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以动脉壁脂质沉着,形成粥糜样病灶以及纤维增生使管壁变硬和管腔狭窄为特征的多种因素所致的疾病。此病的病因尚未完全定论,但已肯定,其发生与高脂血症和体内脂质代谢紊乱有关。生理情况下,体内的氧约95%变成对机体无害的水,另5%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中间代谢产物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等,统称为氧自由基。氧自由基化学性质相当活跃,他既可以通过链式反应生成其他的自由基,又可以与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反应,使细胞膜受损,通透性增加,最终使细胞功能受损害。大量研究还表明,氧自由基引起的膜损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机制为自由基使血管内皮细胞膜受损,导致内皮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整个细胞发生退行性改变,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被破坏;另外自由基与膜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的产物丙二醛容易和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丙二醛-低密度脂蛋白复合体,此复合体被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后,使吞噬细胞转变成含有许多脂质的泡沫细胞,在血管内皮被破坏的基础上,这些泡沫细胞沉积在血管壁中,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凡是能抑制自由基与膜不饱和脂肪酸起反应的物质,均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对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防止生物膜的氧化损害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E在体内是存在于生物膜上的重要脂溶性抗氧化物,在生理情况下,低浓度即足以防止生物膜上的氧化损伤。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如超氧化物,首先和维生素E这种抗氧化剂作用,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研究表明,维生素E缺乏的家兔血浆胆固醇升高60%,主要是由于升高了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部分。另有报道,给家兔喂2100毫克维生素E,4周后出现降胆固醇作用,8周后降低约50%。现在临床上已开始用维生素E治疗和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一般剂量为维生素E100毫克每日1~2次,但其确切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维生素C对脂质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也逐渐被一些研究所证实。如有人报告对25岁以上的青年,每日给予1000毫克维生素C可使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但在老年人中没有取得一致的效果。还有人发现,慢性维生素C缺乏的白鼠的肝脏及血清中的胆固醇浓度升高,肝脏内胆固醇转化为胆酸的速率降低。维生素C通过3个环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①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使之转化成胆汁酸,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②增强脂蛋白酶的活性,使血浆中三酰甘油降解加速,降低血中三酰甘油浓度;③抗氧化作用,同时促进胶原合成,在维护动脉内膜完整性上起重要作用。
维生素B6作为辅酶参与体内的氨基酸、脂类代谢和免疫过程,近年来发现其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密切关系。我国学者给猿猴喂不含维生素B6的食物,结果猿猴出现了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研究表明,维生素B6不足时,蛋白质代谢出现障碍,甲硫氨酸在体内转变成半胱氨酸,血浆中半胱氨酸出现堆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维生素B6还有阻止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当它达到一定浓度时就可与血小板表面的蛋白质、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凝血物质结合,从而阻止它们的聚集,防止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多摄取富含以上几种维生素的食物,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