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主神经递质的释放

自主神经递质的释放

时间:2023-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1年,Offo Loewi在实验中将两只蛙心用任氏液灌流系统连接起来,当刺激甲蛙心的迷走神经时,该心的搏动受到抑制,随后乙蛙心的搏动也受到抑制,这意味着在甲蛙心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时释放了某种化学物质经灌流液而传递到乙蛙心。这个实验确凿地证明了冲动传递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来实现的。用任氏液灌注并保持灌流系统通畅。

【实验目的】

学习在体蛙心灌流技术,加深对化学递质学说的理解。

【实验原理】

1921年,Offo Loewi在实验中将两只蛙心用任氏液灌流系统连接起来,当刺激甲蛙心的迷走神经时,该心的搏动受到抑制,随后乙蛙心的搏动也受到抑制,这意味着在甲蛙心的迷走神经受到刺激时释放了某种化学物质经灌流液而传递到乙蛙心。这个实验确凿地证明了冲动传递是通过神经末梢释放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来实现的。

【实验对象】

蛙或蟾蜍。

【实验用品】

常用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保护电极,特制蛙心插管,特制T形管,滴管,螺旋夹,气门芯,500ml下口抽滤瓶,任氏液,2×10-5毒扁豆碱任氏液,1×10-5阿托品任氏液。

【实验步骤】

1.破坏蟾蜍脑和脊髓,将其仰卧位固定在蛙板上。

2.暴露迷走交感神经干 在一侧的下颌角与前肢之间剪开皮肤,分离提肩胛肌并小心剪断,在其深部寻找一血管神经束,内有动脉、静脉和迷走交感神经干,分离迷走神经干穿线备用。

3.心脏标本的制备 剪开胸骨及心包,暴露心脏,用蛙心夹在心舒张期夹住心尖部,将心脏提起,仔细辨认出心脏的9条血管。只保留左主动脉和左肝静脉,其余全部结扎。将左肝静脉作输入管用,插管后用任氏液灌流,待心脏完全变白后,再行左主动脉插管作输出管用。用任氏液灌注并保持灌流系统通畅。

4.两心脏的连接 将甲蛙心作供递质心,乙蛙心作受递质心,通过特制T形管的两侧管及气门芯将甲、乙两心连接起来(图3-22),T形管的中间管接一段胶管垂直放置,调节其高度使灌流液不至溢出为度。

图3-22 在体心脏的连接

5.连接实验仪器装置 两蛙心分别通过蛙心夹连于张力换能器并输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6.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点击菜单“输入信号”,按计算机提示逐步进入记录张力活动的实验项目。参数设置见表3-10(可根据实验实际情况调整各参数)。

【观察项目】

1.选择适当走纸速度,记录一段正常心搏(心率和心脏收缩幅度)曲线。

2.以表中的刺激参数刺激甲蛙迷走交感神经干,待甲蛙心出现明显效应后,停止刺激,观察乙蛙心搏动的变化。

3.用2×10-5毒扁豆碱(抗胆碱酯酶药)任氏液做灌流液,重复1和2项实验,观察此溶液对心搏的影响。

4.用1×10-5阿托品任氏液灌流心脏,重复1和2项实验,观察心搏有何变化。

一般认为低压刺激易产生迷走效应;高频、高压刺激易产生交感效应;中等频率和中等电压的刺激往往出现先迷走后交感的双重效应;左侧神经干的迷走作用较强,右侧交感作用较强。另外,交感和迷走的作用随季节、温度、动物的个体差异变化较大。

表3-10 采样和刺激器参数表

【注意事项】

1.选用两蛙的大小、心搏幅度、频率相近者为宜。

2.血管结扎要牢,连接两蛙心的胶管应尽量短。

3.灌流压和速度要保持恒定。

4.两个通道的参数需一致。

【思考题】

1.为什么所选用蛙的大小、心搏幅度、频率宜相近,如果不相近会有什么结果?

2.用不同的频率和电压的刺激作用于迷走交感神经干,会出现不同效果,可能的原因?

(伍庆华 陈秀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