内不是?所以,有饮一般不渴,而这个人,下利后,出现了微微发热而口渴,这是饮邪得去的表现。脉弱,意思是缓弱,病邪不重了,这个病会自愈的,不要再给乱治。
学生:老师,三阴病一般都有水饮是吗?
三阴都有水饮。不是一般都有,而是必有。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这个又是接着上条进一步讲的。下利,脉数是有热,有微热,不是大热。还汗出,是水饮去而阳气得复,自愈了。如果脉又接着出现了“紧”,就像前面条文说的“热几日厥几日”的那种类似情况,就是病还没解。有水饮,脉都要弦紧的。
“热几日厥几日”,要举一反三地看。很多病,人家不厥逆,但是病情就是反复交替,几天好了,接着又几天不好了。这个情况很多啊,这其实,虽然人家不厥逆,也不明显的寒几天热几天的,但是也该属于阴阳不和的轻微证,还要按照厥阴来分属辨证的。临床这样的不少,这是个辨证窍门,要记住。
还有一种,今天发病了,很重,几天后,不治自愈。到了明年的今天,又无原因的发作,几天后,又自愈,年年如此。这都属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放开思路。
362.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手足厥冷,”还连脉都难以摸到了。用火灸来回阳,也不行,还是冷,脉也还是照样不出,还出现微喘气逆,是阳气脱了,必是死证。这些都要和上面论死证的条文参看,该和那些条文放到一起,整理者把条文搞的确实很乱,相互不连续。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少阴脉,在足部的太溪穴附近,趺阳脉,在足背。少阴主肾水,阳明主胃气。胃气旺,阴水不盛,人才能保持健康。这说的还是阳要胜阴的问题。临床重病才看这两个脉,决定顺逆预后。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寸脉浮数,是上焦热盛啊,尺脉涩,有散而弱的样子,这是下焦因下利而津亏血少,上面的热下侵伤了阴血了,重了要灼伤血络而便脓血,阳明热入了太阴血。
这个条文不该是厥阴病范畴,归入的话,也要定位为“系阳明”,或者直接归入杂病的“吐利哕”篇。
364.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清谷,就是下焦寒饮盛,阳火不足温水,下焦无热。里虚寒,有些表证,也不要攻表发汗,要先温里。你先给发表出汗,人家本来就因为下利而津亏,再给发汗,伤了津液和阳气。胃中津液就更不足,多汗伤胃气嘛。这个下焦寒饮更盛,要上侵中焦的。寒入中焦则胀满,治疗参看66条,加点温中止利的干姜。
365.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下利,脉要是沉而弦紧,为里急后重。沉为在里在下,弦紧为疼痛紧急。一般是痢疾多见到这样的脉。
“脉大者,为未止。”脉大,是病进邪盛的表现,并要进展,因而称“未止”。
“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脉微弱,可不是微而欲绝啊,不要理解错误喽。是微有弱象,就是类似缓和的那种,还偏于数,这是阳气正气恢复的征象,虽然有发热现象,是好现象,要痊愈了。
这都是从脉上分辨下利的问题,也不是厥病范畴的条文,不知道为什么给并入厥阴了。
366.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这条啊,我认为是要和麻黄升麻汤证参看一下,它们有必然联系的。
下利清谷脉沉迟,里虚寒。还微厥逆。身有微热,面微微红,有“戴阳”表现。这是里有虚寒,外有阳郁,阴阳不和,下虚上热,也不是真正的阴阳离绝啊,人家要“必郁冒汗出而解”,自我调整的一个必然反应。
要解357条,要参看这条,还要参看23条等几条。柯琴对这357条,十分坚定地坚持说是错误。这个人喜欢开阖枢理论,他也认为厥阴为“合”。黄元御对这条也来个六气妙解。不过人家黄元御谦虚,书名叫《伤寒悬解》。悬,大概是悬在半空不定的意思吧?多谦虚!
