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就已认识到情绪与内脏的密切关系。如《内经》所述:“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并指出:五脏功能协调,精神活动就正常。所谓“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反之则会导致情绪或精神异常。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另一方面,情志活动的异常,也会影响人的脏腑气血的正常生理活动。如“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
中医把“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是致病的内因。由情志因素导致的心身疾病,每每需采取精神调补进行治疗,古人早就有“心病还须心药医”的说法。精神调补主要是通过语言开导、心理安慰、以情制情、移情、暗示等方式,使患者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压力解除、郁闷宣泄,从而保持身心健康,达到防病治病目的。
人与情志活动如影相随,而不同的情绪和心理体验与身心健康密切相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各种过极之情志,可导致人体内脏发生各种疾病。
人的情绪和心理都受环境的影响。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压力,可造成心理紧张和情绪压抑,进而引起心身改变。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失调所导致的情绪变化,可通过大脑的情绪中枢传达到内分泌中枢及自主神经中枢,二者交互影响,内分泌就会失调,导致生理功能紊乱。情绪的过度压抑,可引起自律神经失调,血管舒缩异常,出现肩酸臂痛,食欲缺乏失眠等症。悲伤、烦恼过度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长期闷闷不乐,会致使血聚大脑引起偏头痛;压抑日久,可使血流失畅,出现低血压状态,使人常感疲劳倦怠。当今的许多疾病都与精神情志因素有关。如精神紧张、心情苦闷可引起脑血管收缩,进而影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产生各种神经系统疾病;高度精神紧张可降低机体免疫力,轻者易受病毒、细菌感染,严重者可致癌症。
不良情绪会危害健康,良好的情绪有助于长寿,长期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可降低交感神经的紧张度,从而缓解动脉血管张力,防止血压升高,保护心脑功能;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且有利于睡眠的安稳。心理的宽松、愉快还可促使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刺激人体产生内啡肽,缓解症状,恢复平衡。通过神经、体液的综合调节作用,最终使内脏功能得到改善。
精神调补正是通过各种手段,来缓解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人们摆脱消极情绪的干扰,形成开朗乐观、心胸开阔的情感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