357条的问题,我们在这里不去细说了,耽误时间,你们将来作为一个小课题去研究,要写出论文来。我给你们提供素材和证据。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这条起码顺序该是364条,书上给编成367条了。
360.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361.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363.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367.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下利脉数而渴”,是要自愈了。如果没有自愈,是因为热盛了,入阴血灼伤络脉,要便脓血的。
368.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晬(醉音),本意是指周岁的意思。在这里指一天。
下利后,脉微欲绝,手足逆冷了,这近乎亡阳欲绝的死证了。可是,过了一天,脉恢复了,手足也暖了。这是阴阳相争的厥热交替,阳气返回了,没有危险了。如果一天了,过了24小时,这气血在体内巡行一周了,脉还是不恢复,还是厥冷,阳气是一定绝了,必死。
369.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伤寒后传入太阴,日下利十多次,把津液都泻光了,脉该是很虚了,甚至欲绝了,而这个人脉反而坚实有力,这是脉证不符,太反常啊,阳气不会存留太久就要脱尽,类似回光,必死。
370.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方十一。
通脉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大者一枚)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这条是厥阴病。
“下利清谷,”是里有实寒,外热汗出,是真阳外越。阴阳不交了,要手足也厥逆。这个,要回阳救逆,是个险症,用通脉四逆来紧急治疗。这个真阳太矫情,水少了不行,养不住它,水多了也不行,它往外跑。
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方十二。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三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这条,不是厥阴病。
学生:这是阳明病。
是的。典型的阳明湿热利。
阳明热利,里急后重。没有寒象。要发热口渴,脉数有力,舌红苔黄。严重了会热入营血,就是热入少阴或者太阴的。入少阴下利纯血鲜血,入太阴利脓血。
白头翁,味苦温。主温疟,狂易,寒热,癥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疗金疮。
秦皮,味苦微寒。主风寒湿痹,洗洗,寒气,除热,目中青翳白膜。
黄连、黄芩,清热止利,也止血利。夏秋间的痢疾,多见这个方证。有人说加大黄和白芍,或者什么木香一类理气药,可以止后重腹痛。其实多此一举,白头翁量大些,本身就止痛了。白头翁,味苦,性温,是对的,清热而温散俱在。都说它苦寒,是不对的。
372.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下利腹胀满”,是里面寒饮盛,中焦也寒,不然不能腹胀。“身体疼痛”是有表证。《伤寒杂病论》的观点,就是里有虚寒,外有表证的,要先温里救里,之后再解表。和三阳的里有实热、外有表证的治疗顺序正好相反。这是常规法则,不过也有特殊的,特殊情况也要表里同时用药才行。
“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温里是四逆汤为代表,解表要桂枝汤为代表。你要是不活学活用,以为就用这两个方子,就错误了。
都说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是解表虚的,这个观念不对。太阳伤寒和中风,都是有表邪,一个是寒邪,一个是风邪,都要发汗驱除。桂枝汤发汗去风邪,也是泻剂。95条,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怎么救邪风?就是发汗驱除啊。所以,这条也指给我们,“攻表宜桂枝汤”,是攻表的。
说攻表用麻黄都能理解,说桂枝攻表就都糊涂了。顺便说一句,今天看了一下《千金翼方》里阳明证,有个天大的错字。“阳明之为病,胃家寒是也。”没晕死我。
伤寒条文排序,加上什么《伤寒例》,基础都是孙思邈搞的。华佗也论过伤寒,他搞扁鹊那套,一日皮二日肤三日肉什么的。王叔和的原本伤寒杂病论,谁见过?他才没搞,都在脉经里保留着。我们都误以为是王叔和搞的。宋本和桂本很多内容,都有王叔和的注解语言,不信你们看《千金翼》,里面就标明有“王叔和曰”的字样。
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这条可是要辨证地看,别一见到下利口渴,要饮水,就以为是里有湿热,就一概白头翁汤解决。葛根芩连汤也会下利口渴的。还有一些阴寒证下利,水饮不化津液而要口干想喝水的。一定要确定人家确实是白头翁汤证,才可以说明确实有热。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方十五。
小承气汤
大黄(酒洗,四两) 枳实(炙,三枚) 厚朴(去皮,炙,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二服。初一服谵语止,若更衣者,停后服;不尔,尽服之。
你们看一下256条,还有321条: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方四十。用前第二方。)
321.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二十。(用前第十九方)
374.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有谵语,该是大承气汤证,也有一些小承气汤证。下利,是太阴所属,谵语是阳明专利。这条,你们要参考321条的讲解去理解。这条归入厥阴,也没问题。
关键还在辨证,出现谵语,是阳明家病,要腹诊,看肚子硬不硬。下利,要伤津液,也是变相的急下存阴而已。
375.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方十六。
栀子豉汤
肥栀子(擘,十四个) 香豉(绵裹,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一服得吐,止后服。
这个下利,是有热的,有热而下利自止了,但是,热还是多些,多了就利脓血了,这个不是太多,就出现了烦证了。怕有水热互结,出现痞证,就按按心下还不硬,哦,没有实邪阻滞,是个单纯的虚烦证。可以用栀子豉汤解决。烦证,参考阳明篇里相关讲解。这条也不该列入厥阴篇。
376.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这条下面,都是讲呕证的。胃肠有痈脓,比如肠痈,就作呕,还有,肝脓肿,也呕啊。这是内有痈脓,刺激肠道,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不要止呕,止也没用,脓尽了,自然就好了。
377.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这条,呕吐,脉也弱,是上有虚寒水饮。小便利,是下焦无热。本该是厥冷。但是除了厥冷,还身上有微热。这也是阳虚已极的,要温里救逆才行。
虚寒下利对阳明燥实,虚寒呕吐,对阳明结胸啊。上吐,也是一种“利”啊!
说太少合病,是对的,但是不确切。还有阴阳厥逆的,要归入厥阴的。厥阴是太少兼有,半表里嘛。
学生:厥阴的病位是太阴少阴兼有,病性是上有阳明之热,下有太阴之寒?
再加上上下的水火阴阳就全了,还有内外的阴阳。少阳有寒热往来,但是不厥逆。
378.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方十八。
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洗七遍,一升)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六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干呕,呕吐的都是痰涎沫子,是水饮上逆。头痛,水饮逆的厉害,上扰清阳了。
吴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
这吴茱萸止痛,内外上下统管,能外达皮肤,上达巅顶,温降寒饮。人参和大枣是怕呕吐失津液,补充津液的,生姜呢,温胃止呕。这个方对晕车、船的,或者内耳迷路水肿的,都有好效果。临床辨证,怀疑他有水饮上逆的,就问一句,是否晕车,就清楚了。
379.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这条,该是少阳家的条文,也给并入这里了。证候也不全。呕也不是少阳的专利,太阳也有呕的。见到发热而呕,就辨证为少阳,不严谨。呕而发热,心烦,口干目眩,脉弦,才是这个方证。起码要这样辨才行。
380.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者,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这条也要和麻黄升麻汤参看。
伤寒,传里,见到实证了,大吐大下,已经极度虚弱了,里虚了,转了太阴了,又给汗了一下,津液大亏,无汗可出了。
“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外气,就是在表的阳气外不得发散,内不得进入,郁在体表,会无汗发热而恶寒的。这个虎狼医生看病人无汗,给多喝点水补充,认为可以出汗了,结果喝了就哕啊,连续地干呕,吐不出东西来。胃气都给攻得衰败了,胃里寒冷了的缘故。
381.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
凡是伤寒后导致的干哕,还腹胀满的,不要认为就是胃里虚寒水饮不化津液一个原因,也有里实导致的热邪上扰啊,这要看看大小便通利不通利。因为也有因小便气化不利的如五苓散的水逆造成的,临床要细辨这些才行。
宋本的六经条文方证,终于讲完了。其余的东西,纳入下一步的金匮杂病里细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